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遼寧省醫(yī)學高級主任醫(yī)師職稱小兒內科專業(yè)評審復習材料(一)
二十二:造血系統(tǒng)疾。
1,(1)骨髓外造血:出生后,尤其在嬰兒期,當發(fā)生感染性貧血或溶血性貧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時,肝、脾和淋巴結可隨時適應需要,恢復到胎兒時的造血狀態(tài),出現(xiàn)肝、脾、淋巴結腫大。同時外周血中可出現(xiàn)有核紅細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細胞。這是小兒造血器官的一種特殊反應,稱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貧血糾正后即恢復正常。
(2)生理性貧血:嬰兒生長發(fā)育迅速,循環(huán)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量逐漸降低,至2—3個月時紅細胞降至3.0×10??/L左右,血紅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現(xiàn)輕度貧血。
2,貧血:指外周血中單位容積內的紅細胞數(shù)或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血紅蛋白在新生兒期<145g/L,1—4個月時<9g/L,4—6個月時<100g/L者為貧血。醫(yī).學全在線提供jfsoft.net.cn①分度,鮮紅蛋白從正常下限到90g/L為輕度;—60g/L為中度;—30g/L為重度;小于30g/L為極重度。新生兒Hb為144-120g/L為輕度,—90為中度,—60重度,小于60極重度。
3,營養(yǎng)性貧血(IDA):由于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貧血癥。
(1)鐵代謝:正常成人男性體內總鐵量約為50mg/kg,女性約為
35mg/kg,新生兒約為75mg/kg?傝F量約64%用于合成血紅蛋白,32%以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形式貯存于骨髓、肝和脾內。jfsoft.net.cn
(2)①血清鐵:正常情況下,血漿中的轉鐵蛋白僅1/3與鐵結合,
此結合的鐵稱為血清鐵。②未飽和鐵結合力:其余2/3的轉鐵蛋白仍具有與鐵結合的能力,在體外加入一定量的鐵可使其成飽和狀態(tài),所加的鐵量即為未飽和鐵結合力。③血清總鐵結合力(TIBS):血清鐵與未飽和鐵結合力之和稱為血清總鐵結合力。④轉鐵蛋白飽和度(TS):血清鐵在總鐵結合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3)在體內未被利用的鐵以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的形式存在。每日僅有少量的鐵排出體外,主要腸道排出。
(4)病因:jfsoft.net.cn①先天儲鐵不足②鐵滲入量不足③生長發(fā)育因素④鐵的吸收障礙⑤鐵的丟失過多。
(5)缺鐵通常經(jīng)過以下三個階段才發(fā)生貧血:醫(yī).學全在線提供jfsoft.net.cn①鐵減少期ID:此階段內儲存鐵已減少,但供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的鐵尚未減少;②紅細胞生成缺鐵期IDE:此期儲存鐵進一步耗竭,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亦不足,但循環(huán)中血紅蛋白的量尚未減少;③缺鐵性貧血期IDA:此期出現(xiàn)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還有一些非造血系統(tǒng)的癥狀。
(6)實驗室檢查:jfsoft.net.cn①外周血象: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②骨髓象:增生活躍,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③血清鐵蛋白SF:可敏感的反應體內貯鐵情況,是診斷缺鐵ID期的敏感指標。低于12ug/L提示缺鐵。④紅細胞游離原 晽(FEP):當FEP>0.9umol/L時提示紅細胞內缺血。如SF值降低、FEP升高而未出現(xiàn)貧血,這是IDE期的典型表現(xiàn)。⑤血清鐵SI 、總鐵結合力TIBC、轉鐵蛋白飽和度TS:通常在IDA期才出現(xiàn)異常:即SI和TS降低,TIBC升高。
(7)治療:注射鐵劑(二價鐵鹽)首選。應注意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再繼續(xù)服用鐵劑6—8周,以增加鐵貯存。輸紅細胞的適應征:①貧血嚴重。尤其是發(fā)生心力衰竭者;②合并感染者;③急需外科治療者。貧血愈嚴重者。每次輸注量應愈少。Hb在30g/L以下者,應采用等量換血方法。Hb在30—60g/L者,每次輸注濃縮紅細胞4—6ml/kg;Hb在60g/L以上者,不必輸紅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