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八 治雜病/瘡腫傷折 上課筆記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教程:卷八 治雜病/瘡腫傷折

耆婆萬病丸治七種癖塊,五種癲病,十種注忤,七種飛尸,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 痹,并風入頭,眼暗漠漠,及上氣咳嗽,喉中 ..得臥,飲食不作肌膚,五臟滯氣,積聚不消,壅閉不通,心腹脹滿,連及胸背 ..流入四肢,或腹叉心膈氣滿,時定時發(fā),…

耆婆萬病丸

治七種癖塊,五種癲病,十種注忤,七種飛尸,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 痹,并風入頭,眼暗漠漠,及上氣咳嗽,喉中 ..得臥,飲食不作肌膚,五臟滯氣,積聚不消,壅閉不通,心腹脹滿,連及胸背 ..流入四肢,或腹叉心膈氣滿,時定時發(fā),十年、二十年不瘥。五種下痢,疳 ..蟲、諸蟲。上下冷熱,久積痰飲,令人多眠睡,消瘦無力,蔭入骨髓,便成 ..飲食嘔逆,腰腳酸疼,四肢沉重,不能久行久立。婦人因產(chǎn),冷入子臟,不通,胞中瘀血冷滯,出流不盡,時時疼痛為患,或因此斷產(chǎn),并小兒赤 ..耳聾、鼻塞等病。服此藥,以三丸為一劑,服不過三劑,萬病悉除,說無 名之。瘧病,未發(fā)前服一丸,未瘥,如前更服。

芍藥 肉桂(去粗皮) 芎 (不見火)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干(炮) 防 赤) 茯苓( 研飛) 蒲黃(微炒) 前胡(去蘆) 大戟(銼,炒) 葶藶(炒) 麝香(研) 細辛(去苗) 雄黃(研飛) 朱砂(研飛 蚣(十二節(jié),去頭、足,炙) 芫青(二十八枚 用) 石蜥蜴(去頭、尾、足,炙,四寸)
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為丸,如小豆大,若一歲以下小兒有疾者,令乳母服兩小豆大,亦以吐利為度。近病及卒病用多服,積久疾病即少服,常服微溏利為度。卒病欲死,服一、二丸,取吐利即瘥;卒中惡,口噤,服二丸,漿一合下,利即瘥;五注鬼刺客忤,服二丸。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如妊身,服二丸,日三、夜一,間食服之。蠱毒吐血腹痛如刺,服二丸,不瘥,更服。瘧病,未發(fā)前服一丸,未瘥,更服。諸有痰飲者,服三丸。冷癖,服三丸,日三服,皆間食,常令微溏利。宿食不消,服二丸,取利。瘕癥積聚,服二丸,日三服。拘急,心腹脹滿,心痛,服三丸。上氣嘔逆,胸滿不得臥,服二丸,不瘥,更服。大痢,服二丸,日三服。疳濕,服二丸,以一丸如杏仁大,和醋二合,灌下部中。水病,服三丸,日再服,間食服之,瘥止,人弱,即隔日服。頭痛惡寒,服二丸,復(fù)取汗。傷寒天行,服二丸,日三服,間食服之。小便不通,服二丸,不瘥,明日再服。大便不通,服三丸,又內(nèi)一丸下部中即通。耳聾、 耳,以綿裹如棗核,塞之。鼻衄,服二丸。腫、疔腫、破腫,內(nèi)一丸如麻子大,日一敷之,根亦自出。犯疔腫血出,以豬脂和涂,有孔,內(nèi)孔中,瘥。

癩瘡,以酢泔洗訖,取藥和豬脂敷之;漏瘡有孔,以一丸內(nèi)孔中,和豬脂敷上。瘡,涂綿筋上,內(nèi)孔中,日別易,瘥止。瘰癧,以酢和涂上,瘥。癬瘡,以布揩令汗出,以酢和涂上,日一易,瘥,止。胸、背、腰、脅腫,以醋和敷腫上,日一易,又服二丸。諸冷瘡積年不瘥,以酢和,涂之。惡刺,以一丸內(nèi)瘡孔中,即瘥。蝮蛇螫,以少許內(nèi)螫處,若毒入腹,心煩欲絕者,服三丸。蜂螫,以少許敷之瘥。婦人諸疾,胞衣不下,服二丸。小兒驚癇,服一丸如米許,以涂乳,令嗍之,看兒大小加減。小兒客忤,服一丸如米,和乳涂乳頭,令嗍之。以意量之。蝎螫,以少許敷之瘥。小兒乳不消,心腹脹滿,服一丸如米許,涂乳頭令嗍之,即瘥。

神應(yīng)丸

治腎經(jīng)不足,風冷乘之,腰痛如折,引背膂俯仰不利,轉(zhuǎn)側(cè)亦難,或因役用過于腎,或因?qū)嬂錆,地氣傷腰,或因墜墮傷損,或因風寒客搏,皆令腰痛,并皆治

威靈仙(去土,二十兩) 當歸 肉桂(去粗皮,各十兩)
上為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或煎茴香湯下,食前服。婦 人煎桂心湯下,加至二十丸。有孕婦人不得服,忌食茗。

集效丸

治因臟腑虛弱,或多食甘肥,致蛔蟲動作,心腹攪痛,發(fā)作腫聚,往來上下,腹中煩熱,口吐涎沫,即是蛔咬,宜服此藥,若積年不瘥,服之亦愈。又療下部 癢痛。

大黃(銼,炒)十五兩 木香(不見火) 檳榔 訶黎勒(煨,去核,酒浸,焙干) 附子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橘皮湯下,婦人醋湯下。

乳香

治諸痔下血,肛邊生肉,或結(jié)核腫疼,或生瘡癢痛,或大便艱難,肛腸脫出。

下血,無問新久,及諸,根在臟腑,悉能治之。

枳殼(去瓤,麩炒) 牡蠣(火 ) 蓽澄茄 芫青(去頭、翅、足,糯米炒,以米黃 色為
上為末,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如治腸風,臘茶清下。諸痔,煎薤 白湯下。諸,煎鐵屑湯下,并食前服。

解毒雄黃丸

解毒,治纏喉風及急喉痹,卒然倒仆,失音不語,或牙關(guān)緊急,不省人事。

郁金 雄黃(研飛,各一分) 巴豆(去皮,出油,十四個)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用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立便蘇省,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頭猶熱,灌藥不下,即以刀、尺、鐵匙斡開口灌之,藥下喉嚨,無有不活,吐瀉些小無妨。及治上膈壅熱,痰涎不利,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并宜服之。如 小兒患喉嚨赤腫,及驚熱痰涎壅塞,服二丸或三丸,量兒大小加減。

克效餅子

治一切瘧病,發(fā)作有時,先覺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頤頷,中外皆寒,腰脊 既已,內(nèi)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飲冷,或痰積胸中,煩滿欲嘔,或先熱后寒,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或寒熱相半,或但熱不寒,或但寒不熱,或一日一發(fā),或一發(fā)后六、七日再發(fā),并能主之。

甘草( ) 綠豆末 荷葉(,各五兩) 定粉(研) 龍腦(研) 麝香(研,各半兩) 金
上為末,煉蜜搜和,每兩作二十丸,捏扁,以金箔為衣。每服一餅子,以新汲水磨化。

日發(fā)者,未發(fā)前服之。間日者,不發(fā)夜服。隔數(shù)日發(fā)者,前一日夜服。連日者,凌晨服。

烏梅

治臟寒蛔蟲動作,上入膈中,煩悶嘔吐,時發(fā)時止,得時即嘔,常自吐蛔有此 之蛔厥,此藥主之。又治久痢。

烏梅(三百個) 黃柏(炙) 細辛(去苗)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臍)人參( 姜(炮,十兩
上異搗,篩,合治之,以醋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nèi)臼中與煉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米飲下,食前服。

神助散

(舊名葶藶散) 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遍身俱腫,以手按 急,不得安臥,腹大腫脹,口苦舌干,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澤瀉(二兩) 椒目(一兩半) 豬苓(去黑皮,二兩) 黑牽牛(微炒,取末,二兩 半) 葶
上為細末。每服以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diào)藥三錢,絕早面向東 服。如人行十里久,以漿水蔥白煮稀粥,至蔥爛,入酒五合熱啜,量人啜多少,須啜一升許。不得吃鹽并面。自早至午,當利小便三、四升,或大便利,喘定腫減七分,隔日再服。既 平之后,必須大將息,及斷鹽、房室等三年。

立效散

治下焦結(jié)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宜服之 山梔子(去皮,炒,半兩) 瞿麥穗(一兩) 甘草(炙,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至七錢,水一碗,入連須蔥根七個,燈心五十莖,生姜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時時溫服,不拘時候。

必勝散

治男子、婦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嘔血、咯血。

熟干地黃 小薊(并根用) 人參 蒲黃(微炒) 當歸(去蘆) 芎 烏梅(去核,各一
上件藥搗,羅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釣?zāi)c丸

治久新諸痔,肛邊腫痛,或生瘡癢,時有膿血。又治腸風下血,及肛門脫出,栝蔞(二枚,燒存性) 皮(兩個,銼碎,罐內(nèi)燒存性) 雞冠花(銼,微炒,五兩) 胡(取仁一十五個,不油者,入罐內(nèi)燒存性) 白礬(枯) 綠礬(枯) 白附子(生用)住院醫(yī)師天南 夏(各二兩)
上為細末,以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臨臥溫酒下,遠年不瘥者,服十日見效,久服永除根本。小可腸風等疾,一、二年內(nèi)者,只十服,瘥,永不發(fā)動。

石韋

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數(shù),臍腹急痛,蓄作有即發(fā),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芍藥 白術(shù) 滑石 葵子 瞿麥(各三兩) 石韋(去毛) 木通(各二兩) 王不留行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diào)下,食前,日二、三服。

牡蠣散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黃 (去苗、土) 麻黃根(洗) 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 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

法制熟艾

主灸百病。

陳久黃艾(不以多少,擇取葉入臼內(nèi),用木杵輕搗令熟,以細篩隔去青渣,再搗再篩,如此三次,別以馬尾羅子隔之,更再搗,羅,候柔細黃熟為度)上主灸百病。世人著灸,多無法度,徒忍痛楚,罕能愈疾,今于《圣惠》、《千金》、《外臺》等方內(nèi),摭取點穴分寸、作炷大小、壯數(shù)多少等法于后。

定分寸法∶取病患男左、女右中指第二節(jié)內(nèi),度兩橫紋相去為一寸,應(yīng)取穴及作炷分寸,并依此法。

點灸穴法∶凡點穴時,須得身體平直,四肢毋令拳縮,坐點毋令俯仰,立點毋令傾側(cè),灸時孔穴不正,無益于事,徒燒肌肉,虛忍痛楚。若坐點,則坐灸之;臥點,則臥灸之;立點,則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

作艾炷法∶凡下火點灸,須令艾柱根下,廣三分,長亦三分。若減此,不復(fù)孔穴,不中 經(jīng)脈,火氣不行,亦不能除病。強壯人亦可稍增令大。周歲以里小兒,可如小麥大。

點火法∶古來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今即不用木火灸人,不犯諸患,兼去久 。以清油點燈,燈上燒艾莖點灸,兼滋潤灸瘡,至愈以來,且無疼痛,用蠟燭更佳。又火珠耀日,以艾承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為良。次有火照耀日,以艾引之,便得火出,此火亦佳。

下火灸時法∶皆以日正午以后,乃可下火灸之,時謂陰氣未至,灸無不著。午前平旦,谷氣虛,令人顛眩,不可臥灸,慎之,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若遇陰霧,天起風雪,忽降猛雨,炎暑、雷電、虹霓暫時且停。候待清明,即再下火灸。灸時不得傷飽 、太饑、飲酒、食生硬物,兼忌思慮愁憂,怒呼罵叫,吁嗟嘆息,一切不祥,忌之大吉。

治灸瘡不發(fā)法∶凡著灸療病,歷春、夏、秋、冬不較者,灸炷雖然數(shù)足,得瘡發(fā)膿出,所患即瘥。如不得瘡發(fā)膿出,其疾不愈!都滓医(jīng)》云∶灸瘡不發(fā)者,用故履底灸令熱熨之,三日即發(fā),膿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蔥三、五莖,去其蔥青,于 灰火中煨熟拍破,熱熨灸瘡十余遍,其瘡三日自發(fā),立壞,膿出疾愈。

淋洗灸瘡法∶凡著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蔥、薄荷二味煎湯,溫溫淋洗灸瘡周回約 一、二寸已來,令驅(qū)逐風氣于瘡口內(nèi)出。兼令經(jīng)脈往來,不滯于瘡下,自然瘡壞疾愈。若灸 瘡?fù)嘶痧韬,用桃樹東南枝、稍青嫩桃皮二味等分煎湯,溫溫淋洗灸瘡,此二味偏能護灸瘡 中諸風。若瘡內(nèi)黑爛潰者,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湯,溫溫淋洗,灸瘡自然生好肉也。若灸瘡 疼痛不可忍,多時不較者,加黃連,四味等分煎湯淋洗,立有神效。

壯數(shù)多少法∶《千金方》云∶“凡言壯數(shù)者,若丁壯遇疾,病根深篤者,可倍多于方數(shù) 其人老小羸瘦者,可復(fù)減半。依扁灸法,有至五百壯、千壯者,皆臨時消息之! 推人神所在法∶一日足大指,二日外踝,三日股內(nèi),四日腰,五日口、舌、咽、懸雍,六日足小指,七日內(nèi)踝,八日足腕,九日尻,十日背、腰,十一日鼻柱,十二日發(fā)際,十三 日牙齒,十四日胃脘,十五日遍身,十六日胸、乳,十七日氣沖,十八日腹內(nèi),十九日足趺,二十日膝下,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伏,二十三日肝俞,二十四日手陽明、兩脅,二十五日足陽明,二十六日手、足,二十七日膝,二十八日陰,二十九日膝、脛、顳、,三十日關(guān)元下至足心。以上上神所在之日,禁忌著灸。若遇病急切,不拘此例。

卷之八 〔紹興續(xù)添方〕

常山

瘧疾。凡瘧疾,蓋因外邪客于風府,生冷之物內(nèi)傷脾胃,或先寒后熱,或先 或寒熱獨作,或連日并發(fā),或間日一發(fā)。寒則肢體顫掉,熱則舉身如燒,頭痛惡心 飲,氣息喘急,口苦舌干,脊膂酸疼,腸鳴腹痛,諸藥不治,漸成勞瘧者,此藥治 知母 川常山 草果 甘草(炙,各二斤) 良姜(二十兩) 烏梅(去仁,一斤)
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對金飲子

治證并方見傷寒類。

清心蓮子

治證并方見痼冷類。

卷之八〔寶慶新增方〕

槐角

治五種腸風瀉血∶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后有血,名內(nèi)痔;大腸不收,名脫肛;面弩肉如奶,名舉痔;頭上有乳,名,并皆治之。

槐角(去枝、梗,炒,一斤) 地榆 當歸(酒浸一宿,焙) 防風(去蘆) 黃芩 枳殼(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拘時候。此藥治腸風瘡內(nèi)小蟲,里急下膿血,止癢痛,消腫聚,驅(qū)濕毒,久服永除病根。

勝金丸

治一切瘧病,發(fā)作有時,蓋因外邪客于臟腑,生冷之物內(nèi)傷脾胃,或先寒后熱后寒,或寒多熱少,或寒少熱多,或但熱不寒,或但寒不熱,或連日并發(fā),或間日發(fā)后三、五日再發(fā),寒則肢體顫掉,熱則舉身如火,頭痛惡心,煩渴引飲,氣息喘咽干,背膂酸疼,腸鳴腹痛,或痰聚胸中,煩滿欲嘔,并皆治之。

檳榔(四兩) 常山(酒浸,蒸,焙,一斤)
上為末,水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于發(fā)前一日晚臨臥,用冷酒吞下便睡不得吃熱物、茶、湯之類,至四更盡,再用冷酒吞下十五丸。忌食一切熱羹湯、粥食,午可食溫粥,至晚方可食熱。忌一切生冷、魚腥等物。一方用川常山十六兩為末,雞卵十五 取清為丸。治證、服餌一如前法。

卷之八〔淳新添方〕

腸風黑散

治證與瀉痢類腸風黑散同。

荊芥(燒,二兩) 枳殼(去瓤,二兩燒,一兩炒用) 亂發(fā)(燒) 槐花(燒) 槐角(燒,上將合燒藥同入瓷瓶內(nèi),黃泥固濟,燒存三分性,出火氣,同甘草、枳殼搗,羅為末。

每服入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空心溫服,溫酒調(diào)下亦得。

神應(yīng)黑玉丹

治證并方見瀉痢類。

備急丸

治心腹諸卒暴百病,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刀所刺,氣急口噤。

干姜(炮,一兩) 巴豆(去皮、油,研) 大黃(各二兩)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溫水下,不拘時。

青解毒丸

治大人、小兒五臟積熱,毒瓦斯上攻,胸膈煩悶,咽喉腫痛,赤眼癰腫,頭面干燥,兩頰生瘡,精神恍惚,心忪悶亂,坐臥不寧,及傷暑毒,面赤身熱,心躁不下。

寒水石(研) 石膏(研,各十六兩) 青黛(八兩)
上件細研如粉,入青黛和勻,蒸餅七個,水調(diào)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食后新汲水化下,或細嚼,用生姜水下亦得。如中諸毒,并宜服之,及小兒驚風潮熱,痰涎壅塞,心胸煩躁,頰赤多渴,睡臥不隱,每三歲兒可服半粒,更量歲數(shù)加減與之。

寸金丸

治元陽虛弱,寒氣攻沖,膀胱、小腸發(fā)腫作痛,或在心脅,牽連小腹,連屬陰體憎寒撮痛。

楮實川楝子(炒,各一兩半) 巴豆(炒,七個) 全蝎(炒,四十個) 當歸(去蘆,
上為細末,用浸當歸酒打面糊和丸,如雞頭實大?招,溫酒鹽湯吞下二丸至三丸,并進二服。

奪命丹

治遠年日近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濕癢,抓成瘡。

吳茱萸(去枝、梗,一斤,四兩用酒浸,四兩用醋浸,四兩用湯浸,四兩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 澤瀉(去灰土,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鹽湯或酒吞下。

卷之八 〔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茱萸內(nèi)消丸

治腎經(jīng)虛弱,膀胱為邪氣所搏,結(jié)成寒疝陰,偏火上攻,臍腹疼痛,膚 瘡瘍,時出黃水,腰腳沉重,足脛腫滿,行步艱辛,服之內(nèi)消,不動臟腑。

陳皮桃仁玄胡索、川楝子、木香) 山茱萸(搗,去核,取肉微炒) 桔梗(水浸一伏時濾出,慢火炒干為度) 白蒺(炒,去刺) 川烏(炮,去皮、臍) 肉桂(去粗皮) 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干) 食 茱萸皮(酒洗,焙) 瓤,麩炒) 陳皮(去白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食前服。

麝香大戟丸

治陰 腫脹,或小腸氣痛。

葫蘆巴(炒,四兩) 大戟(去皮,炒黃,半兩) 麝香(別研,一錢) 茴香(舶上者) 川 焙干用) 附子
上為末,獨留川楝子,以好酒一、二升,蔥白七枚,長三、四寸,煮川楝子軟,去核取肉,和藥搗杵,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五、七丸至十丸,姜湯亦得。潮發(fā)疼痛,炒姜熱酒下十五丸。

三白散

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二兩) 桑白皮(微炒) 白術(shù) 木通(去節(jié)) 陳皮(去白,各半兩)
上搗為細末。每服二錢,姜湯調(diào)下,空心服,未覺再進。常服導(dǎo)利留滯,不損臟氣。

葫蘆巴

治大人、小兒小腸氣、蟠腸氣、奔豚氣、疝氣,偏墜陰腫,小腹有形如卵,痛不可忍,或絞結(jié)繞臍攻刺,嘔惡悶亂,并皆治之。

葫蘆巴(炒,一斤) 吳茱萸(湯洗十次,炒,十兩) 川楝子(炒,一斤二兩) 大 巴戟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吞下,小兒五丸,茴 香湯下。

卷之八 治瘡腫傷折

云母

治一切瘡腫傷折等病。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甘) 白芷 沒藥(研) 赤芍藥 肉桂(去粗皮) 當歸( 蘞 脂人參 皮) 高良姜(各半 白皮 水銀(候膏凝如人 柏葉(不用近道者)研,一十四兩)黃耆(去蘆,
上除云母、硝石、麒麟竭、沒藥、麝香、乳香、黃丹、鹽花八味別研外,并銼如豆大,用上件清油,于瓷器中浸所銼藥七日,以物封閉后,用文火煎,不住手攪,三上火,三下火。每上,候匝匝沸,乃下火,候沸定再上,如此三次,候白芷、附子之類黃色為度,勿令焦黑,以綿或新布絞去滓,卻入鐺中,再上火熬。后下黃丹與別研藥八味,以柳篦不住手攪,直至膏凝,良久色變,再上熬,仍滴少許水中,凝結(jié)不粘手為度。先炙一瓷器,熱即傾藥在內(nèi) ..三 ..瘥 ..出 ..隨 ..蜘 當 甘 外 返 服物瘥 只

犀角

治腸癰、乳癰、發(fā)背,一切毒腫,服之化為水。

巴豆(二十二枚,去皮、膜、心,炒出油,細研) 大黃(蒸,焙,一兩一分) 犀角(三 歸(去蘆)
上為細末,入巴豆勻,煉蜜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溫湯下,利三、兩行,吃冷粥止之,不利,加至四、五丸,初服取快利,后漸減丸數(shù),取微溏泄為度,老、小以意加減,腫消及和潤乃止。利下黃水,覺腫處微皺色變,即是消候。一切腫毒皆內(nèi)消,神驗不可論。忌熱面、蒜、豬肉、蘆筍、魚、海藻菘菜、生冷、粘食。

何首烏

治脾肺風毒攻沖,遍身癬疥瘙癢,或生癮疹,搔之成瘡,肩背拘倦,肌肉頑裂,風氣上攻,頭面生瘡,及治紫癜、白癜、頑麻等風。

芥穗 蔓荊子(去白皮) 蚵 草(去土) 威靈仙(凈洗) 何首烏 防風(去蘆、 叉)
上件各五斤,搗,羅為末。每服一錢,食后,溫酒調(diào)下,沸湯亦得。

樺皮散

肺臟風毒,遍身瘡疥,及癮疹瘙癢,搔之成瘡,又治面上風刺,及婦人粉刺

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于銀銚子內(nèi)熬,候水減一半以來,取出放令干) 荊芥穗 ( 草(
上件藥除杏仁外,余藥都搗,羅為末,卻將杏仁別研令極細,次用諸藥末旋旋入研令勻 每服二錢,食后,溫酒調(diào)下,日進三服。瘡疥甚者,每日頻服。

太岳活血丹

治男子、婦人外傷內(nèi)損,狗咬蟲傷,撲馬墜,手足傷折,一切疼痛,腹 心,及左癱右緩,走注疼痛,癰腫痔漏。婦人冷氣入腹,血脈不通,產(chǎn)后敗血 奶腫痛,血氣撮痛,并宜服之。

亂發(fā)(皂角水凈洗,二斤,曬干,用清麻油二斤,入鍋內(nèi)炒,頻以手拈看,脆亂如糊苔 即

角刺( 臂大者,炭 (好者,細研,涂墨上,涂盡,用 氣,兩飯久。一半
上六味為末,入乳香膏內(nèi),和杵三千下,丸如彈子大。如乳香膏少,更入醋煮面糊。痛 甚者每服一丸,輕可者服半丸,用無灰酒一盞,乳香一豆大,先磨香盡,次磨藥盡,煎三、 五沸,臨臥溫服,以痛處就床臥。如欲出汗,以衣被蓋覆,仍用藥涂磨損處。忌一切動風物。應(yīng)婦人諸疾服者,更用當歸末一錢,依法煎服。有孕者莫服。

玉龍膏

摩風止痛,消腫化毒。治一切傷折瘡腫。

栝蔞(大者一個,去皮) 黃蠟(一兩半) 白芷(凈揀,銼,半兩) 麻油(清真者,六兩) 尖) 升麻
上以油浸七日,卻比出油,先煉令香熟,放冷入諸藥,慢火煎黃色,用絹濾去渣。入銀 、石鍋內(nèi),入蠟并麝香、松脂,熬少時,以瓷盒器盛。每用少許,薄攤絹帛上貼。若頭面風 癬癢,瘡腫疼痛,并涂磨令熱,頻頻用之。如耳鼻中肉鈴,用紙拈子每日點之,至一月即愈 如治灸瘡及小兒瘤瘡,涂之兼滅瘢痕,神效。

花蕊石

治一切金刃箭鏃傷中,及打撲傷損,狗咬傷,或至死者,急于傷處摻藥,水,再摻藥便活,更不疼痛。如內(nèi)損血入臟腑,熱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許,調(diào)一 立效。若牛抵腸出不損者,急內(nèi)入,細絲桑白皮尖茸為線,縫合肚皮,縫上摻藥 如無桑白皮,用生麻縷亦得,并不得封裹瘡口,恐作膿血。如瘡干,以津液潤 婦人產(chǎn)后敗血不盡,血迷、血運,惡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童子小便調(diào)一錢,取下惡物如豬肝片,終身不患血風、血氣。若膈上有血,吐出,或隨小便出,立效。

硫黃(上色明凈者,搗為粗末,四兩) 花蕊石(搗為粗末,一兩) 上二味相拌令勻,先用紙筋和膠泥固濟瓦罐子一個,內(nèi)可容藥,候泥干入藥內(nèi),密泥封 口子,焙籠內(nèi)焙干,令透熱,便安在四方磚上,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稱,籠迭周匝,自巳、午時,從下生火,令漸漸上徹,有墜下火,旋夾火上,直至經(jīng)宿,火冷炭消盡。又放 經(jīng)宿,罐冷定,取出細研,以絹羅子羅至細,瓷盒內(nèi)盛,依前法使用。

五行八卦之圖 ptphm9.bmp

化膿排膿內(nèi)補十宣散

(亦名折里十補散) 治一切癰疽瘡。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 擠,惡肉自去,不犯刀杖,服藥后疼痛頓減,其效如神。

黃 (以綿上來者為勝,半如箭竿,長二、三尺,頭不叉者,洗凈,寸截,槌破絲擘,以鹽湯潤透,用盞盛,蓋湯 上一炊久,焙燥,隨眾藥入碾成細末,一兩) 人參(以新羅 者 片如 色紫,者為真,(用卷薄者 不得見火) 芎 (以川中來者為上,今多用撫芎大塊者,凈洗,切,焙) 防風(擇新香 者凈洗,切,焙
上十味,選藥貴精,皆取凈、曬、焙、極燥方秤,除桂心外,一處搗,羅為細末,入桂 令勻。每服自三錢加至五、六錢,熱酒調(diào)下,日夜各數(shù)服,以多為妙。服至瘡口合,更服尤 佳,所以補前損,杜后患也。不飲酒人,濃煎木香湯下,然不若酒力之勝也;蝻嬀撇欢,能勉強間用酒調(diào),并以木香湯解酒,功效當不減于酒也。大抵癰疽之作,皆血氣凝滯,風毒 壅結(jié)所致,治之不早,則外壞肌肉,內(nèi)攻臟腑,其害甚大,才覺便服,倍加服數(shù),服之醉,則其效尤速。發(fā)散風毒,流行經(jīng)絡(luò),排膿止痛,生肌長肉,藥性平和,老人、小兒、婦人、 室女,皆可服之。

沒藥降圣丹

治打撲閃肭,筋斷骨折,攣急疼痛,不能屈伸,及榮衛(wèi)虛弱,外受游風,骨緩縱,皮肉刺痛,肩背拘急,身體倦怠,四肢少力。

自然銅(火,醋淬十二次,研末水飛過,焙) 烏頭(生,去皮、臍) 骨碎補(,去毛) 白芍藥 沒藥(別研) 乳香(別研) 當歸(洗,焙,各一兩) 生干地黃 川 芎(各一
上并生用,為細末,以生姜自然汁與蜜等分煉熟和丸,每一兩作四丸。每服一丸,捶碎 水、酒各半盞,入蘇木少許,同煎至八分,去蘇木,熱服,空心,食前。

千金漏蘆

治癰疽發(fā)背,丹毒惡腫,時行熱毒,發(fā)作赤色,瘰癧初發(fā),頭目赤痛,暴 腫痛。一切無名惡瘡,雖覺所苦細微,不可輕慢,急服此藥,并皆內(nèi)消,更不 癰疽已成膿者,當排膿,服之,直至膿盡。

漏蘆(去蘆) 麻黃(去根、節(jié)) 升麻(銼) 赤芍藥(生銼) 黃芩(去皮) 甘草(生銼)(一十三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煎至一盞,紗帛濾去渣,空心,食前熱服,以快利為度。

病患更自量,增損服之,立效。

滑肌散

治風邪客于肌中,渾身瘙癢,致生瘡疥,及脾肺風毒攻沖,遍身瘡疥皴裂,干 日久不瘥,并皆治之。

剪草(七兩,不見火)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瘡濕,用藥干摻;瘡干,用麻油調(diào)藥敷之。

神效托里散

治癰疽發(fā)背、腸癰、奶癰、無名腫毒, 作疼痛,憎寒壯熱,類若傷寒,虛人,并皆治之。

忍冬草(去梗)黃耆(去蘆,各五兩) 當歸(一兩二錢) 甘草(炙,八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一盞半,煎至一盞。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少 須再進第二服,留渣外敷。未成膿者內(nèi)消,已成膿者即潰。

卷之八〔淳新添方〕

紅玉散

斂瘡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惡水,不問日近年深,并治之。

寒水石(炭火燒通赤,候冷細研,二兩) 黃丹(半兩)
上同研細,干摻瘡口內(nèi),后用萬金膏貼,每日一上,再上尤妙。

萬金膏

治癰疽發(fā)背,諸般瘡癤,從高墜墮,打撲傷損,腳膝生瘡,遠年 瘡,五般痔漏,一切 惡瘡,并皆治之。

龍骨 鱉甲 苦參 烏賊魚骨 黃柏 草烏頭 黃連 牙皂角 黃芩 白蘞 白芨 木鱉子仁 當歸(洗,焙) 濃樸(去粗皮) 川芎 香白芷 沒藥(別研) 槐枝 柳 枝(并 用半斤)
上除黃丹外,銀、石器中將諸藥并油內(nèi)用慢火煎紫赤色,去藥不用,卻入黃丹一半放油 內(nèi),不住手攪,令微黑,更入余黃丹,不住手攪,須是慢火熬令紫黑,滴在水上不散,及不 粘手,然后更別入黃丹少許,再熬數(shù)沸,如硬時卻更入油些少,以不粘手為度。用時量瘡大 小攤紙上貼之。

接骨散

治從高墮下,馬逐傷折,筋斷骨碎,痛不可忍。接骨續(xù)筋,止痛活血。

定粉 當歸(各一錢) 硼砂(一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蘇木湯調(diào)下,服訖后時時吃蘇木湯。

急風散

治久新諸瘡,破傷中風,項強背直,腰為反折,口噤不語,手足抽掣,眼目上 沸聲。

丹砂(一兩) 草烏頭(三兩,一半生用,一半以火燒存性,于米醋內(nèi)淬令冷) 麝香 (研)
上為細末和勻。傷風,以酒一小盞調(diào)半錢,神效。如出箭頭,先用酒一盞,調(diào)服半錢 卻以藥貼箭瘡上。

油調(diào)立效散

治濕疥浸yin,流潰遍體,大作瘭漿,搔之水出,小如粟粒,癢痛難忍,肌 不瘥。

膩粉 綠礬 黃柏(微炙,細研) 硫黃(研細,各等分)
上為細末研勻,以生油調(diào)藥涂之。

導(dǎo)滯散

治重物壓迮,或從高墜下,作熱五內(nèi),吐血、下血,出不禁止;或瘀血在內(nèi),喘粗氣短。

當歸 大黃 上等分,炒為末。每二錢,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

如圣散

治肺臟風毒攻發(fā)皮膚,血氣凝澀,變生疥瘡瘙癢,搔之,皮起作痂,增展浸引 瘥。此藥活血脈,潤皮膚,散風邪,止瘙癢。

蛇床子(半兩) 黃連(去須,三分) 胡粉(結(jié)砂子,一兩) 水銀(同胡粉點水研 令黑,
上件藥,以生麻油和稀滑。每用藥時,先以鹽漿水洗瘡令凈,后以藥涂之,干即便換,不過三、五度,瘥。

檳榔散

治癰疽瘡癤膿潰之后,外觸風寒,腫 結(jié)硬,膿水清稀,出而不絕,內(nèi)腠空虛 敗,瘡邊干急,好肌不生,及療疳 惡瘡,連滯不瘥,下注 瘡,浸潰不斂。

檳榔 黃連(去須,切) 木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用,干貼瘡上。

拔毒散

治小兒丹毒,肉色變異,或著四肢,或在胸背,游走不定, 熱疼痛,拔痛消 定疼。

石膏(三兩) 甘草 黃柏(各一兩) 寒水石(七兩)
上為細末。每用水調(diào),時復(fù)以雞翎刷掃,以芭蕉自然汁調(diào)妙。

琥珀

治頸項瘰癧,及發(fā)腋下,初如梅子,腫結(jié)硬強,漸若連珠,不消不潰,或穿穴 汁不絕,經(jīng)久難瘥,漸成 疾,并治之。

琥珀(一兩) 木通 桂心 當歸 白芷 防風 松脂 朱砂(研) 木鱉(去殼,各 半兩)
上件藥,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搗,羅為末,其余藥并細銼,以油浸 一宿,于鐺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黃濾出。次下松脂末,濾去渣,再澄清油,卻安鐺中慢火 熬,下黃丹一斤,以柳木篦不住手攪,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軟得所,入琥珀 等末攪令勻,于瓷器內(nèi)盛之。每使時看大小,用火 紙上勻攤,貼之。

丹參

治乳腫、乳癰毒瓦斯 作赤熱,漸成攻刺疼痛,及治乳核結(jié)硬不消散。通順經(jīng)絡(luò) 滯。

丹參 赤芍藥 白芷(各等分)
上細銼,以酒淹三宿,入豬脂半斤,微煎令白芷黃色,濾去渣,入黃蠟一兩。每用少許 時時涂之。

神效當歸膏

治湯火傷初起瘭漿,熱毒侵展, 赤疼痛,毒瓦斯壅盛,腐化成膿。斂瘡口 熱毒,止疼痛。

當歸 黃蠟(各一兩) 麻油(四兩)
上件先將油煎,令當歸焦黑,去滓,次入蠟急攪之,放冷,入瓷盒內(nèi)。每使時,故帛子 攤貼之。

膩粉膏

治風邪熱毒客搏皮膚,身體生瘡,癢痛無時,及大疥作瘡, 赤疼痛,浸yin侵 不絕。拔熱毒,止疼痛,生肌肉,斂瘡口,神效。

豬脂(煉,六兩) 松脂(半兩) 膩粉 胡粉 黃連(為末) 甘草(為末,各一兩)
上件藥,先以豬脂煎松脂,次入黃蠟二兩,濾去渣,次下膩粉并四味,攪勻,傾于瓷器 中,每用藥少許涂之,日三、四易。

烏蛇

治風邪毒瓦斯外客皮膚,熏發(fā)成腫,所起不定,游走往來,時發(fā)癢痛,或風毒勢 成瘡, 赤多膿,瘡邊緊急,但是風腫,并皆治之。

吳茱萸 本 獨活 細辛 白僵蠶(去絲、嘴、炒) 半夏 蜀椒(去目,炒) 防風 (去皮、
上件細銼,以煉臘月豬脂二斤文火煎,候白芷赤黑色為度,綿濾去渣,下蠟,入瓷器內(nèi) 盛。每用,取少許摩之令熱,日三服。

槐白皮

治內(nèi)外諸痔,腫核結(jié)硬,或癢發(fā)無時,或痛不可忍,或肛邊生瘡,赤爛侵潰 核,久不消散。

槐白皮 楝實(各五兩) 甘草 白芷(各二兩) 赤小豆(二合) 桃仁(六十枚) 當 歸(
上七味 咀,以煎成豬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黃,藥成。每用摩瘡上,日再用。

神仙太一膏

治八發(fā)癰疽,一切惡瘡軟癤,不問年月深遠,已成膿未成膿,貼之即效。

犬、湯火、刀斧所傷,并可內(nèi)服、外貼。發(fā)背,先以溫水洗瘡,拭干,用帛子 水下一粒。血氣,木通酒下。赤白帶下,當歸酒下?人、喉閉、纏喉風,并 切風赤眼,貼太陽穴,后用山梔子湯下。打撲傷損,貼藥,仍用橘皮湯下。腰 鹽湯下。唾血,桑白皮湯下。諸漏,先以鹽醫(yī)學(xué)考研網(wǎng)湯洗其諸瘡癤,并量大小,以紙攤 服一粒。旋丸櫻桃大,以蛤粉為衣,其藥可收十年不壞,愈久愈烈,神效不可 玄參 白芷 川當歸(去蘆) 肉桂(去粗皮) 大黃 赤芍藥 生干地黃(各一兩) 上銼,用麻油二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濾去滓,油熬得所,次下黃 丹一斤,以滴油在水中不散為度。

補損當歸散

療墜馬、落車、被打,傷腕折臂,呼叫不絕,服此藥呼吸之間,不復(fù)大痛 骨即當相連,神效。

澤蘭(制) 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分) 當歸(炒) 蜀椒(炒,出汗) 甘草 (炙) 桂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

復(fù)元通氣散

治瘡癤癰疽,方作 赤,初發(fā)疼痛,及膿已潰、未潰,小腸氣、腎癰、便 腿膝生瘡,及婦人吹奶。

舶上茴香(炒) 穿山甲(銼,蛤粉炒,去粉,各二兩) 南木香(不見火,一兩半) 延胡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熱酒調(diào)。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飲酒人,煎南 木香湯調(diào)下。

排膿托里散

治一切瘡癤癰毒,及腸癰、背疽,或赤腫而未破,或已破而膿血不散,渾 不可堪忍者。并治婦人奶癰,一切毒腫,并宜服之。

蜈蚣 赤芍藥 當歸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

升麻和氣飲

治瘡疥發(fā)于四肢,臀髀痛癢不常,甚至憎寒發(fā)熱,攻刺疼痛,浸yin浮腫。

陰下濕癢,耳鳴眼痛,皆治之。

干姜 熟枳殼(各半錢) 干葛蒼術(shù) 桔梗 升麻(各一兩) 當歸 熟半夏 茯苓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燈心十五莖,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五香連翹

治一切惡核,瘰癧癰疽,惡腫等病。(出《三因方》)。

沉香(不見火) 乳香(不見火,研) 甘草(生) 舶上青木香(不見火,各一分) 連翹( 胡,或是土 兩) 大黃(蒸,
上 咀。每服四大錢,水二盞,煮取一盞以上,去渣,取八厘清汁,空心熱服,半日以 上未利,再吃一服,以利下惡物為度。未生肉前服不妨,以折去熱毒之氣。本方有竹瀝、芒 硝,恐泥(去聲)者不能斟酌,故闕之,智者當自添減。

五香連翹湯方甚多,當以《三因》為正,《李氏方》今并存之。

李氏方 用乳香、甘草、木香、沉香、連翹、射干、升麻、木通、桑寄生、獨活各三分 丁香半兩,大便秘者加大黃三分。李氏所以不用大黃者,蓋恐虛人、老人不宜服,故臨時 減用。

又一方 青木香三分,桑寄生二分,沉香、木通、生黃 、大黃各一兩,酒浸,煨,麝 香二錢,乳香、藿香、川升麻、連翹各半兩,雞舌香三分。此方與《三因》《李氏方》同,但外加雞舌香、藿香耳。


點擊查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