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傷食
    

古今醫(yī)鑒:傷食

脈氣口脈緊盛為傷食。食不消化,浮滑而疾。經(jīng)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又曰∶氣口脈大于人迎三倍,食傷太陰。蓋飲食填塞胸中,太陽之分野,肝木之氣,郁而不伸,故必吐以達之,然傷有輕重,必甚而至于兩手尺脈絕無者,乃用瓜蒂散吐之。不則或以指,…

氣口脈緊盛為傷食。食不消化,浮滑而疾。經(jīng)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又曰∶氣口脈大于人迎三倍,食傷太陰。蓋飲食填塞胸中,太陽之分野,肝木之氣,郁而不伸,故必吐以達之,然傷有輕重,必甚而至于兩手尺脈絕無者,乃用瓜蒂散吐之。不則或以指,或以鵝翎蘸桐油膽礬探吐之,免致夭枉之患也。

病源曰∶宿食不消,由臟腑虛弱,寒氣在于脾胃之間,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氣既弱,故不能磨之,則經(jīng)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脹氣急,胸膈痞塞,咽酸噫氣,如敗卵臭。時復憎寒壯熱,或頭痛如瘧狀,皆其癥也。凡傷食必惡食,胸中有物,宜用消導之劑。若傷食挾外感者,不可專攻其食,用行氣香蘇散,兼而治之。

飲者,無形之氣。傷之,則宜發(fā)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也。五苓散、葛花解酲湯、生、半夏枳實、白jfsoft.net.cn/job/術之類是也。食者,有形之物。傷之則宜損其谷,其次莫如消導。重者,宜吐。宜下,枳術丸、保和丸、備急丹之類,量輕重擇用。

行氣香蘇散(三山陳氏方)〔批〕(按此方治內傷、外感、七情、四氣,和解表里之劑)

治內傷生冷濃味、堅硬之物,胸腹脹滿疼痛,及外感風寒濕氣,發(fā)熱惡寒,遍身酸痛,七情氣逆,嘔吐泄瀉,飲食不下等癥。

紫蘇(一錢) 柴胡(八分) 陳皮(八分) 香附(醋炒,一錢) 烏藥(八分) 川芎(八分) 羌活(八分) 枳殼(八分) 蒼術(八分) 麻黃(一錢) 甘草(三分)

上銼生姜三片,水煎溫服。外感風寒,加蔥白三根;內傷飲食,加神曲、山楂各一錢。

消滯丸 消酒消食,消痰消氣,消痞消脹,消腫消痛,消積聚,消 瘕。此藥消而不見,響而不動,藥本尋常,功效甚妙。

黑牽牛(頭末,二兩) 香附(炒,一兩) 靈脂(一兩)

上共末,醋糊丸如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

寬中丸 治一切飲食不消,腹脹發(fā)熱之癥。

山楂(蒸過,去核,曝干)

上為末,每服五錢,米湯調下。

利氣丸(方見氣門)〔批〕(按此方消導積熱之劑)

備急丸 治胃中停滯寒冷之物,及諸心腹卒痛。

jfsoft.net.cn/yaoshi/干姜 巴豆(去油,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水送下,量虛實加減丸數(shù)。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痛如刀刺,氣急口噤,尸厥卒死者,以熱酒灌下;蚩卩洌阅景魮纹鹧狸P,令下咽,須臾瘥,未瘥,更與三丸,以腹中鳴轉,即吐下便愈。若口噤,須折齒灌之,令人為妙。忌豬肉、冷水、肥膩之物。

化滯丸〔批〕(按此方通利冷積之劑) 理一切氣,化一切積。奪造化有通塞之功,調陰陽有補瀉之妙。久堅沉涸,磨之自消;暴積乍留,導之自去。

木香(二錢) 丁香(二錢) 青皮(二錢) 陳皮(二錢) 黃連(二錢) 半夏(為末,姜汁和餅,陰干,二錢) 三棱(五錢,火煨) 蓬術(五錢,火煨)

以上八味俱為末。

巴豆(六錢,去心膜,以瓦器盛醋,浸一宿,熬至醋干,研)

烏梅(五錢,取肉焙干為末,用水醋熬膏,調前藥為丸)

烏梅膏和丸黍大,每服五丸,或七丸至十丸,量虛實用。欲通則用熱湯。欲止則用冷水。常服磨積,不欲通泄,津液咽下,或空心陳皮湯下。停食飽悶,枳殼湯下。但有所積之物,取本汁飲下。因食吐不止,津液下。小腸氣痛,茴香酒下。食瀉不休,及霍亂吐瀉,新汲水下。赤痢,冷甘草湯下。白痢,冷干姜湯下。心痛,菖蒲湯下。諸氣痛,生姜陳皮湯下。若欲宣通,滾姜湯下,仍加丸子。未利再服,利多飲冷水一口即止。

婦人血氣痛,當歸酒下,有孕不宜服。小兒量歲數(shù)加減用。疳積常服,不拘時候,米飲下三、五丸。

保和丸 消痰利氣,扶脾胃,進飲食。一切飲食所傷,胸膈滿悶不安;或腹中有食不化;或積聚痞塊,多服日漸消散,大有效驗。

白術(五兩) 陳皮(洗,三兩) 半夏(泡,三兩) 茯苓(三兩) 神曲(三兩,炒)山楂肉(三兩) 連翹(二兩) 香附(醋炒,二兩) 濃樸(姜炒,二兩) 蘿卜子(二兩)枳實(炒,一兩) 麥芽(炒,一兩) 黃連(姜炒,一兩) 黃芩(酒炒,二兩)

上為末,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食后茶清送下。

理氣健脾丸(高碩尹傳)

白術(土炒,六兩) 歸身(酒洗,六兩) 陳皮(洗,三兩) 白茯苓(三兩) 黃連姜炒,二兩) 香附(醋炒,二兩) 枳實(麩炒,二兩) 桔梗(一兩五錢) 山楂(去核,二兩) 半夏(姜炒,二兩) 神曲(炒,二兩) 木香(五錢)

上末,荷葉煮飯為丸,梧子大。每用百丸,白湯下。

三補枳術丸〔批〕(按此方半消半補,平和之劑) 化痰清熱。健胃補脾,消食順氣。

白術(土炒,二兩) 陳皮(去白,一兩) 枳實(麩炒,一兩) 黃連(姜炒,五錢)黃芩(酒炒,五錢) 黃柏(鹽炒,一兩) 貝母(去心,八錢) 白茯苓(五錢) 神曲(炒,五錢) 山楂(去核,五錢) 麥芽(炒,三錢) 香附(醋炒,五錢) 砂仁(一錢) 桔梗(二錢) 連翹(二錢) 甘草(炙,三錢)

上末,荷葉煮飯為丸,如桐子大。每百丸,姜湯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