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主治醫(yī)師《答疑周刊》2018年第10期
問題索引:
一、【問題】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和病理生理?
二、【問題】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診斷?
具體解答:
一、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病因和病理生理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簡稱新生兒冷傷,亦稱新生兒硬腫癥,系指新生兒時期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和皮下脂肪變硬及水腫,常伴有低體溫及多器官功能低下。早產兒多見。
1.早產兒和保溫不足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生理特點是發(fā)生低體溫和皮膚硬腫的重要原因。①體溫調節(jié)中樞不成熟。環(huán)境溫度低時,其增加產熱和減少散熱的調節(jié)功能差,使體溫降低。②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少,皮膚薄,血管豐富,易于失熱。環(huán)境溫度低時散熱增加,導致低體溫。③軀體小,總液體含量少。體內儲存熱量少,對失熱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時即使有少量熱量丟失,體溫便可降低。④棕色脂肪是寒冷時產熱的主要物質,腋下含量較多,其次為頸、肩胛間、中心動脈、腎和腎上腺周圍,胎齡越小含量越少,代償能力有限。正常狀態(tài)下棕色脂肪不產熱,腋溫-肛溫差(TA-R)<0;寒冷時氧化產熱使局部腋溫升高,TA-R≥0;重癥新生兒因棕色脂肪耗盡,TA-R<0。因此TA-R可作為判斷棕色脂肪產熱狀態(tài)的指標。⑤皮下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為成人3倍),其熔點高,低體溫時易于凝固出現(xiàn)皮膚硬腫。因此,基于上述特點,在寒冷或保溫不足時易出現(xiàn)低體溫和皮膚硬腫。
2.某些疾病 嚴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質消耗增加、熱卡攝入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質的氧化產能發(fā)生障礙,故產熱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熱的條件下,也可出現(xiàn)低體溫和皮膚硬腫。嚴重的顱腦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使散熱大于產熱,出現(xiàn)低體溫甚至皮膚硬腫。
3.多器官功能損害 低體溫及皮膚硬腫,可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淤滯,引起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導致皮膚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現(xiàn)水腫。如低體溫持續(xù)存在和(或)硬腫面積擴大,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加重,引起多器官功能損害。
二、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診斷
1.病史 有發(fā)病處于寒冷季節(jié),環(huán)境溫度過低或保溫不當史;嚴重感染史;早產兒或足月小樣兒;窒息、產傷等所致的攝入不足或能量供給低下。
2.臨床表現(xiàn)
(1)一般表現(xiàn):早期哺乳差,哭聲低,反應低下。
(2)低體溫:新生兒低體溫指體溫<35℃,嚴重者<30℃,腋溫-肛溫差由正值變?yōu)樨撝,感染或夏季發(fā)病者不出現(xiàn)低體溫。
(3)皮膚硬腫:硬腫為對稱性,依次為雙下肢、臀、面頰、兩上肢、背、腹、胸部等,嚴重時肢體僵硬,不能活動。
(4)多器官功能損害:早期心率減慢,微循環(huán)障礙,嚴重時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腎衰竭等。
3.本癥分輕、中和重度,評分標準見表。
新生兒硬腫癥診斷分度評分標準
評分 |
體溫(℃) |
硬腫范圍 (%) |
器官功能改變 | |
肛溫 |
腋溫-肛溫差 | |||
0 |
≥35 |
|
<20 |
無明顯改變 |
1 |
<35 |
0或正值 |
20~50 |
明顯功能低下 |
4 |
<35或<30 |
負值 |
>50 |
功能衰竭 |
注:①體溫、硬腫范圍和器官功能改變分別評分,總分為0分者屬輕度,1~3分者為中度,4分以上者為重度。②體溫檢測:肛溫在直腸內距肛門約3cm,持續(xù)4分鐘以上;腋溫將上臂緊貼胸部測8~10分鐘。③硬腫范圍計算,頭頸部20%,雙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雙下肢26%。④器官功能低下,包括不吃、不哭、反應低下、心率慢或心電圖及血生化異常;器官功能衰竭指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腎衰竭等。⑤無條件測肛溫時,腋溫<35℃為1分、<30℃為4分。
更多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信息
在線題庫: 2018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真題>>
衛(wèi)生資格導航 | ||||||
考試簡介 | 考試動態(tài) | 考試大綱 | 政策解析 | 報名時間 | 報名入口 | 考試題庫 |
準考證 | 成績查詢 | 合格證書 | 內科主治醫(yī)師 | 外科主治醫(yī)師 |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 | 兒科主治醫(yī)師 |
全科主治醫(yī)師 | 初級護師 | 主管護師 | 初級藥師 | 主管藥師 | 檢驗師 | 主管檢驗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