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理論教學(xué) > 臨床? > 物理診斷學(xué) > 正文:4-1 一般狀況
    

一般狀況

 。ǘ)血壓的速范圍及其變異

  1.正常血壓 正常成人收縮壓為12kPa~18.7kPa或9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8.0-12kPa脈壓差為4.0~5.3kPa。40歲以后收縮可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新生兒收縮壓平均為6.7~8.0kPa,舒張壓4.0~5.3kPa。1歲以上小孩可用下列公式計算:收縮壓=80+(年齡乘以2)毫米汞柱,舒張壓相當(dāng)于收縮壓的2/3。正常情況下,兩上肢血壓相差可達1.3~2.7kPa,下肢血壓比上肢高2.7~5.3kPa,坐位收縮壓較臥位低1.3kPa舒張壓反高0.8kPa(或6毫米汞柱)。

表4-1-1 mmHg-kpa 換算法

mmHg 0 1 2 3 4 5 6 7 8 9
0 - 0.1 0.3 0.4 0.5 0.7 0.8 0.9 1.1 1.2
10 1.3 1.5 1.6 1.7 1.9 2.0 2.1 2.3 2.4 2.5
20 2.7 2.8 2.9 3.1 3.2 3.3 3.5 3.6 3.7 3.9
30 4.0 4.1 4.3 4.4 4.5 4.7 4.8 4.9 5.1 5.2
40 5.3 5.5 5.6 5.7 5.9 6.0 6.1 6.3 6.4 6.5
50 6.7 6.8 6.9 7.1 7.2 7.3 7.5 7.6 7.7 7.9
60 8.0 8.1 8.3 8.4 8.5 8.7 8.8 8.9 9.1 9.2
70 9.3 9.5 9.6 9.7 9.9 10.0 10.1 10.3 10.4 10.5
80 10.7 10.8 10.9 11.1 11.2 11.3 11.5 11.6 11.7 11.9
90 12.0 12.1 12.3 12.4 12.5 12.7 12.8 12.9 13.1 13.2
100 13.3 13.5 13.6 13.7 13.9 14.0 14.1 14.3 14.4 14.5
110 14.7 14.8 14.9 15.1 15.2 15.3 15.5 15.6 15.7 15.9
120 16.0 16.1 16.3 16.4 16.5 16.7 16.8 16.9 17.1 17.2
130 17.3 17.5 17.6 17.7 17.9 18.0 18.1 18.3 18.4 18.5
140 18.7 18.8 18.9 19.1 19.2 19.3 19.5 19.6 19.7 19.9
150 20.0 20.1 20.3 20.4 20.5 20.7 20.8 20.9 21.1 21.2
160 21.3 21.5 21.6 21.7 21.9 22.0 22.1 22.3 22.4 22.5
170 22.7 22.8 22.9 23.1 23.2 23.3 23.5 23.6 23.7 23.9
180 24.0 24.1 24.3 24.4 24.5 24.7 24.8 24.9 25.1 25.2
190 25.3 25.5 25.6 25.7 25.9 26.0 26.1 26.3 26.4 26.5
200 26.7 26.8 26.9 27.1 27.2 27.3 27.5 27.6 27.7 27.9
210 28.0 28.1 28.3 28.4 28.5 28.7 28.8 28.9 29.1 29.2
220 29.3 29.5 29.6 29.7 29.9 30.0 30.1 30.3 30.4 30.5
230 30.7 30.8 30.9 31.1 31.2 31.3 31.5 31.6 31.7 31.9
240 32.0 32.1 32.3 32.4 32.5 32.7 32.8 32.9 33.1 33.2
250 33.3 33.5 33.6 33.7 33.9 34.0 34.1 34.3 34.4 34.5
260 34.7 34.8 34.9 35.1 35.2 35.3 35.5 35.6 35.7 35.9
270 36.0 36.1 36.3 36.4 36.5 36.7 36.8 36.9 37.1 37.2
280 37.3 37.5 37.6 37.7 37.9 38.0 38.1 38.3 38.4 38.5
290 38.7 38.8 38.9 39.1 39.2 39.3 39.5 39.6 39.7 39.9
300 40.0 40.1 40.3 40.4 40.5 40.7 40.8 40.9 41.1 41.2
310 41.3 41.5 41.6 41.7 41.9 42.0 42.1 42.3 42.4 42.5
320 42.7 42.8 42.9 43.1 43.2 43.3 43.5 43.6 43.7 43.9
330 44.0 44.1 44.3 44.4 44.5 44.7 44.8 44.9 45.1 45.2

  正常人的血壓常受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變動,尤以收縮壓明顯,早晨血壓較低,晚上、勞動及飽餐后較高,高熱環(huán)境中血壓可下降,而在寒冷環(huán)境中血壓則上升。此外,情緒激動,緊張、恐懼、吸煙、疼痛等均可使血壓上升。

  2.病態(tài)性血壓升高成人收縮壓在21.3kPa或以上,舒張壓在12.7kPa或以上者稱為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正常值與高血壓值之間者,稱為臨界性高血壓。因舒張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小,故舒張壓升高在臨床上有更重要意義。

  3.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升高者可見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急性及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等。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正常或稍減低者,可見于主動脈硬化,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4.病態(tài)性血壓降低 一般收縮壓低于10.7kPa,舒張壓低于8.0kPA時稱為低血壓。但有些青年婦性生理血壓就在10.7/8.0kPa左右,因此需結(jié)合患者以往的血壓基礎(chǔ)來判斷。低血壓多見于周圍循環(huán)衰竭、急性心肌硬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等。

  脈壓差的改變 脈壓差增大見于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高血壓病、主動脈硬化癥、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貧血等。

  脈壓差減小見于低血壓、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嚴重的二尖瓣狹窄、重度心力衰竭等。

  此外,上下肢血壓相差顯著者見于多發(fā)性大動脈炎、主動脈縮窄、此時往往上肢血壓升高而下肢血壓降低或測不出;兩上肢血壓明顯不等者,可見于動脈瘤、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等。

 。ㄈ)注意事項

  1.測量血壓前一般應(yīng)使受檢者安靜休息5-10分鐘后再進行檢查,測量時應(yīng)脫去過緊的衣袖,以免阻礙血流,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2.測量前,血壓計的汞柱平面應(yīng)放至0點,血壓計的汞柱應(yīng)直立不可偏斜。

  3.氣袖帶不能過窄,不宜纏得過緊或過松,聽診器不應(yīng)放在氣袖下進行聽診。

  4.每次測血壓至少進行兩次,以便校對,重復(fù)測量時,應(yīng)將壓力計的汞柱平面(或指針)回到0點,并使患者手臂舒適片刻后再測量。

  五、發(fā)育與營養(yǎng)

  發(fā)育狀況 發(fā)育正常與否,根據(jù)年齡、性別、智能和身高、體重、第二性征之間關(guān)系是否相稱;頭顱大 小、頸、胸、腹、關(guān)節(jié)、四肢有無畸形來衡量,一般分發(fā)育正常與不正常兩類。正常發(fā)育的人,胸圍約等于身高的一半,兩上肢平展的長度等于身高,坐高約等于下肢的長度。發(fā)育不正常一般與營養(yǎng)及內(nèi)分泌功能障礙有關(guān),如維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僂病,幼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呆小癥,垂體功能障礙性侏儒癥、巨人癥、肢端肥大癥等。

  營養(yǎng) 營養(yǎng)狀態(tài)是根據(jù)皮膚、毛發(fā)、皮下脂肪、肌肉的發(fā)育情況綜合判斷,大致可分為良好、中等與不良三種。

 。ㄒ)良好 精神飽滿,皮膚有光澤,皮下脂肪豐滿而有彈性,粘膜紅潤,肌肉結(jié)實有力,毛發(fā)指甲有光澤,肋間隙及鎖骨上窩平坦。

 。ǘ)不良 精神萎糜,皮膚干燥無光澤,皮下脂肪菲薄無彈性,粘膜蒼白,肌肉松馳無力毛發(fā)稀少、指甲粗糙而光澤,肋間隙及鎖骨上窩凹陷。

 。ㄈ)中等 介于上述兩者之間。

  營養(yǎng)不良多見于攝食不足、消化功能障礙、慢性消耗疾病、如神經(jīng)性厭食、慢性腸胃道、肝、腎疾病,以及長期活動性結(jié)核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引起體重減輕消瘦、極度消瘦者稱惡病質(zhì)。體內(nèi)脂肪過我積聚、體重增加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者為肥胖,與攝食過多、內(nèi)分泌疾病、家族遺傳等有關(guān)。全身脂肪分布均勻,無異常疾病者稱單純性肥胖,常有家族遺傳傾向。繼發(fā)性肥胖如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所致的向心性肥胖、狀腺功能低下的粘液性水腫等。

  體型 根據(jù)個體身高、體質(zhì)之間的比例不同,臨床將人體分為正力型、無力型、超力型三類(圖4-1-11)。

圖4-1-11 三種體型

 。ㄒ)正力型 身高與體重呈正常比例關(guān)系。

 。ǘ)無力型 身材細長、四肢較長、頸細肩窄,胸廓扁平狹長,腹上角呈銳角。

 。ㄈ)超力型 身材較矮而粗壯、頸粗短、肩平、面紅、胸廓寬闊、腹上角呈純角。

  超力型 身材較矮而粗壯、頸粗短、肩平、面紅、胸廓寬闊、腹上角呈鈍角。超力型與無力型并不一定表示病態(tài),正力型也非均代表健康,僅是一種相對的體型分類,一定程度地反映身體的發(fā)育營養(yǎng)狀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