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第36條) 從“不可下”句分析,本病不但胸滿,勢必亦有腹?jié)M跡象可征,故冒似合病。單“喘而胸滿”無下征,勿須叮嚀“不可下”蓋喘滿為太陽陽明共有證,若更現(xiàn)譫語.煩渴.便燥之一侯,臨床人考慮當(dāng)下否?是自然的,因而告誡“不可下”不可下乃暫時不可下,必先發(fā)其汗。太陽證罷,據(jù)下證選方下之。(喘滿證有當(dāng)下而不宜發(fā)汗者參第92條) 此證必是
肺炎,肺炎之邪轉(zhuǎn)變甚速,從太陽忽而少陽,從少陽忽而陽明,或從太陽直入陽明,本病以身體健壯之青年.少年遭遇較多,故多陽明實證,是以初期以發(fā)表劑為適宜。
92:
本發(fā)汗而復(fù)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fā)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捎帶再看237條 :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fā)汗則愈,宜麻黃湯。 -------------------
樓主對第36條的認(rèn)識可謂入木三分。
第36條和第235條都是宜麻黃湯,看似相似,卻有不同。相似的是兩條都有“喘”,不同的是第36條沒有“脈浮”和“無汗”。第235條有脈浮,確定在表,故曰發(fā)汗則愈。而第36條沒有說發(fā)汗則愈。
-------------------
李國棟:樓主對第36條的認(rèn)識可謂入木三分。
第36條和第235條都是宜麻黃湯,看似相似,卻有不同。相似的是兩條都有“喘”,不同的是第36條沒有“脈浮”和“無汗”。第235條有脈浮,確定在表,故曰發(fā)汗 ..?(2013-11-06 13:50)?700)this.width=700;" >
李先生說的是。太陽病已告訴我們脈浮。麻黃湯的使用為“無汗”作了鋪墊。
-------------------
樓主結(jié)合臨床,比較分析經(jīng)文之法誠學(xué)習(xí)
傷寒之大法。然據(jù)不可下之句分析本條當(dāng)有腹?jié)M之處有待商榷。蓋古人之下,不唯腹?jié)M之承氣下之,
結(jié)胸之陷胸亦為下,
十棗湯亦為下,
葶藶大棗瀉肺湯亦可言下。臨床上本條胸滿而喘之癥并不是單憑麻黃湯就能治好的,宜麻黃湯者,宜麻黃湯先解其表而已,其表解后,當(dāng)平脈辨證治其胸滿。望日后臨床有機會祥察。
-------------------
李老師的意思可能是喘滿為表里共見癥,但36條當(dāng)是表里兼證,原則是先表后里,故36條說的先表后沒說愈,可見還需再攻里。而235條言脈浮,無汗,發(fā)汗則愈,當(dāng)是單純表證吧。
太陽、陽明、應(yīng)該是病時的意思吧,跟證無關(guān)。
-------------------
陷胸湯,十棗湯,葶瀉肺湯方證部位應(yīng)該是胸,胸隔,陽明病的部位應(yīng)該是胃家,腸胃,不在一個水平面上啊,那么這些方算是下法嗎?
真心請教。
-------------------
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閉無汗,影響肺氣宣發(fā),故作喘。
此證和肺炎有何關(guān)系?
一旦汗出表解,肺氣恢復(fù)宣降,自然就不喘了。
若真是肺炎,必定汗出而喘。
-------------------
36條文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不會是太陽與陽明合病,而是太陽與陽明喘而胸滿的鑒別,太陽之喘而胸滿因風(fēng)寒束表而不得疏泄所致,陽明之喘而胸滿因下實熱逼蒸所致。
如是合病,36條與235條在臨床上很難行通。
-------------------
動起來:36條文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不會是太陽與陽明合病,而是太陽與陽明喘而胸滿的鑒別,太陽之喘而胸滿因風(fēng)寒束表而不得疏泄所致,陽明之喘而胸滿因下實熱逼蒸所致 ..?(2013-11-06 20:59)?700)this.width=700;" >
仲景在六病各篇之中,大量都是可與不可的原則。
36條既然提到太陽陽明合病,必然有陽明腑證之萌,或腹?jié)M或大便不利。
同樣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失宣降,當(dāng)然會影響大便。
并不是說陽明病的喘而胸滿。
一旦誤下就會產(chǎn)生變證。
-------------------
好,謝謝樓上諸位,心平氣和,各抒己見,大家都有收獲,我最怕不談?wù),上來就擺譜訓(xùn)人滴,希望此貼能有一個好的開端,再次謝謝跟帖網(wǎng)友同仁。
-------------------
回8樓今再來的帖子
回9樓xiaozheng的帖子
我也很喜歡這樣的交流。
臨床上常見麻黃湯證,但大便就是不通,或已幾天,一用麻黃湯,表一解大便跟著也通,因大便不通正如你所說肺與大腸為表里,肺氣失宣降所致,但一當(dāng)大便不通一化熱,此時麻黃湯證仍在者,不可單用麻黃湯
,應(yīng)表里同治。
曾也惑于表里同病應(yīng)先解表,但在臨床上又要靈活運用
-------------------
我們來看大論236條: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fā)汗,宜
桂枝湯。
本條與237條都是二陽倂病,以表未解者不可攻里,故先與桂枝.麻黃湯解表,以承氣湯攻里。
-------------------
前后對比學(xué)習(xí)真不錯,陽明病,法多汗,今反無汗,而喘者,病仍在表。故以237條勸世人須先解表,也是屬于一種排除方法而確定病位。而236是區(qū)別陽明外證之汗出多,但卻出現(xiàn)微惡寒,脈遲,故以
桂枝湯?梢娭倬靶乃技(xì)膩,不愧為醫(yī)圣。
-------------------
個人不成熟之淺見:
傷寒論中表里同病時,治療上的先后緩急原則是:
表里同病里實者——先解表,后攻里;虮砝锿巍
表里同病里虛者——先救里,再解表。
如:91.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dāng)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dāng)救表。救里宜
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
不可下,說明有可下的指征,有腹?jié)M、腹脹等,然而表里同病,宜先解表后攻里,故宜麻黃湯治喘為宜。
-------------------
回13樓一個宅人的帖子
表里同病里實者--先解表后攻里。
如是表里都實,不應(yīng)解表,應(yīng)表里同治。表里都實,去解其表,用麻黃湯必會引動邪熱,攻其里,外邪又會陷入其里,治法應(yīng)表里同治。臨床跟書本是不一樣的。
表里同病里虛者--先救里,再解表。同感
-------------------
-------------------
Zero:李老師的意思可能是喘滿為表里共見癥,但36條當(dāng)是表里兼證,原則是先表后里,故36條說的先表后沒說愈,可見還需再攻里。而235條言脈浮,無汗,發(fā)汗則愈,當(dāng)是單純表證吧。
太陽、陽明、應(yīng) ..?(2013-11-06 16:22)?700)this.width=700;" >
聯(lián)系236,237條看看是否與證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