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microelement deficiency and microelement poisoning
|
拚音 |
WEILIANGYUANSUQUEFAHEZHONGDU
|
別名 |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代謝及營養(yǎng)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人體攝入微量元素不足而引起的疾病,稱為微量元素缺乏癥。反之,過量攝入微量元素而引起的疾病,稱為微量元素過多和微量元素中毒。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微量元素的來源、吸收和排泄
人體內的微量元素主要來源于食物和飲水,一部分來源于污染的環(huán)境(工廠三廢污染大氣和飲水)或工業(yè)上職業(yè)性接觸。大多數微量元素在動物性食品中的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但植物性食物中錳等含量較高。魚和其他海產食物,特別如牡蠣等貝殼類,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牛奶是鋅的很好來源。但含鐵、碘、銅等則較少。米、麥所含微量元素主要在胚芽和麩糠皮層中,加工精制后含量明顯減少。
微量元素進入人體的途徑,大多是通過胃腸道隨同食物和飲水進人體內,但也有不少通過呼吸道或皮膚(大氣或工業(yè)上接觸),特別是工業(yè)上職業(yè)性接觸,目前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勞動衛(wèi)生課題。微量元素進入人體后的吸收、運轉和調節(jié)等,多未闡明。在參與體內代謝過程后。分別隨同尿、糞、汗液等排泄體外,或作為毛發(fā)成分隨同毛發(fā)丟失。毛發(fā)中的微量元素銅、鋅、鎂、錳、鐵、鉛、鉻、鈣雖已不參與機體代謝過程,但可用作機體曾接觸這些微量元素多少的指標。各種微量元素在人體各組織器官內的含量很不相同。如大部分碘(約80%)集中在甲狀腺內,鐵集中在紅細胞內等,均與其生理功用有關(見表)。有些微量元素可能因主要在肝內進行分解代謝或主要經腎隨尿排泄,故在肝、腎中積貯較多。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微量元素系指人體組織中含量極少、僅占體重的0.01%—0.005%以下的元素,或稱痕量元素。目前已能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測定法、中子活化分析法、核化學微量分析法、高壓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感應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等進行測定,并已在人體內測得60種以上微量元素。其中已知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有14種。為人體所必需,稱為必需微量元素,即鐵、氟、鋅、銅、釩、錫、硒、錳、碘、鎳、鉬、鉻、鈷和硅,攝入不足可能導致疾病,另有多種為可能具有毒性作用的微量元素,如砷、鉛、鎘、汞、銻、鈹、鉈等。尚有鋁、銣、鍺、銀、金、鉍、鋯等,其功能尚未完全闡明。后兩類可能由于機體接觸環(huán)境中的大氣、水、食物等而被攝入體內,其中或有未被認識的必需微量元素。
|
中醫(yī)病機 |
|
病理 |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存在的形式多樣,各有其特殊生理功能,或與蛋白質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酶、激素、血紅蛋白等),或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如①金屬酶,即微量元素的一個至數個原子,與酶蛋白結合成為牢固的共價螫合物,若兩者分離則酶即喪失其生理功能。②金屬激活酶,即微量元素與酶蛋白呈疏松結合,具有激活某些代謝生化過程的作用。③金屬蛋白質,如鐵與珠蛋白結合成的血紅蛋白,是體內氧氣的主要遞送者;如腎臟內銅、汞等毒性微量元素與蛋白質結合所成的金屬硫因,具有解毒作用。④微量元素與蛋白質非特異性結合,是運送微量元素的主要形式。⑤微量元素離于,存在于細胞內、外體液中,同無機酸根或低分子有機酸根形成鹽或離子對。上述各形式中尤以金屬酶和金屬激活酶催化人體內相應的某些代謝,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
病理生理 |
通過膳食普查和膳食平衡試驗,目前多已測得大概范圍。生理需要量與年齡和機體生理狀態(tài)有關,如兒童生長發(fā)育期,妊娠哺乳期等需要量較高;并與膳食組成有關,如某些食物成分可促進微量元素在腸道內吸收而另一些食物成分則可抑制吸收。此外,食物中的有些微量元素大部分可在腸道內被吸收,而有些微量元素僅一部分能被吸收。如各種食物中所含的鐵,僅10%可被吸收,故每日生理需要量為1—2mg,而每日合理攝入量應為10—18mg。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用和臨床意義
必需微量元素在人體內保持著較恒定的血漿水平,其主要生理功用是多樣的,它參與很多種代謝酶的組成,對機體代謝的很多生化過程起著極其重要的催化作用。如鐵與原卟啉、珠蛋白結合生成血紅蛋白,保證體內氧氣的遞送。碘是甲狀腺激素的必要成分,鉻為胰島素發(fā)揮作用所必需。某些微量元素在蛋白質和核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功用涉及亞細胞結構、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細胞膜轉運、神經傳遞、肌肉收縮等,由于營養(yǎng)中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或過多所引起的病癥,如缺鐵、缺碘十分常見外,鋅、銅、硒、鉻等的缺乏癥,亦屢見于長期腸道外營養(yǎng)患者。有些微量元素分別與癌腫、心血管疾病或某些地方病發(fā)病有關。含鉻或含鎳工業(yè)的工人患呼吸道癌較多,可能與長期經呼吸道攝入鉻或鎳過多有關。相反,有人報道貧鑰地區(qū)的肝癌、食管癌發(fā)病較多,低硒地區(qū)的乳腺癌、腸癌的發(fā)病較多。但癌腫的發(fā)病常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微量元素可能僅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微量元素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大多是動物實驗結果,但也有不少臨床資料。一般認為適量的微量元素如鋅、硒、鉻、鎂等對心血管可能有益,而鈷、鎘等可能有損害作用。臨床上在急性心肌梗死時,可見血漿鋅濃度明顯減低,而血漿銅、錳、鎳、鎘則升高,提示其間有密切關系;又如鎘攝入過多與高血壓發(fā)病有關;但其詳細機制均尚侍深入研究。近年中國有報道,通過普查飲水和食物中的某些微量元素,發(fā)現其含量的多少,與人的長壽衰老有一定關系,也有待進一步研究闡明。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
中藥 |
|
針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