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學
。ā)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屬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為嗜肝RNA病毒,直徑27~32nm,基因為單股RNA,長7.5kb.主要在肝細胞漿中復制,經膽汁從糞便中排出。只有1個抗原抗體系統(tǒng)。感染后產生的IgG抗體,可存在多年,有保護力。IgM抗體僅存在3~6個月,有現癥感染意義,故可用做診斷方法。已有組織培養(yǎng),便于疫苗制備。
。ǘ)乙型肝炎病毒(HBV)
HBV屬嗜肝DNA病毒科,直徑42nm,亦稱Dane顆粒。分包膜和核心兩部分,包膜即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有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HBV-DNA以及DNA多聚酶;驗殡p股環(huán)狀DNA,由3.2kb核苷酸組成,有4個開放讀碼框架,分別編碼HBsAg、HBeAg、HBcAg、HBxAg和DNA多聚酶。
3個抗原抗體系統(tǒng):
①HBsAg和抗HBs:急性病人HBsAg可持續(xù)存在數周,慢性病人則可持續(xù)陽性多年?笻Bs出現于HBsAg陰轉后數周到數月,持續(xù)陽性可10年左右,抗HBs為有保護力的抗體。HBsAg有10個血清亞型,主要為adr、adw、ayr和syw 4種。我國以adr和adw為主。有A、B、C、D、E、F、G、H8個基因型,我國主要是B、C型。
、贖BeAg和抗HBe:HBeAg陽性,說明HBV在復制。抗HBe出現于HBeAg陰轉后。如果HBeAg陰轉、抗HBe出現,同時HBv-DNA也陰轉,則說明HBv復制減少或停止;但如HBV-DNA仍持續(xù)陽性,則說明HBV的前C區(qū)發(fā)生了變異,病毒仍在復制,仍有傳染性。
、跦BcAg和抗HBc:核心抗原存在于受染肝細胞核中,血液中無游離的HBcAg,故臨床上一般不做HBcAg檢測,而檢測其抗體。IgM型核心抗體只出現于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急性發(fā)作時,持續(xù)時間不長,代表有現癥感染存在。IgG型核心抗體則可長期存在。這2種核心抗體均無保護力,不影響HBV的復制。如果只有低滴度的抗HBcIgG存在,說明既往感染過HBV.
HBV-DNA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分,血清中檢出HBV-DNA和HBeAg,說明病毒在復制,而HBV-DNA為最敏感最直接的HBV指標。
。ㄈ)丙型肝炎病毒(HCV)
。ㄋ)丁型肝炎病毒(HDV)
。ㄎ)戊型肝炎病毒(HEV)
二、流行病學
。ㄒ)傳染源
甲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病人為主要傳染源。起病前2周到其后30日有傳染性。
乙型肝炎:急性、慢性肝炎病人及病毒攜帶者均為乙肝的傳染源,后二者由于病毒長期存在血液中,實系更重要的傳染源。醫(yī).學全.在.線jfsoft.net.cn
丙型肝炎:急性及慢性丙肝病人,只要血中有HCV-RNA存在,均可為傳染源。
戊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病人起病前9日到病后8日均有傳染性。
。ǘ)傳播途徑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乙肝和丙肝主要經胃腸道外途徑傳播。
。ㄈ)人群易感性
甲肝的易感人群為幼兒及兒童,感染后可獲穩(wěn)固的免疫力。
乙肝的易感人群從嬰幼兒到青少年均易感。
丙型肝炎多次輸血及血制品者、靜脈藥癮者為高危人群。
戊型肝炎普遍易感,但兒童多表現為隱性感染,成年人特別老年人多表現為顯性感染。
三、臨床表現
。ㄒ)急性黃疸型肝炎
潛伏期: 甲肝平均30天,乙肝70天,丙肝50天,戊肝40天。
黃疸前期: 首先出現發(fā)熱、全身不適、乏力等一般感染性全身癥狀,伴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不適等消化道癥狀。此期可持續(xù)5~7天。甲肝和戊肝起病多較急,癥狀亦明顯,乙、丙、丁肝起病多較緩。
黃疸期: 尿黃,鞏膜及皮膚出現黃染,逐漸加重,2周左右達高峰。同時各項肝功能出現明顯的異常。肝、脾可輕度腫大及觸叩痛。本期可持續(xù)2~6周。
恢復期: 黃疸逐漸消退,各項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癥狀和體征也隨之消失。本期持續(xù)4周左右。
(二)慢性肝炎
病期超過半年不愈者稱為慢性肝炎。病原只限乙肝、丙肝和丁肝病毒。
病情不重者,僅轉氨酶、轉肽酶、堿性磷酸酶等異常,病情重時亦可出現黃疸。病程久者血白蛋白減少,脾可腫大,面色發(fā)暗,尚可出現肝掌和蜘蛛痣。B超可發(fā)現門靜脈和脾靜脈的寬度增加。
。ㄈ)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以前無肝炎病史,患急性黃疸型肝炎后14天內出現黃疸急劇加深、消化道癥狀明顯加重、肝臟迅速縮小、出血傾向嚴重,并出現精神神經癥狀,即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凝血酶原活動度(PTA)<40%者。
2、亞急性重型肝炎: 發(fā)生于急性黃疸型肝炎病期2周到6個月內,出現重型肝炎的表現。肝細胞壞死明顯,但同時伴有增生,故肝臟無明顯縮小。PTA<40%為重要指標。
3、慢性重型肝炎: 原為慢性肝炎和/或肝硬化的病人或HBsAg攜帶者,出現亞急性重型肝炎表現,預后更差。
四、診斷
(—)流行病學史
甲肝和戊肝病前可能有不潔飲食史,或與病人有密切接觸史;乙、丙、丁肝病前可能有輸血及血制品史,手術及注射史,或與病人(家人、親友、同事)有生活密切接觸史。乙肝可有家庭聚集現象。
。ǘ)臨床表現
急性肝炎既往確無肝炎病史。起病多較急,可有發(fā)熱、全身乏力以及食欲減退、惡心、厭油等消化道癥狀,繼之出現尿黃、鞏膜、皮膚黃染。肝可輕度腫大伴觸叩痛,部分病人脾亦可輕度腫大。半年以內完全恢復。
乙、丙、丁型肝炎病人如既往己經感染,或此次病期超過半年仍未恢復者均為慢性肝炎。
(三)實驗室檢查
肝功能檢查:①血清轉氨酶升高;②血清總膽紅素可增高到17.1~20.0umol/L以上;③堿性磷酸酶、轉肽酶等可增高。④慢性者血漿白蛋白可減低。
病毒學指標:甲肝應抗HAV-IgM陽性;乙肝應HBsAg、HBeAg和HBV-DNA陽性;丙肝應抗HCV和HCV-RNA陽性;丁肝抗HDV-IgM,HDAg陽性;戊肝則抗HEV陽性。
五、鑒別診斷
。ā)溶血性黃疸
。ǘ)肝外梗阻性黃疸
六、預防
。ā)甲型肝炎的預防
1、甲型肝炎病人從起病后可隔離3周,以控制傳染源。
2、搞好飲食、飲水及個人衛(wèi)生,搞好糞便管理、食具消毒等可有力地切斷其傳播途徑。
3、接種甲肝疫苗(有減毒活疫苗和死疫苗),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
。ǘ)乙型肝炎的預防
1、急性乙肝病人可隔離到HBsAg陰轉。
2、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嚴格管理獻血員,推廣使用一次性輸血、輸液及注射器,手術器械嚴格高壓消毒,不能高壓消毒者可用含氯消毒劑浸泡。
3、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