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圣濟總錄 131 癰疽發(fā)腦統(tǒng)論 上課筆記
    

圣濟總錄教程:131 癰疽發(fā)腦統(tǒng)論

卷第一百三十一 癰疽發(fā)腦統(tǒng)論癰疽發(fā)腦統(tǒng)論論曰癰疽者,乳石之疾,多發(fā)于陽部,故在背則發(fā)腑俞之間,在頭則發(fā)腦,以頭者諸陽所會灸皮膚化為發(fā)腦論曰發(fā)腦者,六腑不和,經絡否澀,氣血不行,壅結所成也。此皆臟腑蘊積熱毒,或乳石發(fā)動,毒瓦斯上攻于腦,發(fā)于皮膚,頭如黍米…

卷第一百三十一 疽發(fā)腦統(tǒng)論

癰疽發(fā)腦統(tǒng)論

論曰癰疽者,乳石之疾,多發(fā)于陽部,故在背則發(fā)腑俞之間,在頭則發(fā)腦,以頭者諸陽所會灸皮膚化為

發(fā)腦

論曰發(fā)腦者,六腑不和,經絡否澀,氣血不行,壅結所成也。此皆臟腑蘊積熱毒,或乳石發(fā)動,毒瓦斯上攻于腦,發(fā)于皮膚,頭如黍米,四畔 赤腫硬,遍于耳項,寒熱疼痛,若不急治治發(fā)腦及一切熱毒瓦斯結硬腫痛,通利臟腑壅滯。大黃丸方

大黃(二兩銼醋浸一炊久慢火炒令熟) 枳殼(去瓤麩炒一兩) 牽牛子(二兩半微炒一半生用一半) 木香(生銼)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 皂莢(伍挺不 者椎碎酒一升浸取汁綿
上六味,搗羅五味為末,取皂莢汁,于銀鍋內,慢火煎成膏,入藥末和搗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蔥茶下三十丸,快利為度。

治發(fā)腦成癰,及熱毒瘡腫。宜貼黃連餅子方

黃連(一兩) 乳香(一兩) 薰陸香(一兩) 雄糞(四十九粒尖細者是)
上四味,搗羅為細散,用蔓荊根二兩,洗凈漉去水,細切搗如泥,若腫甚,即更用蜀葵根二兩,入前藥四味,合搗調勻,即取出,于瓷器中貯之醫(yī)學招聘網,可腫頭捻作餅子,濃二分許貼之,干治發(fā)腦結腫。止痛散

木香(二兩) 紫葛(一兩半銼) 檀香(三分) 川樸硝(二兩)
上四味,搗羅為細散,以溫漿水調如面糊,涂在絹上,攤貼于腫痛處,候干即再貼,以瘥為度。

治發(fā)腦已穴,膿出后,痛悶轉甚,熱亂腦中,若車馬走動,痛楚不可忍。犀角散方

石膏(碎) 犀角(鎊) 升麻 芍藥(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黃耆(細銼二分)木通(銼一兩半)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七分,下樸硝一錢匕,濾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未愈更入玄參三分,去黃耆。

治發(fā)腦瘡腫 赤,疼痛煩躁。沉香湯方

沉香(三分) 麥門冬(去心焙) 赤芍藥 玄參 甘草(生銼) 枳實(麩炒) 升麻前胡(去蘆頭) 大黃(銼炒) 生干地黃(焙各一兩) 犀角(鎊三分) 麝香(研一分) 葳蕤黃(細
上一十四味,除麝香外,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入麝香少許,溫服不拘時。

治癰發(fā)腦,拔去瘡中毒。羊根散貼方

桃根(銼) 硝石(研) 凝水石(研各一兩) 天靈蓋(慢火燒煙絕) 木香 白蘞(各半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清水調如糊,攤于故帛上貼之,干即易,癢則瘥。

治發(fā)腦始結,疼痛妨悶,欲成癰疽, 之令內消。方

硝石(研二兩) 木通(銼) 紫檀香 甜葶藶(隔紙炒) 白蘞 莽草(各一兩) 大黃(三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每用漿水旋調得所,涂于腫上,干即易。

治腦疽初生,如黃枳實,破后如盞底,深半寸許。乳石散方

花乳石(研) 赤石脂(研) 滑石(研) 爐甘石(研) 陀僧(研各半兩) 乳香(研一分)
上六味,搗研為細散,未破者醋調敷之,已破者即干貼。

治癰疽腫疼,發(fā)腦發(fā)背。方

柳樹(上白木耳) 黃連(去須) 乳香 杏仁(去皮尖各一分) 鹽花(少許) 新蔓荊根(一握不得用隔旬者如無以菘菜代之) 蛇床子(少許)
上七味,搗羅為末,似覺有腫,以溫水調敷,干即易之。

發(fā)背

論曰發(fā)背者,熱毒之氣,發(fā)于背俞為癰疽是也。此內本于五臟,外傳諸腑,故熱氣攻發(fā),必必而蓋其脈不通,則腫毒增甚,經所謂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是也。血敗肉腐,為患不一,實則為癰,浮則為腫,深則為疽,然發(fā)于背者,兩胛間初起甚微,或癢或痛,往往忽之,數(shù)日遂致不救,昔人治此,始則度其腫之正中而灸之,壯數(shù)逾百,使惡氣外出,次以藥疏利腑臟,決其邪毒,則有可治之理。

治發(fā)背腫癰疽,惡風結膿血。連翹散方

連翹子 獨活(去蘆頭) 木香 射干(各三分) 甘草(炙銼) 桑寄生(銼) 升麻雞舌香沉香 乳香(研) 大黃(銼炒各一兩一分) 麝香(研一分)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入淡竹瀝半合,去滓空心溫服,快利三五行為度,未利再服。

治發(fā)背癰腫,消膿。桔梗散方

桔梗(去蘆頭炒) 木占斯 防風(去叉) 甘草(炙銼) 敗 濃樸(去粗皮汁炙) 桂(去粗皮) 人參 細辛(去苗葉) 干姜(炮各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三,以瘥為度。

治初發(fā)背上,似琴弦抽痛、有頭。射干湯方

射干 犀角(鎊) 升麻 玄參 黃芩(去黑心) 麥門冬(去心焙) 大黃(銼炒各一兩)山梔子仁(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八分,入芒硝末一錢匕,去滓空心溫服,快利三兩行為度,未利再服。

治初發(fā)背,上似琴弦抽痛,有頭。犀角湯方

犀角(鎊) 人參 黃芩(去黑心) 山梔子仁 木通(銼) 連翹 升麻 芍藥(各三分)甘草(炙銼) 大黃(銼炒各半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治發(fā)背乳癰,已服利湯后,服此。麥門冬湯

麥門冬(去心焙) 黃耆(銼) 芍藥 生干地黃(各一兩) 前胡(去蘆頭) 黃芩(去黑心)升麻 遠志(去心) 栝蔞(去皮各三分) 當歸(半兩) 小麥(一合)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棗二枚擘破,生姜一棗大拍碎,竹葉二七片,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治發(fā)背。人參當歸散方

人參 當歸 密陀僧 沒藥 雄黃(各半兩) 丹砂(一錢) 栝蔞(二個去瓤取子生用)
上七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用甘草煎酒,放溫調下,日三。

治五毒發(fā)背。金星酒方

金星草(和根凈洗慢火焙干四兩) 甘草(一錢)
上二味,搗羅為末,分作四帖,每帖用酒一升,煎三兩沸后,更以冷酒二升相和,入瓶器中封卻,時取飲之。

治發(fā)背癰疽,一切惡毒瘡腫。去毒散方

車螯(紫唇光濃者一個以鹽泥固濟 赤去泥)
上一味,為細末,每服三錢匕,入膩粉一錢匕,甘草末二錢匕和勻,別用栝蔞一枚細銼,以酒二盞,慢火煎及一盞,去滓,于五更初,溫前酒調下,取下粘滑惡物,即是病根本也。

治發(fā)背。金針散方

皂莢針(春時取一半青一半黑者)
上一味,不拘多少,曝干搗羅為散,先任意飲食訖,用藥三錢匕,酒調服之立瘥,未退再服。

治發(fā)背。酒方

黑鉛(一斤) 甘草(炙銼三兩)
上二味,用酒一斗,置一空瓶在旁,先以甘草入酒中,然后熔鉛投之,卻濾出酒,在空瓶內,取鉛依前熔投,如此九度,并甘草去之,留酒恣飲,醉寢即愈。

治發(fā)背欲結不結,四肢寒熱。消毒散方

車螯(一個可盛二兩硝者) 樸硝(二兩)
上二味,以硝入車螯內,濕紙裹,黃泥固濟,麻皮纏之, 赤候冷去泥,同研如面,將絹鋪服半別治發(fā)背熱盛,速用此,止痛藥方

金櫻根洗去粗皮,銼搗一盞,生甘草半兩同杵,用水三碗,煎至一碗半,入酒一碗或一盞,更煎至一碗,又入童子小便一碗,煎至八分碗,去滓旋入銀盞內,溫服取盡,如心中覺逆大黃(生) 甘草(生各一兩) 麝香(研一字) 木香(一分) 丹砂(研一錢) 鬼腰帶根(洗銼) 金櫻根(洗銼各半碗)
上七味都用水五碗,煎至兩碗半,入酒一碗半,更煎至一碗,去滓旋入銀盞內,溫服令盡,更煎瘡已龍骨( 赤地上去火毒研) 赤芍藥(為末各半兩) 鉛丹(一分) 胡粉(半錢)
上四味,同研勻細,先以蔥湯洗瘡后拭干,以藥摻之。

治發(fā)背瘡如葡萄,破后瘡孔無數(shù)。野狼毒膏方

野狼毒 藍根 龍膽(各半兩) 定風草(一兩) 乳香(一錢) 水銀粉(抄一錢匕)
上六味,為末,蜜調成膏,攤帛上貼瘡。

治背癰如 底,又如蒲扇,疼痛不止。藍根膏方

板藍根 黃芩(去黑心) 黃連(去須) 大黃(各一兩) 白芨(一分) 乳香(半兩)
上六味,搗研為末,用新汲水調成膏,量大小貼之,日四夜二。

治一切發(fā)背。救生膏方

密陀僧(碎炒) 黃柏傍根(金州濃者用黃蠟一彈子大火炙涂盡為度各二兩) 烏賊魚骨(白者去甲半兩以上三味搗研極細) 膩粉(半錢)
上四味,和勻,每用新汲水,調攤紙上,先令患人口溫酸漿水洗瘡,然后貼,每日一換。

治發(fā)背疼痛,日夜不可忍。涂敷大黃膏方

大黃(銼) 雄黃(研) 芎 黃連(去須) 白芷 檳榔(銼) 當歸(切焙) 木香桂(去粗皮) 黃柏(去粗皮) 芍藥 附子(去皮臍) 乳香(研) 麒麟竭(各半兩) 雞舌香 麝香(各
上一十七味,搗研十六味為末拌勻,先于銀器內,熬豬脂令沸,去筋膜,下諸藥末,調成膏,涂患處,日三上,以瘥為度。

治發(fā)背瘡。神金膏方

白及 密陀僧(研) 甘草 黃柏(去粗皮) 黃連(去須) 膩粉(各半兩) 麝香(研一字)
上七味,搗研為末,用津唾調成膏,以無灰白薄紙,看瘡大小,涂紙上貼之,無力即換治發(fā)背。金錢膏方

楸葉(五斤如無即用楸白皮銼) 馬齒莧(二斤去根切)
上二味,以水五升,熬至一升,去滓入鐺內,以柳枝攪熬如餳,盛在瓷器內,先以荊芥湯洗瘡,次用雞翎掃藥于瘡上令勻,以薄紙貼之,更用酒調二錢匕服之。

治發(fā)背癰瘡。化毒散

白礬灰(研) 鉛丹(研) 密陀僧(研) 木鱉子仁(各一兩)
上四味,同入瓷合, 赤放冷,地上紙襯,盆蓋一時辰,細研,以菜子油調貼,其冷如水。

治發(fā)背瘡腫痛。牛齒膏方

水牛牙齒( 赤) 太陰玄精石(各一分) 乳香(一錢研)
上三味,搗研為末,每用緋絹量瘡大小剪,以津唾調藥,攤絹上貼之。

治發(fā)背瘡沖破,疼痛不可忍。麝香散方

麝香(研半錢) 蒺子 紫背荷葉(各半兩)
上三味,搗研為散,每量瘡大小,臨時干貼瘡上。

治發(fā)背,生肌肉止痛。五倍子散方

五倍子 地龍(去土) 黃連(去須) 乳香(研各一分) 木香(半錢) 密陀僧 檳榔(銼各一錢)
上七味,搗研為散,每用少許,干貼瘡上。

治發(fā)背熱毒結聚, 赤疼痛,消腫解毒。金花散方

雌黃(研細三分) 黃連(九節(jié)者半兩) 檳榔(銼) 麝香(各一分) 郁金 大黃(各半兩)
上六味,搗羅四味為散,入麝香雌黃同研勻細,每取生油調如糊,涂患處,日二上,即差。

治發(fā)背。靈脂散方

五靈脂(半兩) 烏賊魚骨(去甲一兩)
上二味,搗研為散,凡患者初覺時,以水調掃腫處,如已大作者,入醋面同調敷之。

治發(fā)背瘡。黃石散

粗黃石(如鵝卵大)
上一味,猛火 赤,投醋中,因有屑落醋中,再 再投,石盡為度,取屑曝干搗散,以醋調敷背上,無不愈。

治發(fā)背成瘡。龍葵根散方

龍葵根(銼一兩) 麝香(研一分)
上二味,先將龍葵根搗羅為末,入麝香同研令勻,水調涂于瘡上。

治發(fā)背癰疽瘡。金粉膏方

錫(四兩用板瓦盛炭火安錫在上扇之候錫成灰研末) 密陀僧(四兩入在罐子內以盞子蓋口鹽泥固濟勿令透氣用炭火 不聞藥氣為度取出放冷)
上二味,同研極細,量瘡大小,臨時入膩粉少許,以雞子黃調如膏,攤在瘡上,以緋帛蓋。

治發(fā)背癰疽已潰未潰。豉餅灸方


上一味,研細,入水和熟如泥,量腫大小捻餅子,濃三分,蓋于腫上,當頂已有孔穴,勿復痛,治發(fā)背已結成膿。栝蔞涂方

生栝蔞根
上一味細銼,搗研如糊涂之,日三五度,即瘥。

治發(fā)背瘡癰疽。桃花汁方

桃花(不拘多少)
上一味,于平旦承露采取,以釅醋研絞,去滓取汁,涂敷瘡上,有蟲即出,無花但桃葉亦得,以臘月豬脂和涂,亦佳。

治發(fā)背瘡jfsoft.net.cn腫方

白面
上一味,取泥拌和,圍腫四畔,令童子七人尿圍中浸腫處即瘥。

又方

新馬糞
上一味,濃涂腫上,干即易之,亦療發(fā)乳。

又方

母草
上一味,爛搗絞汁三合服之,滓敷瘡上,熱即易之。

治發(fā)背。乳香貼方

乳香(研) 黃蠟(好者)
上二味,等分,同入銚子熔化,瀉入水內,斟酌瘡大小取劑,再于火上熔化,攤于帛上或紙上貼之,不住以手按令著肉,為此藥易干故也。一日三易,腫消痛止,如已有頭欲破者,亦治發(fā)背。麥餅方

大麥(炒熟九兩) 甘草(生用三兩)
上二味,同為末用,加酥少許和勻,微有酥氣,仍以百沸湯拌和作餅劑,方圓大小,如瘡腫大,熱敷之,以油單并故紙密裹,勿令通風,冷即換之,常須吃黃 米粥甚妙。

治發(fā)背赤 疼痛。硝石拓方

硝石(五兩)
上一味,用湯一斗浸硝待冷,取故青布兩片,更互浸拓,日三五度。

治發(fā)背神效。薜荔散方

薜荔葉
上一味,不拘多少陰干,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五七沸溫服,更用葉煎湯,洗瘡甚妙。

又方

茄種甘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立瘥。

又方

糯米不拘多少,炒熟細研,以井華水調涂四面,干即易之。

又方

芙蓉葉自落者,經霜然后收之,碾末淡醋調于掌上,如青苔色為妙,絹帛涂貼瘡上。

治諸發(fā)背腦疽,及一切惡瘡,先須用托里藥,使毒瓦斯皆出,然后用藥上敷,粗工不知,便以服大黃甘草等藥,疏轉臟腑,導其毒瓦斯,次以敷藥消之,治發(fā)背內潰,及諸惡毒沖心嘔痛。

托里乳香(通明者一兩用水外浸以乳缽研細) 真綠豆粉(研四兩)
上二味合研極細,每服一錢匕,新水調下,水不可多,要藥在胸膈上也,次用一醉膏。

一醉膏方

沒藥(研一分) 栝簍(大者去皮一枚) 甘草(生為粗末半兩)
上三味,用無灰酒三升,熬至一升,去滓放溫,作一服飲之,如一飲不盡,分二三盞,連續(xù)飲盡,次用紫雪膏敷之,以收其暈。

紫雪膏方

蜀椒(四十九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為末) 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雙仁研) 清麻油(一兩)酒蠟(白者半兩)
上四味,先將清麻油并酒蠟,于銚子內煎令勻沸,次下蜀椒杏仁,用柳篦攪令黃赤色成膏,滴在水碗中不散,盛瓷器中,每用以故帛上涂貼,日再易。

治發(fā)背初欲作腫。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梔子仁(一兩) 川生麻(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銼)玄參(一兩)
上六味,搗篩為散,每服四錢匕,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治發(fā)背腫如杏,或如雞子者。沉香散

沉香(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木香(一兩) 川生麻(一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jié)) 川大黃(一兩)
上六味,搗篩為散,每服四錢匕,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治發(fā)背似覺,但是熱腫,令內消。皂莢膏方

皂莢(一梃揀肥長者刮去黑皮及子者) 栗子(一十枚大獨顆者去殼曝干) 桑根白皮(一兩)
上三味,同為細末,用生油調成膏,涂瘡上。

治發(fā)背初欲發(fā)腫,急服此。升麻湯方

升麻(銼) 大黃(銼炒) 黃芩(去黑心) 甘草(炙銼各一兩) 山梔子(去皮一百枚)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溫服,取快利便止。

治發(fā)背癰疽瘡 。乳香膏方

油(二斤) 桑枝 槐枝(各四兩慢火煎令黃熟去;敝笙轮T藥) 蜥蜴(三條) 當歸芎粗皮一兩半中徐徐火藥(研末) 麒
上二十二味,次第煎熬,用文武火再煎前項膏,先下鉛丹蠟,不住手攪,次下諸藥末,候成翹湯治發(fā)背初覺腫,恐不知定處,以濕紙貼之,先干處即是,若病根多,速覓水蛭,令入病處食血,數(shù)易甚良,治一切癰腫,及發(fā)背疼痛不可忍,但未成膿者。犀角丸方

犀角(鎊三兩) 大黃(銼)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一分) 升麻 防風(去叉) 人參當歸(切焙) 黃耆(銼) 梔子仁 甘草(銼) 黃連(去須) 干藍(各一兩) 巴豆(二十一枚去皮心熬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米飲下五丸,取利即愈,覺虛即減丸數(shù)。

治癰疽發(fā)背一切毒腫,宜服,化膿為水。犀角丸方

犀角(鎊三兩) 大黃(銼一兩一分) 巴豆(去皮心膜炒黃研出油三七粒) 升麻 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 黃芩(去黑心) 防風(去叉) 人參 當歸(切焙) 黃耆(銼) 藜蘆山梔
上一十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前服,微利為度治癰疽發(fā)背。虎牙散方

虎牙 干姜(炮) 附子(炮裂去皮臍) 當歸(切焙) 防風(去叉) 王不留行 甘草(炙銼) 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上九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米飲調下。

治發(fā)背癰腫一切惡瘡膏方

烏麻油 鉛丹(研) 黃蠟(各四兩) 熊脂 松脂(各一兩) 水銀 硫黃(研) 芒硝(研各半兩)
上八味,取五月四日早,于凈室中,用銀石器,炭火上微煎,至初五日早,勿令息火,膏成亦良治發(fā)背發(fā)鬢乳癰,及諸毒腫,神方。

黃連(去須) 蛇床子 乳香(別搗各一兩) 杏仁(三七枚去皮尖雙仁炒研) 蔓荊子鹽花(各一撮) 人糞(尖少許)
上七味,搗和作餅子,濃如五錢,粗布攤貼之,每日三四度易,夜亦然,每易時,以甘草湯洗,便撮藥作頭,如已穴及膿水亦貼,肌漸生,膿自出。

治發(fā)背癰疽一切膿腫。還魂丸方

膩粉 水銀 硫黃(各一分同研) 巴豆仁(四十粒)
上四味,將巴豆單復排銚底,以三物按上巴豆令平,以瓷盞蓋之,四面濕紙搭合,勿令氣泄,炭火四向緩燒之,時于水中蘸銚底,少頃又燒又蘸,其盞上底內,滴水一點如大豆,干則以治發(fā)背毒腫紫黑,堅硬疼痛。方

蛇蛻(五寸) 蕓苔子(二兩) 窯中不著水磚末(一升)
上三味,搗羅為末,以釅醋和,細細涂腫痛立定。

治發(fā)背自內出外,熱毒中隔,上下不通,蒸背上虛處,先三五日,癮疹妨悶,積漸成腫,出于皮膚,結聚成膿。三神膏方

麥飯石(色黃白類麥飯曾作磨刀者佳 醋淬十遍為末) 白蘞末(各一兩) 鹿角(三二寸截之不用自脫者凡帶腦骨者即非自脫炭火燒令煙盡為度研為末二兩)
上三味再同研令勻細,取多年米醋,于鐺中煎令魚眼沸起,即下前藥末,調如稀餳,以篦子涂敷腫上,只當瘡頭留一指面大,勿令合,以出熱氣,如未有膿當內消,若已作頭當漸小。

不穴治發(fā)背癰疽,一切瘡熱痛不可忍者。百草霜膏方

百草(霜) 生蠐螬(等分)
上二味,同研細貼之,如冰痛即止。

治發(fā)背初覺腫痛方

赤小豆
上一味,搗羅為末,和豬膽汁涂之,干即易。

治發(fā)背及一切熱瘡腫方

蕓苔(一握)
上一味切,和酥炒熱,敷瘡上,冷即易,日三度。

癰疽發(fā)背發(fā)渴

論曰癰疽煩渴之證,由熱氣熏灼五臟津液不足于內也,蓋營衛(wèi)氣血,腐化為膿血,則津液不得不耗,津液既耗,熱氣復盛,則心神內煩而引飲不止,然或為嘔噦下利者,以五臟虛熱,治諸瘡腫發(fā)渴。托里黃耆湯方

綿黃 (十兩) 甘草(一兩炙)
上二味,并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五七沸,去滓溫熱隨意服,不拘時候。

治癰疽虛熱大渴。地黃湯方

生地黃 芍藥 升麻 木通 甘草(炙) 大黃(銼微炒) 知母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參兩) 前胡(去
上一十五味, 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入竹葉七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如小便利,除木通,大熱加人參,晚再服,以瘥為度。

治癰疽熱盛,口燥發(fā)渴,除熱止渴。黃耆湯方

黃耆栝蔞根 生干地黃(焙) 升麻(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 梔子仁(一兩)芍藥(一兩半) 黃芩(去黑心一兩)
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治發(fā)背癰疽,熱渴悶亂。枸杞湯方

枸杞枝葉(五兩) 石膏(末) 栝蔞根 黃連(去須) 甘草(炙各一兩)
上五味, 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治發(fā)背干嘔吐,此因先患熱渴,飲冷太過,胃寒所致,宜服溫脾平胃。陳粟湯方

粟米(微炒一合) 干姜(炮裂半兩) 甘草(炙四兩)
上三味, 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以瘥為度。

治發(fā)背癰疽發(fā)大渴,口干不可止。凝水石煎方

凝水石 石膏蜜(各半斤)
上三味,先搗二味石藥,羅為末,以水五升,煎令稠,即下蜜,更煎成煎,用瓷合盛,每日空心,取一棗大,含化咽津,日五七服。

治癰疽發(fā)背,四肢虛熱,大渴。竹葉湯方

竹葉(一握凈洗銼煎取汁三盞) 生地黃(二兩) 黃芩(去黑心) 人參 芍藥 知母甘草(炙)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升麻 黃耆 栝蔞根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上一十二味,除竹葉外,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竹葉汁一盞,入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日三服,早晨午時夜臥各一。

治癰疽發(fā)背兼渴。竹葉黃耆湯方

淡竹葉(一握) 黃耆(銼炒) 甘草(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 黃芩(去黑心) 芍藥(各三兩地黃(切焙八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姜一分拍碎,大棗五枚擘破,竹葉七片,煎取八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治諸癰腫,臟腑壅滯,口干腳冷寒熱,頭痛嘔逆不下食,煩渴引飲。麥門冬湯方

生麥門冬(去心焙二兩) 葛根(銼) 蘆根 石膏(碎) 生犀角(鎊) 葳蕤 薺芍藥淡竹葉(切) 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入硝石一錢匕,去滓溫服,不拘時。

癰疽發(fā)背作寒熱

論曰癰疽發(fā)背,病為急切,然五臟 皆在背,發(fā)于何部,宜精詳之,其作也邪毒內鼓,寒熱交攻,氣血壅滯,陰陽相干,故令人身熱而惡寒也,當以療癰疽之法治之。

治癰疽發(fā)背,時作寒熱,疼痛不食。解毒地黃丸方

生干地黃(焙二兩) 黃耆(銼) 栝蔞根 黃芩(去黑心)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桑螵蛸(十五枚銼炒) 大黃(銼炒) 人參 梔子仁 蓯蓉(焙) 前胡(去蘆頭) 升麻芍藥知五枚湯浸去
上一十九味,搗羅十八味為末,入棗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米飲下,日晚再服。

治癰腫初結,頭痛寒熱氣急。木香湯方

木香 藿香葉 沉香 薰陸香 丁香(各一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取滓敷腫上,日二。

治癰疽始作便敗壞,發(fā)寒熱疼痛。羊髓膏方

羊髓 甘草(銼搗各二兩) 胡粉(研) 大黃(銼搗各一兩) 豬脂(半斤)
上五味,先熬脂髓令沸,下甘草大黃,煎候甘草黑色,綿濾去滓,入胡粉,以柳篦攪勻,瓷合盛,每日三五度涂敷瘡上,以瘥為度。

治發(fā)背癰疽,一切瘡腫乳癰,口干腳冷,發(fā)作寒熱,頭痛嘔噦不下食。葛根湯

葛根(銼)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犀角(鎊半兩) 葳蕤 薺 芍藥 甘草(炙銼)蘆根(銼各三分) 石膏(一兩半)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下竹瀝半合,紅雪一分,更煎三兩沸,去滓空心日晚溫服。

治癰疽始作,堅硬皮色紫赤,惡寒壯熱,一二日未成膿者。升麻湯方

升麻 連翹 大黃(銼炒) 生地黃(切焙) 木香(各一兩) 白蘞 玄參(各三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入芒硝末半錢匕,去滓空心溫服,取利為度,未利再服。

治發(fā)背癰疽,一切瘡腫未穴時,攻刺疼痛,或發(fā)寒熱渴躁不食,解毒勻氣。犀角散方

犀角(鎊一分) 人參 大黃(銼炒) 栝蔞實(焙) 甘草(炙銼各半兩) 葛根(銼)赤茯苓(去黑皮) 檳榔(銼) 木香(各三分) 芎 (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晚間粥飲調下,以瘥為度。

治發(fā)背未成膿,身體寒熱。人參散方

人參 當歸(焙) 密陀僧( ) 沒藥(研) 雄黃(研各半兩) 丹砂(研一錢) 栝蔞實(二枚去瓤取皮子生用)
上七味,搗研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用甘草煎湯放溫調下,日三。

治發(fā)背未潰,身體寒熱。黃柏散方

黃柏 煙熏壁土(多年者各二兩)
上二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茅根煎湯調下,仍用生姜汁調藥敷之。

治發(fā)背作寒熱。車螯酒方

車螯(紫色光濃者以黃泥固濟 赤候冷為末取三錢匕) 膩粉(一錢匕) 甘草末(二錢匕)栝蔞實(一枚銼)
上四味,先將前三味和勻,次將栝蔞用酒二盞,煎至一盞,去滓調下前藥三錢匕,取下惡物瘥。

治發(fā)背未潰,身體寒熱。苦茄散方

苦茄種 甘草(炙各一兩)
上二味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甘草湯調下。

治熱毒癰腫血不散,初覺憎寒干渴,四肢煩悶,能令速消。柴胡煎方

柴胡(去苗一兩) 知母(焙一兩) 木通(一兩半) 淡竹葉(一百片) 瞿麥穗(一兩) 連翹(一兩) 防己(二兩) 大黃(生二兩細銼) 生麥門冬(汁三合湯成下) 生汁(三合湯成下)
上一十一味,先將八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甜硝令散,次入麥門冬藕汁等,共分為八服,空腹兩服,以溏利為度,余藥食后緩緩服之。

治癰疽發(fā)腦發(fā)背,腫 寒熱疼痛。忍冬飲方

忍冬嫩苗一握(葉尖圓蔓生莖葉皆有毛生田野籬落間多有之兩葉對生春夏新葉稍尖而色嫩綠柔數(shù)日變似薜荔
上二味,爛研忍冬同甘草,入酒一升半,沙瓶中塞口,煮兩食頃溫服,一日服盡,若倉卒求不獲,只用干葉為散,每服三方寸匕,甘草方寸匕,酒煮服之亦可,但不及生者耳。

發(fā)背潰后

論曰發(fā)背已潰,毒瓦斯外泄,或有逆證難治者,蓋以腑臟之傷也,有白睛青黑而眼小,服藥而嘔,腹痛渴甚,膊項中不便,音嘶色敗者,是為五逆,其余熱渴,利嘔,與膿潰不愈,皆以治發(fā)背已潰,去膿汁,理虛勞。內補黃耆湯方

黃耆(細銼) 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 熟干地黃(焙) 人參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銼各三分) 當歸(銼焙) 芍藥 芎 桂(去粗皮) 遠志(去心各半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姜半分拍碎,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治發(fā)背癰疽已潰,排膿生肉。當歸散方

當歸(銼焙) 桂(去粗皮) 人參 防風(去叉各一兩) 芎 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甘草(炙銼) 白芷 桔梗(銼炒各半兩)
上九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晚再服。

治發(fā)背已潰,痢下不住。白石脂湯方

白石脂(炮) 龍骨(炮各一兩) 當歸(銼焙) 桔梗(銼炒各半兩) 女萎 白頭翁(各一分) 黃連(去須半兩) 干姜(炮裂) 甘草(炙銼各三分)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日午晚后各一服。

灸發(fā)背后服。大黃湯方

大黃 樸硝各三錢
上二味,粗搗篩,水一盞,濃煎熱服,即瀉出毒瓦斯。

治發(fā)背先穿破,出膿水不住,傷外風冷毒 痛。淋洗當歸湯方

當歸(銼焙) 甘草(炙銼) 芍藥 葛根(銼) 細辛(去苗葉) 黃柏(去粗皮) 麻黃(去根節(jié)) 苦參 白芷 桂(去粗皮) 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 防風(去叉各一分)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以水六升,煎取三升,濾去滓,溫洗瘡上日再。

治發(fā)背癰疽已潰,積毒惡肉未去。豬蹄湯淋洗方

豬蹄(一只) 黃耆 黃連(去須) 芍藥 黃芩(去黑心各一分) 野狼牙根 薔薇根(各半兩)
上七味銼碎,先以水煮豬蹄令熟,取汁五升,下藥煎至三升,去滓放溫,淋洗瘡,候水冷,即貼蓯蓉膏,痛不止,加當歸半兩,甘草半兩,和煎洗瘡。

治發(fā)背癰疽已潰不生肉,暖肌干瘡。蓯蓉膏方

肉蓯蓉(去皴皮) 半夏(生銼) 熟干地黃(各一兩) 當歸 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細辛(去苗葉) 烏喙(去皮) 蛇銜草 白芷 甘草 桂(去粗皮各半兩) 薤白(七莖) 豬脂(二斤)
上一十三味,除豬脂外,銼碎,以醋半升,拌藥一宿,先熬脂令沸,次下諸藥,煎候白芷赤黑色,漉出綿濾,瓷合盛,取涂瘡上,日三次立效。

治發(fā)背潰后,毒瓦斯未散,膿不絕。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二兩燒灰) 亂發(fā)灰(一兩) 蛇皮灰(三分) 赤小豆(二兩炒熟) 川大黃(三兩半銼研微炒) 玄參(一兩半) 子芩(二兩半) 川芒硝(三兩半)
上八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煎黃耆湯調下,不計時候。

治發(fā)背潰后,膿水不絕。托里生肌散

川芎(二兩) 黃耆(二兩銼) 白芷(半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人參(半兩去蘆頭) 丁香(半兩) 當歸(一兩)
上八味,搗篩為散,每服二錢匕,粥飲調下。

治癰腫發(fā)背惡瘡生肌后,用力勞動,努傷出血不止。麒麟竭散方

麒麟竭(半兩) 黃連(三分) 檳榔(半兩) 黃柏(半兩銼) 白芨(半兩) 訶黎勒皮(一分)
上六味,搗羅為細散,雞子白調涂瘡口上,以白薄紙貼之,藥干即換,忌用力勞動。

治癰疽發(fā)背瘡腫,或已潰,或未潰。連翹飲方

連翹 山梔子仁 黃耆(銼炒) 防風(去叉) 升麻 羊角(鎊) 漏蘆(去蘆頭)甘草(炙銼) 大黃(銼炒) 枸杞根皮(各一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拌令勻,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發(fā)背發(fā)腦疼痛侵潰。黑錫煎方

黑錫一斤,先熔令浮,乘熱研成泥,以無灰酒一斗,煎錫至三升,瓷瓶中盛,每服一盞,調生甘草末二錢匕,日三服,甚者五七遍瘥。
點擊查看:<<圣濟總錄>>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