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不見,那位憔悴的老李臉色紅潤了,體重也有上升。他是7月16日初診的。他今年58歲。他患慢性
腹瀉30年,4年來上腹部經(jīng)常脹痛,胃鏡診斷為
膽汁反流性胃炎,食欲不振,持續(xù)消瘦。身高175CM,體重僅55公斤。我給他的處方是經(jīng)方
黃連湯:黃連3克、
肉桂10克、
黨參10克、
姜半夏15克、
干姜10克、生
甘草5克、
紅棗20克。每天一劑,晝?nèi)挂唬炙拇畏。老李告訴我,該方服后一周,
腹痛腹脹的癥狀就明顯好轉,服用一月不到,惱人的胃病幾乎消失。對中藥的療效,老李非常滿意,連說這是好方。
老李僅僅是我用黃連湯治愈的案例之一。我曾用此方治愈反復發(fā)作的腹痛、
糖尿病導致的胃輕癱,還用于治療胃腸型
感冒發(fā)熱不退、
心肌炎等。有關黃連湯的報道也不少。在日本,此方用于醉酒。經(jīng)方論壇上還有人介紹此方預先煎成真空包裝湯劑,當做成藥出售,用于春節(jié)期間的消化不良,賣得很搶手。
黃連湯首載《
傷寒論》:“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
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其方為黃連三兩、
桂枝三兩、干姜三兩、甘草三兩、
人參二兩、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jīng)典方證言簡意賅。“胸中有熱”,非指胸內(nèi)發(fā)熱,而是說患者多有煩躁、
失眠、
心悸等。再說“胃中有邪氣”,胃中,多指心下,是上腹部;氣,多為動的意思;所謂邪氣,是指不正非常之反射或動作,如胃內(nèi)撩擾不適,或嘔吐,或胃中撐脹攻沖,或腸鳴如水聲!备怪型础,多指臍周或臍下疼痛,或如窒如脹,或如墜如結,或冷痛,或沖逆而痛。
從臨床應用來看,黃連湯適用的病癥,或為腹中痛,或為嘔吐,或為心悸,或為不眠等。但其人必定消瘦,膚色暗,唇舌多暗紫而淡,舌苔多白。其腹部多扁平,腹肌菲薄而缺乏彈性。其脈多弱,或有心悸、
自汗等。這種人就是我所說的桂枝體質(zhì)。黃連湯證就是桂枝體質(zhì)患有黃連病。所謂的黃連病,就是心中煩,就是不得臥,就是心下痞,就是下利。
黃連湯中的桂枝,以肉桂為佳。肉桂氣味濃烈,擅長治療腹中冷痛以及心悸不寐等,正是黃連湯的主治之證。如桂量需大至15克以上者,人多畏之,藥房也或有微詞,不妨肉桂桂枝同用,藥效也可。黃連湯中的人參,一般用黨參,但瘦弱不食者,也可以用生曬吉林參,如黨參就嫌力薄了。
方中黃連肉桂,是全方之根。肉桂辛以通陽散寒,黃連苦以清熱除煩,前人所謂苦辛配伍法,前人說能交通心腎,治療失眠心悸,是
交泰丸的主藥。入湯劑,連桂兩者藥量的比例,原本是一比一,但也可適當調(diào)整。如不欲食而舌淡紅者,桂大于連;如心煩而脈滑者,連大于桂。黃連湯與半夏
瀉心湯僅僅是
一味藥的出入,但方證有差異。
半夏瀉心湯有
黃芩無桂,其人多內(nèi)有伏熱,唇舌多紅,心下多痞,是黃芩證明顯;本方有肉桂無芩,其人多有陽郁沖逆證,唇舌暗淡,多有心中悸而腹中痛,是桂枝證明顯。
關于本方服法,古法為一日五服,晝?nèi)苟。為何如此?可能與嘔吐不能進食,不可大量服用藥液有關。所以,黃連湯當少量頻服。
還需要強調(diào),黃連湯不宜亂加減。前面的李先生,藥后頗為舒適,后請一醫(yī)生轉方,雖也用黃連、肉桂、干姜、甘草、黨參等,但加進黃芩、
瓦楞子、
蒲公英、
旋復花、
木香、
神曲、
雞內(nèi)金、
萊菔子、
枳殼等藥,服后不但無效,湯液也難以入口。經(jīng)方精妙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