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創(chuàng)】親身實踐直接灸法
作 者: xueyemanbu000
發(fā)表時間:2006/8/6 09:52
文章來源: 民間中醫(yī)網(wǎng)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民間中醫(yī)網(wǎng)http://www。med126。com/ =========================================
余自幼稟賦弱,經(jīng)常的
腹瀉和
感冒,印象中,小時候幾乎天天服用“大力克”(好像是一種磺胺藥物)糖漿,無論是感冒
咳嗽還是拉肚子。厲害的時候還經(jīng)常的打針。長大以后身體狀況稍好,但是不耐勞作,常覺氣短頭眩,稍食寒涼即瀉肚,稍有受寒即感冒,雖不發(fā)燒但是纏綿難愈。稍有勞心即
失眠,時時感覺精力欠佳。自從學中醫(yī)以后懂得一點保養(yǎng)之道,但是仍飽受體虛之苦。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民間中醫(yī)論壇看到各位老師的關于艾灸的帖子決定親身一試艾灸的療效,于是自己曬
艾葉,將艾葉粉碎、過篩,取得
艾絨斤余自己開始治療。筆者是從去年的冬月開始的,首先在足三里施灸,直接化膿灸法,手捻艾柱如豆粒大小,每次施灸3-20壯。3天以后感覺精神體力改善,飲食知香味,睡眠也改善很多,白天精力較前充足。后來又在關元、氣海、陰交、中脘、三陰交等穴施灸。(由于自己施灸,所以腰背部穴位無法施治)大半年來基本上沒有間斷。筆者最大的感受是自從施灸以后再也沒有感冒發(fā)生,而且精神體力勝過往昔,睡眠好了,白天精神和心情也好了。
對于每個穴位的具體效用各個穴位又有不同。筆者體會如下:足三里,重在補氣,而且對五臟六腑之氣皆能調補,這點與中脘穴有別,(中脘穴重在調補脾胃之氣偏于固守中焦,而足三里有除了補氣還有降氣的作用,這點我曾經(jīng)在一例哮喘病人得到驗證,足三里可以雙向調理大小便,特別是大便的變化,而腹部穴位如關元和中腕天樞等穴則偏于固氣固攝。中脘可以調補三焦氣血,筆者感覺對肥胖和氣虛、痰濕型的血壓異常效果確切,高者可降,低者可升。關元一穴則重在回元氣、固元氣、補元氣。凡是真元虧損、后天斫喪,脾陽久虛、二便失常、慢性病、老年病,皆有良效,最適于重灸,常灸。
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學習,筆者現(xiàn)在遵循下列施灸方法;即每次取2-3穴位,先灸腹部穴位,再灸下肢穴位,穴位組合一般是中脘+足三里,或是氣海+足三里,或是關元+足三里,或是關元+三陰交,下肢的穴位只取單側即可。每個穴位直接灸3-20壯。大半年的艾灸實踐證實了寶貴傳統(tǒng)醫(yī)學療法的神奇功效,后來在幾個病人身上也再次證明。
筆者曾單純應用直接灸法治療幾例病例;一例慢性乙肝,一例慢性腸炎,一例哮喘,一例腰椎鍵盤脫出,一例
高血壓頸椎病兼中風前兆的病例,待有時間再寫出來。
慢性乙肝
崔某,男,42,農民。患乙肝多年,經(jīng)常服用西藥,病情時好時壞;颊呙姘禑o華,氣短聲低,有萎靡之態(tài)。自言稍有重體力活即感乏力心慌欲
嘔吐,右脅下滿悶不適,脈息左手滑數(shù)無力,右手虛大按之如蔥葉。飲食尚可,小便黃。仰臥時腹癟虛軟,按之無脹痛不適。余先后給予升陽
益胃湯加味、
補中益氣湯加味、
茵陳術附湯加味、
附子理中加味、炙
甘草湯等方劑施治病情漸趨好轉,其后為其經(jīng)濟因素考慮而勸其針灸治療,允。首先于背部膏肓俞(雙)+至陽+足三里(單側),直接灸法,每穴7——9壯。10天后各穴化膿,乃于竅陰、內庭
三棱針刺血,以散郁火、通經(jīng)氣。改穴:肝俞(雙)+足三里(單)10天后化膿,再與趾尖刺血。再改穴:脾俞(雙)+足三里,10天后與隱白內庭等穴放血。改腹部穴位,中脘+足三里,每穴9——20壯。連續(xù)施灸半月,后于指尖放血少許,改穴:關元+足三里,每穴9——20壯。半月后與趾尖放血少許。該患者自施灸3天以后感覺精神體力改善,飲食增加,可喜者其心情開朗,喜笑形與面部。施灸以來各種病痛感覺逐步消失,面色紅潤有了光澤,腹部已非昔日之癟瘦,患者自言“以前感覺肚子空虛。吸氣時氣到不了肚子里。現(xiàn)在感覺有底氣了”。并體重增加15斤,自言現(xiàn)在的體質勝于10年之前,未灸之前患者對艾灸治療此病尚有疑慮,現(xiàn)在始信服,并驚嘆傳統(tǒng)艾灸的神奇療效。余勸其常灸中脘、關元、三里等穴以鞏固療效改善體質。
高血壓頸椎病兼中風前兆
余舅父,男,60,高血壓,頸椎腰椎骨質增生多年,腦部CT頸椎X光片顯示椎動脈供血不足。斷續(xù)服用卡托普力、
丹參片、布羅芬、西比靈等藥物仍舊時常
眩暈頭痛頭脹,血壓時高時低。余曾勸其艾灸以調理,其置之以腦后。月余之前忽感覺左側手足麻木有中風之兆,懼而詢余,乃為之針灸。首次,先于左手少商、老商、中沖、少澤、少沖點刺放血,左足井穴亦予放血。刺合谷、太沖得氣后行針片刻,不留針。然后直接灸關元、足三里(健側)各5——7壯。初起壯如
綠豆,漸至
黑豆大小,手捻至緊硬然后放置于穴位施灸。第一次施灸完畢即感覺頭腦清爽,脹悶感大差,甚喜。余勸其停服所有西藥,單純針灸施治即可。如此針灸一周,期間或刺風池、風俯、風市、陽陵泉、絕骨、太溪等穴以疏通經(jīng)氣,并教其閑暇時自己推拿頭頸部。如此一周以后手部麻木消失,足麻十去其八,頭痛眩暈未作。并精神體力見長。改為患側足三里施灸,每穴9——20壯。連續(xù)施灸一月,各癥消失,飲食二便睡眠均佳,并言多年之
痔疾亦不知何時消失無蹤。
灸天樞愈腸炎
今天的一個病人,為余之忘年之交,男,55歲。午后彎腰捧腹而來,自言午時食冰糕一枚,遂
腹痛泄瀉,頃刻10余次。痛則入廁,所瀉皆清水。不渴而惡寒,身出冷汗。余曰:俱痛否?答曰:但能速去痛泄。余乃為之灸天雙側天樞穴。初起捻艾如苡米,后如黑豆大小。灸至3壯腸鳴腹痛漸減,灸至10壯,冷汗收,腹痛止,又灸10壯,腹痛泄瀉愈。余勸其杜絕生冷,以護陽氣。
鼻淵一例
余一友,男,38,體豐氣壯,素喜酒肉辛辣之物。感冒半月余未愈,以“鼻炎”問治于余。觀其面紅聲重,自言鼻塞不通,前額、山根等部位脹悶疼痛,不聞香臭,頭昏重,出黃粘膿涕則悶通稍減。曾服先鋒等西藥未效,在頸部貼”**神貼“亦未覺明顯效果。筆者曰可試以針灸。乃先于雙側少商、老商及上星等穴放血,再刺合谷、風池,頓覺鼻塞頭悶通大減,繼于大椎一穴灸15壯。灸畢通身汗出,頭悶昏重頓消,如臨暑月之涼風,身爽神清。如此針灸一周各癥俱除。余教其戒醇酒厚味,以后如有感冒及時服用中藥或施以針灸之法,莫相信廣告之“某某神藥”欺人之語。
小病也易灸(感冒一例)
患者女,36歲,感冒5天余,頭痛鼻塞,咽喉腫痛,腮下瘰礪腫疼,頸項僵痛,予少商商陽點次出血,毫針刺合谷、大椎得氣后出針,然后艾灸大椎7壯,施術完畢所有癥狀減輕,身有微汗出,頭項亦緩。第二天刺另一側少商商陽,列缺,艾灸大椎7壯。如此施術3天諸證消失。
哮喘一例
一女病人38歲,患哮喘多年,時發(fā)時休,多因感冒、著涼、氣惱、勞累而引起發(fā)作發(fā)則喉胸憋悶,汗出,張口抬肩,時常服用西藥以做暫時的緩解,曾服用中藥半年余效果也不如意。勸其試以針灸之法,彼應之。先于點刺雙側少商、大椎。隨后艾灸肺俞、腎俞、足三里各7壯。灸治一次喘哮減輕,一周以后各癥大減,飲食加,睡眠改善,并感覺體力精神均見長,2周以后諸證基本消失,施灸以后未有感冒發(fā)生,且面色紅潤,一改昔日之灰暗無華,各穴均已化膿。囑其停灸半月后繼續(xù)施灸。注:本例患者開始時曾擬訂取穴肺俞、關元、足三里。因患者為女性,為之于小腹施灸頗有不便,筆者又無助手,乃行權宜之計以腎俞代關元,效果卻也滿意。此次施灸完畢筆者教其自行隔
姜灸關元穴以鞏固療效。其后患者并未來診。一日見于街頭訊其病情,言自從施灸后未有大的發(fā)作,身體各方面勝于以前,因家事等諸多不便故未能堅持灸療。筆者勸其淡滋味節(jié)飲食,并堅持于關元、足三里施隔姜灸,莫棄前功!
艾灸不興的原因
本人揣測,艾灸療法不能盛行的原因大致如下:
1、灸療的操作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需要一定的臨床經(jīng)驗積累,其辨證、取穴、施術需要堅實的傳統(tǒng)醫(yī)學基礎知識做后盾。而這一點往往被一些醫(yī)者和病人所忽略。認為針灸不過是扎一下針,灼一下皮膚而已。從基礎到臨床操作均予以輕視。如此而導致了療效的降低,病人也失去了對針灸的信任。
2、直接灸的疼痛反應,很多的頑癥痼疾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施灸并且需要直接化膿灸法。而直接灸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燒
灼痛。有的患者在施術完畢以后尚有數(shù)小時的局部疼痛或全身的不適。加之在化膿以后局部的炎癥刺激帶來的不適,會給病患造成生活和工作上的影響。如此便致使一部分病人對灸療望而怯步,非確實親身收益于艾灸者則難以接受。
3、溫和灸有時也會取得滿意的療效,但其整體的效果則遜于直接灸法。并且溫和灸施術時間長,醫(yī)者和病患都容易疲勞。同時,艾條燃燒會產生的大量煙霧,雖未見危害,但是亦未被一些現(xiàn)代家庭所不能接受。
4、針灸之術成本投入極少,雖然費時費力但是卻難以對病人收費。出于對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致使不少醫(yī)者疏于研習針灸之法
除此以外尚有一等愚民和西醫(yī)受所謂“現(xiàn)代科學”的影響。
盲目追求新潮、崇洋媚外,并不接受寶貴的傳統(tǒng)文化科學,而甘愿以身試毒,更有死于西醫(yī)屠刀之下而終不悔者!
-----------
標題: 一則實用的小經(jīng)驗:刺四縫愈泄瀉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7/7/15 09:14 近日,余一友之二歲幼子患泄瀉,初起尚可成型,繼則溏瀉如注,兼之腹脹,嘔吐,食不得入,加之
發(fā)熱,一二日即疲弱目陷。此子素來難以用藥,乃以
慶大霉素口服,未效。欲行輸液,商之于余,乃以三棱針點刺雙手四縫穴,針刺一次泄瀉嘔吐即止。
注:四縫穴余常用于小兒
疳積、消化不良、急慢性泄瀉的治療,效果滿意。方法:三棱針點刺四縫處血管每處手指穴位擠出血液2-3滴,或擠出粘液少許。急性泄瀉一般1-2次即愈。慢性泄瀉每隔2-3天點刺一次,或可配合藥物、溫和灸、捏脊等。
--------------------------------------------------------------------------------
標題: 痔瘡經(jīng)驗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7/7/16 08:45 一司機朋友久為痔瘡所困,發(fā)則
便血腫痛,每食辛辣醇酒即發(fā),又不能戒口欲,甚為窘迫。服西藥無數(shù)不得見效,問于余,乃勸其施行艾灸法。即與陶道、腎俞以下腰骶部阿是穴施以直接化膿灸,又與足部隱白、歷兌等經(jīng)穴刺血。一次即效一周后痔疾消失。勸其戒口欲并不定時艾灸足三里。
注:陶道、長強二穴為前人灸治痔瘡之經(jīng)驗穴,療效可靠。施灸時先灸陶道,再在腎俞至長強穴一帶腰骶部位尋找反映點,如無反映點可在大腸俞或長強穴任一穴位施灸即可。
--------------------------------------------------------------------------------
標題: 針藥并施速愈乳壅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7/7/25 09:17 數(shù)月前,一同學之妻產后半月忽雙乳腫痛伴惡寒發(fā)熱,輸液2天未效詢于余。于往觀之,雙乳紅腫漲硬,手不得近,哺乳疼痛,伴陣陣發(fā)冷,嘔惡,其友人勸其速去醫(yī)院手術。渴不多飲,觀其舌苔白,脈弦緩,大便干燥。問起可否接受湯藥及針刺?曰;但能速去苦楚,小兒尚待哺乳。乃以三棱針速刺乳房屈曲之筋脈二三十處出惡血半碗許,患者頓覺痛漲減輕。再與手足井穴點刺疏導。并開方藥;
柴胡、留行子、
瓜蔞各8錢,
黃芩、
半夏、
黨參、甘草各3錢,
通草、
羌活各2錢,
生姜7片
大棗7枚。煎好兌入老酒半杯熱飲。如此針藥并施2日乳壅之癥痛止?jié)q消,欣喜告謝。
--------------------------------------------------------------------------------
標題: 腰突一例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7/9/4 14:15 劉xx,女,30,患腰腿疼痛俯仰不利半月,服藥少效。觀其形氣尚可,舌瘦紅,腰部大腸俞周圍壓疼,右側為甚,牽引右胯、腿皆屈身不便。小便可,大變干燥,有少許黃帶。眠少夢多。脈細無力,略數(shù)。先予針刺左側養(yǎng)老得氣出針,再刺手三里得氣后行針,并囑慢慢活動腰部,做屈身動作。片刻后疼痛漸減,可以俯仰。隨后在疼痛最明顯的大腸俞和次髎以三棱針各點刺數(shù)針,并閃火拔罐15分鐘,擦凈惡血。再與雙側委中穴周圍之淤紫血脈點刺數(shù)針,放出淤黑穴半杯余。施術完畢頓覺腰部輕松如釋重負。并開藥如下;
當歸、
白芍、
生地、寄生各30,
牛膝、
木瓜、丹參各20,
丹皮、
川斷、
桑枝、甘草各10。湯藥每日一劑,針刺隔日一次。共施治10余次,服藥20余劑后腰腿輕松有力,疼痛全無。囑每日服用刺
五加片及
阿膠少許以鞏固療效。后隨訪未有復發(fā)。
-----------
標題: 頑固痛經(jīng)一例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9/1/7 11:45 患者,女,45,痛經(jīng)十年余。每至經(jīng)前臍下及少腹疼痛難忍,需臥床,至經(jīng)行后一二天漸差,小腹略有脹滿。腰髖及雙下肢發(fā)涼。觀其面色淡白無華,飲食二遍正常,舌淡紅略瘦。六脈細弱,左略弦。
患者正值經(jīng)前,先于關元穴艾條溫和灸一小時。疼痛感減輕,腰腹均感輕松。于至陰穴點刺、委中穴瘀絡點刺放出黑血。首次的治療結束,又給開了內服的當歸
四逆湯合
人參養(yǎng)榮湯加減的方藥。叫其明天復診。
--------------------------------------------------------------------------------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9/1/7 11:46 復診
這次經(jīng)行疼痛未再加重,患者面帶悅色。在按壓患者腰骶部的時候再次髎穴處疼痛很重很明顯,于是在此處點刺后拔火罐,不到一刻拔出黑血四十多毫升。起罐以后腰骶部痛楚感頓釋。叫其回去以后自己艾條熏灸關元穴。如此,內服藥配合艾灸關元等穴,至下次行經(jīng)只有輕微小腹疼痛感。叫其停藥靜養(yǎng)。
--------------------------------------------------------------------------------
標題: 本例痛經(jīng)患者最后服用的湯藥及拔罐的圖片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9/1/7 11:56 紅參2錢
黃芪6錢
云苓3錢
龍眼肉3錢
細辛2錢
白術3錢 附片3錢 當歸8錢
桂枝5錢 白芍4錢
吳萸3錢 甘草2錢
生姜5錢 大棗7枚
-----------
標題: 膝關節(jié)疼痛一例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9/1/7 15:21 男33歲,雙膝關節(jié)疼痛年余,在醫(yī)院確診為股骨頭壞死。四處求醫(yī)服藥無效;颊呙婕t體胖,在政府部門工作,酒色不斷,自覺心疲力萃。現(xiàn)在疼痛難以上樓,站立10分鐘則必須坐下休息。左腿疼痛嚴重,開車自如但是上車以后必須把腿搬到離合器上。平時步行走路左腿只能太高10厘米。觀其神情煩悶,自述醫(yī)院確診股骨頭壞死為何腰髖毫沒感覺而雙膝疼痛如此嚴重。脈象雙手沉緊滑。告知此病為酒色痰火過渡所致,需要針藥配合治療,尤需要寧心靜養(yǎng)、戒酒色肥厚;颊咭笙柔樉闹委熆茨芊窬徑怆p膝之疼痛沉困。
觀其雙膝并無腫脹寒涼,膝關節(jié)周圍按壓疼痛,在血海、梁丘、三里、委中,等穴位周圍的瘀滯血絡點刺并拔罐。起針罐后患者自覺雙膝疼痛減輕,試走果覺雙膝輕松。因忙于工作未能艾灸,乃約其3日后再行治療
復診
疼痛未再加重,上樓疼痛感大減。觀其膝周瘀絡不多,乃與足三里予粗毫針針刺并行艾條溫灸半小時。在背部按壓時發(fā)現(xiàn)身柱穴處獨有壓痛,整個腰背別處毫無壓痛感。防下病上取之意,在身柱穴周圍點刺拔罐后予以艾條熏灸半小時許。治療完畢,患者覺病又減輕。
在患者臨行時告知此方法皆是治標之法,切需寧心節(jié)欲慎酒色。患者言做不到,余笑而不語,知其病不能愈也。
--------------------------------------------------------------------------------
標題: 百會穴溫和灸應用(學習周楣聲先生方法)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9/1/8 13:21
1、溫灸百會醒腦開竅一例張女,79歲,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時許。觀其脈弱息微昏倒在地,口中尚有嘔吐食物。乃速刺素髎內關等穴,未及刻許患者長嘆一息睜開眼睛。因其素有中風舊疾,乃囑其服用益氣血祛風之劑。
未及半月,患者再次中風昏倒,嘔吐狼藉,口開聲鼾,四肢不收,脈細微數(shù),尚無尿遺汗出。此乃中風入藏欲脫之證。仍刺水溝、風府、內關等穴,刻許未能清醒。乃教其家屬用艾條熏灸百會穴,每次連續(xù)灸完一只艾條(大約2小時)。明日,患者清醒,可進食少許,然不能言語。予針藥調理。
2、溫灸百會升陽明目一例男,70,三年前自覺右眼前飛蚊,時時用手抓之。后漸覺蚊蠅黑影加重,半年前右目黑影遮目而完全失明。后經(jīng)眼科醫(yī)院確診為
玻璃體積血,勸其手術,但不能保證術后完全康復。欲試行針灸之法。觀其目無變化,只是右眼黑影一片不能辨物,此內障青盲之證。告之,針灸對此證有效,但不能速效。先行針刺太陽、神庭、百會、光明等穴以通經(jīng)氣,后于大椎、膈腧等穴刺血拔罐以通陽活血。然后艾條熏灸百會穴,每天連續(xù)一小時。施灸時患者自覺一股熱流自百會穴處沖貫腦內并下行至軀體四肢。施灸三天,患者覺眼內清潤,閉目時眼內時有白光出現(xiàn)。以前每至午后傍晚則感覺頭暈目累,現(xiàn)在已經(jīng)減輕。余告之此乃陽氣升騰欲化陰霾之兆。一周后,眼內光亮感愈見增多,自覺眼內黑影似欲活動。半月后感覺黑影活動,四周漸有縮小,黑影周邊略有光感。約在持續(xù)施灸后20余天時,患者突然喜悅來告“昨晚病目突然看到了天上的星星,并非幻覺。”月余后患者可以看到電燈和自己手指。大勢扭轉,暫停艾灸百會,改直接灸關元及足三里以顧護元氣,以待下一輪治療。
--------------------------------------------------------------------------------
標題: 溫針灸治療感冒方法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9/1/21 10:03 某,女,50,受寒2天,無汗惡寒,頭身疼痛,鼻塞聲重,項強不適。要求針灸治療。檢查在頸部大椎、風門部位有壓痛。遂用毫針針刺大椎得氣后留針,艾條點燃熏烤大椎、風門區(qū)域30分鐘。再與針刺合谷得氣留針后艾條熏灸30分鐘。針灸完畢患者惡寒消失,頭身溫暖,有微汗出,鼻塞減輕。明日復診再與上法施治一次,感冒痊愈。
--------------------------------------------------------------------------------
標題: 針灸治療腮腺炎轉腦炎一例
作者: xueyemanbu000
時間: 2009/1/21 16:25 某女,10歲,惡寒發(fā)熱,左側耳下漫腫疼痛,一天后右側耳下亦腫痛,難以張口,口渴不欲飲水,頸項僵硬,時時泛惡,飲水即吐,頭痛身熱不揚,體溫39℃,煩躁欲寐。患者拒絕服藥,予以針灸治療。先于少商、老商、少沖、少澤、神庭、耳尖等穴以三棱針點刺,再與大椎及其上下左右各一寸處點刺后拔火罐,出血15毫升左右。起罐后用艾條熏烤大椎區(qū)域約40分鐘。經(jīng)施治后頭痛漸減,略有汗出。
明日復診,諸證減輕,再如法施治一次,休息兩天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