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苗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藥 >> 正文:丁香 -苗藥利西,利西桑斯日,額目-高勒都-寶茹藥物說明書
    

丁香

  
漢語拼音
Ding xia niang
苗藥名
苗藥拼音
別名
利西,利西桑斯日,額目-高勒都-寶茹
考證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稛o誤蒙藥鑒》稱;“油潤、無果皮,質(zhì)軟灰色,退色狀者為公丁香、具果皮、粗大者為瓶狀丁香。是生于漢地的一種喬木花蕾,葉黑綠色,圓形,花藍紅色!薄墩J藥白晶鑒》載:“形似銅釘!鄙鲜鲋参锂a(chǎn)地、形態(tài)及性狀特征與蒙醫(yī)所沿用的丁香的特征相符,其瓶狀丁香即為母丁香,故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利西即高勒都-寶茹(丁香)。
中藥材基原
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丁香Syzygium aromatcum (L.)Merr.et Parry 常綠喬木,高達10m。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ǚ枷,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徑約6mm;花萼肥厚,綠色后轉(zhuǎn)紫色,長管狀,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帶淡紫,短管狀,4裂;雄蕊多數(shù),花藥縱裂;子房下住,與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頭不明顯。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長1~1.5cm,直徑5~8mm,先端宿存萼片。種子長方形。 分布于來群島及非洲,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
栽培與養(yǎng)殖
采收加工
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zhuǎn)為鮮紅色時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曬干。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花蕾略呈研棒狀,長1~2cm;ü趫A球形,直徑0.3~0.5cm,花瓣4,覆瓦狀抱合,棕褐色或黃褐色,花瓣內(nèi)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藥。萼簡圓柱狀,略扇,有的稍彎曲,長0.7~1.4cm,直徑0.3~0.6cm,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zhì)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濃郁、富有油性者為佳。 顯微鑒別 萼筒中部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有較厚角質(zhì)層。皮層外側(cè)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橢圓形油室,長150~200μm以下有20~50個小型雙韌維管束,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維管束外圍有少數(shù)中柱鞘纖維,壁厚,木化。內(nèi)側(cè)為數(shù)列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中心軸柱薄壁組織間散有多數(shù)細小維管束,薄壁細胞中含眾多細小草酸鈣簇晶。 粉末特征:暗紅棕色。①纖維梭形,頂端鈍圓,邊緣平整或稍波狀彎曲,有的呈不規(guī)則連珠狀突起并扭曲,長106~648μm,直徑16~68μm,壁厚5~23μm,微木化,胞腔寬窄不一,有的含棕色油狀物。②花粉粒眾多,極面觀三角形,赤道面觀雙凸鏡形,具3副合溝。③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4~26μm,多存在于較小的薄壁細胞中。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細胞界限不清,有的含黃色油狀物。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g,置小試管中,加氯仿3m1,浸漬5min,吸取氯仿浸液2~3滴于載玻片上,滴加3%氫化鈉的氯化鈉飽和液1滴,加蓋玻片,片刻即有簇狀細針形丁香酚鈉結(jié)晶產(chǎn)生。 (2)取以上氯仿浸出液,滴加適量50%氫氧化鉀溶液與丁香酚作用,形成丁香酸鉀的針狀結(jié)晶。 (3)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5m1,振搖數(shù)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丁香酚為對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16μl的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5m1,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90℃)-醋酸乙醋(9:1)展開,取出,晾干,噴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干105℃烘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化學成分
花蕾含揮發(fā)油16%~18%,油中主含丁香油酚78%~95%,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α、β-丁香烯(caryophyllene)等[1]。此外,含2α-羥基齊墩果酸甲酯(2α-hy-droxy-oleanolic acid methyl ester)[2],丁香色酮苷(eugenoside)Ⅰ和Ⅱ[3]。丁香鞣質(zhì)(eugenii)等[4]。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1)促進液分泌  丁香浸出液可使胃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活力均顯著增加,阿托品可對抗此作用[1]。
(2)抗?jié)冏饔?nbsp; 丁香對水浸應激性、吲哚美辛誘發(fā)潰瘍,鹽酸所致胃黏膜損傷均有保護作用[2]。
(3)止瀉作用  丁香醚提取物灌胃,對蓖麻油引起的小腸性腹瀉,水提取物對番瀉葉引起的大腸性腹瀉均有抑制作用[2]。
(4)利膽作用  經(jīng)十二指腸灌注丁香醚提取物,可明顯促進麻醉大膽汁分泌[2]。
2.鎮(zhèn)痛作用  丁香醚提取物及水提取物灌胃均可顯著延長小鼠熱板法痛覺反應潛伏期,也可顯著減少小鼠因化學刺激引起扭體反應次數(shù)[2]。
3.抗缺氧作用  丁香水提取物灌胃可延長斷頭小鼠張口動作時間、氰化鉀中毒小鼠存活時間等[3]。
4.抗凝血作用  丁香水提取物及丁香油對電刺激大鼠動脈血管所致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對ADP和膠原誘導血小板聚集亦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能顯著縮短大鼠凝血酶原消耗時間[4]。
5.抑菌殺蟲作用  丁香醇浸液及了香油稀釋液在體外對鼠疫桿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5];對多種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6.毒性  丁香油小鼠灌胃的LD50為1.6g/kg。丁香油5g/kg給犬灌服,可發(fā)生吐瀉后死亡。尸檢發(fā)現(xiàn)胃腸黏膜有潰瘍、出血,肝腎淤血及濁腫[6]。
性味
味辛、微苦,性溫。效重、膩、固、軟、燥。 1.《金光注釋集》:“味澀、辛、微苦,消化后味辛,具膩、固、軟、燥、重功效! 2.《無誤蒙藥鑒》:“味辛、苦,效燥、溫!
功效
祛寒,祛赫依,調(diào)火,消食,開胃,解毒,表疹,利咽喉。
主治
主治主脈赫依,心赫依,癲狂,痘疹,音啞。 《認藥白晶鑒》:“祛寒、赫依,治音啞!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附方
1.治咽喉腫瘤,音啞證 丁香、木香各5g,石膏、甘草各6g,玉簪花、訶子各10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蒙醫(yī)方劑學》六味丁香散) 2.治主脈赫依癥,赫依性刺痛,癲狂等 檳榔、肉豆蔻、廣棗、當歸、葶藶子各50g,木香30g,丁香40g,沉香100g,紫硇砂25g,干、蓽茇、白胡椒各35g,草烏(制)200g。制成水丸。每次1.5~3g,溫開水送服。(《蒙醫(yī)方劑學》十三味檳榔丸) 3.治命脈赫依癥 金色訶子、丁香、肉豆蔻各等量。制成煮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水煎服。(《蒙醫(yī)藥方匯編》三味金色訶子湯)
制劑
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77.13 (2)Brieskorn C H,et a1.Phytochemistry,1975,14(10):2308 (3)齋藤保,等.日本生藥學會第30回年會論文摘要(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85,7O(1):54〕 (4)Takechi M,et a1.Planta Med,1981,42(1):69 藥理 (1)李在琉,等.中醫(yī)雜志,198O,21(2):148 (2)陳光娟,等.中國中藥雜志,19
苗藥名出處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