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是多發(fā)病、常見病,屬于祖國醫(yī)不的“胃脘痛”“心胃氣痛”“痞證”等范疇。長期以來,盡管采用了中藥、西藥等多種治療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由于這些疾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理始終未能闡明,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反復發(fā)作,行延不愈,因此,直接影響癥這些疾病的根治。
自從1983的由Warren和Marshall首次從胃粘膜活檢標本中分離出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iri,Hp)以來,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資料證明,Hp為慢性胃炎的致病菌,Hp感染與消化性潰瘍密切相關,根除Hp即可使胃炎痊愈,并可防止?jié)儚桶l(fā),F(xiàn)雖有多種抗生素及鉍劑單獨或聯(lián)合用于該菌的治療,也取得明顯療效,但隨著根除率的提高,副作用也隨之增加,在很大程度影響了治療的順從性。加之Hp在特定環(huán)境下極易產生耐藥性,并且停藥后復發(fā)率也很高。因而尋求療效高、副作用少、復發(fā)率低的治療方法及藥物是臨床上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中醫(yī)藥治療,尤其是中醫(yī)結合治療方法,為根除Hp,根治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開辟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顯示了極大的優(yōu)越性和必要性,而且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為此,國內很多醫(yī)院及研究人員,對此傾注了極大熱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長足進展。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各種疾病已經顯示出其獨到的長處,同理應用在Hp陽性慢性胃病治療上也一定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馬連生等為了尋找難愈性潰瘍的有效治療方法及藥物,對508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內鏡下局部治療配合穿甲胃彈沖劑組(局組)和西米替丁組(西組)對比治療。局組患者在內鏡下進行清創(chuàng),用細胞刷輕微清除苔膜,通過內鏡注射針將山莨菪堿8ml(含40mg),丹參注射液4ml(含6g)注射潰瘍底部與邊緣交界處,如潰瘍淺,則可直接注于底部。每次根據(jù)大小、形態(tài)、深淺分4~5點注射在粘膜與肌層之間,最后將50%混懸液20ml(由白芨、三七等配制而成)直接通過塑料導管注覆在潰瘍面上,直至潰瘍面被藥液覆蓋為止。每7d注射及注覆1次,一般需2~3次。術后配合口服穿甲胃彈沖劑(含穿山甲6g,黃芪12g,三七5g,黃連5g,細辛3g,白芨10g)。西組晚睡前口服800mg西米替丁,療程為4周。治療過程中不用其他抗?jié)兗翱顾崴幬,禁用生、冷、硬等刺激性食性。結果顯示兩組近期愈合率、總效率無顯著性差異;主要癥狀緩解率,局組第1周為70%,第2周為97%。西組分別為33.0%和64.5%,兩組差異顯著.Hp消失率,局組胃潰瘍(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分別為71.2%和78.3%,西組分別為5.3%和7.2%,兩組有非常顯著差異。18個月隨訪局組復發(fā)率GU和DU分別為13%和14.2%,西組為63%和71.3%,兩組有非常顯著差異。臨床實踐證明,穿山甲、白芨、黃芪具有生肌、活血化淤、擴張胃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壞死細胞迅速修復的作用。三七、黃連、細辛有較強的殺菌及止痛作用,可直接殺滅Hp,還可改善粘膜周圍血液循環(huán),促進潰瘍周圍炎性腫塊及胃炎吸收,顯著地降低復發(fā)率。因此局部清創(chuàng)敷藥、注射,配合口服穿山甲胃彈沖劑,治療難愈性潰瘍具有愈合率高、復發(fā)率低、副作用少及清除Hp等作用,為治療難愈性潰瘍,提供了新的藥物、新的方法,開創(chuàng)了新的途徑。
李廷荃等采用胃鏡直視下清創(chuàng)配合局部敷撒中藥粉末法治療消化性潰瘍33例,與口服雷尼替丁組30例作對比觀察。并對兩組痊愈病例隨訪一年。治療組是在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潰瘍后,在胃鏡直視下用活檢鉗或細胞刷徹底清除潰瘍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邊緣常規(guī)活檢。然后經由鉗導孔入裝有中藥粉末的塑料和(尋管末端以少許凡士林封口,以防胃液進入導管,導致藥粉結塊堵塞,外端連接50ml注射器)向潰瘍面噴哂,使之在創(chuàng)面上形成較為均勻的藥膜,術后4h進食。如未愈10d后重復上述治療1次。中藥組成:枯礬、冰片、硼砂、青黛、珍珠各等份,研極細末,過160目篩,裝瓶密封。對照組用市售雷尼替丁膠囊0.3g,睡前服,30d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3d內做胃鏡復查。結果顯示,在疼痛緩解時間、治愈率、復發(fā)率三方面,治療組分別為2.85d±1.15d,87.9%,6.9%,對照組分別為7.85d±2.56d,50%,46.7%,兩組差異顯著。
徐永正對20例活動性消化性潰瘍采用錫類散胃鏡下直接噴涂合小劑量雷尼替丁口服治療,并與22例單服雷尼替丁組進行對比觀察,療效較滿意。兩組用藥時間均為4周,治療組胃鏡內給藥2次。治療期間停用其它抗?jié)兗爸顾岬人幬。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潰瘍愈合率、Hp轉陰情況分別為91.6%(11/13)例和57.1%,(2/15)例,兩組間有顯著差異。治療組由于用藥前將潰瘍表面之污苔刮除沖洗清潔后,有利于潰瘍組織的修復及愈合,更重要的在潰瘍面直接噴涂較高濃度的錫類散,藥物不斷向創(chuàng)面及深處滲透而被吸收,加之胃液體被抽除,使藥物在胃內有較長的作用時間,更促進潰瘍愈合。而錫類散中的牛黃、青黛有清熱解毒消炎作用;人指甲、壁窠不公有解毒消炎之效,并有祛腐生新作用,而冰片又有較好的止痛作用,自然有利于加速潰瘍之愈合。錫類散合小劑量雷尼替丁治療,對脾胃溫熱偏重和脾胃氣滯有明顯的療效,較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為重者為好。
甘智誠等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潰瘍病452例,并隨機分為潰瘍片治療組,潰瘍片加小劑量痢特靈治療組和甲氰咪胍組(對照組)。兩治療組經中醫(yī)辨證分為三型:①胃陰不足型(脘腹痛、口干、腹脹、怕熱喜冷、大便干結、舌質紅少津、脈細數(shù));②脾胃虛寒型(脘腹隱痛、喜按喜曖、口吐清水、舌質淡、苔薄白、脈虛緩);③寒熱夾雜型。分別口服潰瘍1號片(丹參12g,沙參12g,麥冬12g,川楝子90g,苦參100g,甘草30g,白芨120g),潰瘍Ⅱ號片(黃花120g,丹參120g,白芨120g,桂枝90g,白芍90g,苦參60g,甘草50g,氫氧化鋁60g,氧化鎂90g),潰瘍Ⅲ號片(半夏45g,干姜60g,丹參120g,白芨120g,黃連45g,黨參120g,川楝子100g,苦參100g,甘草90g)。潰瘍片組,每次2片,均不加其它抗?jié)兯幬铮?2d為1療程。潰瘍片加痢特靈組,每次5片,每日4次,并加服疼特靈0.1g、每日3次,痢特靈服10d停5d,再服10d,為減少痢特靈副作用,同時加服了VB1和VB6各10mg,每日3次,25d為1療程。對照組服甲氰咪胍0.2,每日4次,睡前倍量,30d為1療程。結果潰瘍片加痢特靈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單服潰瘍片組,而與甲氰咪胍近期治愈相似。但潰瘍片加小劑量痢特靈比甲氰咪胍經濟,又無明顯副作用,且復發(fā)率低。潰瘍片的方劑中利用中醫(yī)治則,熱則寒之,寒則熱之,扶正祛邪,調動機體內因等理論,并佐以消炎生肌,另外Hp對痢特靈敏感,故加用痢靈效果更佳。
于本固等應用去南白藥加甲氰咪胍治療60例消化性潰瘍病人,并同時對另外6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僅服甲氰咪胍做為對照。4周為1療程,共2個療程,第一療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為68.3%;第二療程總有效率二組無顯著差異。云南白藥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止血散痛、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等功能,此外,對多種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云南白藥與甲氰咪胍伍用,不僅可以顯著地提高療效,而且可以大大地縮短療程,減少不良反應,值得進一步探討。
李方躍等應用中藥金鈴子散(川楝子粉0.5g、元胡粉0.5g、加醋酸洗必素0.2)治療60例典型慢性胃炎及潰瘍病。三藥混合裝入膠囊為一次量,每日3次,飯前口服,4周為1療程,服藥期間不加任何解痙鎮(zhèn)痛藥或消炎藥。療程結束后做胃鏡、病理及Hp復查。對照組服復方胃友2片每日3次,5周為1療程。結果總有效率近100%,Hp陰轉率96.7%,比對照組有顯著差異。金鈴子散中的川楝子,元胡利氣活血,止痛功效好,洗必泰對革蘭氏陰性和陽性菌,霉菌,均有殺滅作用,對粘膜刺激性小、過敏反應少,具價格低廉,療效可靠。
胡新蘭等應用廣泛分布在新疆各地的野生植物——駱駝蓬為原料制成駱駝蓬堿片(駱消新)每次40mg,每日3次,與呋喃唑酮(每次0.1g,每日3次)和甲氰咪胍組(每次0.2g,每日3次,睡前增服0.4)治療經胃鏡、病理、細菌檢查確診的消化性潰瘍。療程28d~30d,服藥期間不用其它抗酸劑。通過臨床觀察癥狀緩解情況及胃鏡下潰瘍的愈合情況看,駱駝蓬和呋喃唑酮對消化性潰瘍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5.7%和90.9%并與甲氰咪胍對照組無顯著差異。駱駝蓬為多年野生植物,容易提純加工制作的中藥,廣泛用于腸道感染,對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可能與Hp的抑殺有關。
杜福然1 陳曉冬2 于澤貴3 李淑萍4 吳清蘭5 王寶生6 丁金香6
1黑龍江省850農場醫(yī)院(虎林 158403)
2黑龍江省農場總局機關醫(yī)院(佳木斯 154002)
3黑龍江省名山農場醫(yī)院(蘿北縣 156326)
4黑龍江省859農場醫(yī)院(饒河 156326)
5黑龍江省紅光農場醫(yī)院(海倫 152343)
6黑龍江省854農場醫(yī)院(虎林 15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