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Xia ku cao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吉加格-木赫布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內(nèi)稱:“吉如格生于草坪或沼澤地。莖細長,無紋,葉綠色,橢圓形,果穗塔狀,氣臭,味苦、澀?煞譃辄S、黑兩種,此外還有葉圓形,黑果穗的一種共三種!备鶕(jù)文獻記載及蒙醫(yī)臨床應用經(jīng)驗,葉圓形、黑果穗的一種為蒙醫(yī)所使用的寶日-吉如格(夏枯草)。
|
中藥材基原 | 為唇形科植物復枯草的果穗。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夏枯草 Pcnella uulgaris L.
多年生草本。莖方形,基部匍匐,高約30cm,全株密生細毛。葉對生;近基部的葉有柄,上部葉元炳;葉片橢圓狀披針形,全緣,或略有鋸齒。輪傘花序頂生,呈穗狀;苞片腎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形,頂端突成長見狀漸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滑,上唇長橢圓形,3裂,兩側(cè)擴展成半披針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狀,上唇帽狀,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二強,花絲頂端分叉,其中一端著生花藥;子房4裂,花柱絲狀。小堅果褐色,長橢圓形,具3棱;ㄆ5~6月,果期6~7月。
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叢中。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夏季當果穗半枯時采下,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本品呈棒狀,略扁,長1.5~8cm,直徑0.8~1.5cm,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shù)輪至10數(shù)輪宿導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內(nèi)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nèi)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微,味淡。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1,加熱回流lh,濾過,取濾液lm1,置蒸發(fā)皿中,蒸干,殘渣加醋酐1滴使溶解,再加硫酸微量,即顯紫色,后變暗綠色。
(2)。1)項下的濾液點于濾紙上,噴灑0.9%三氯化鐵溶液與0.6%鐵氰化鉀溶液的等容混合液,即顯藍色斑點。
(3)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1,加熱回流lh,濾過,濾液蒸干,用石油醚(3~60℃)浸泡2次,每次15ml(約2min),傾去石油醚液,殘渣加乙醇l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乙酸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1,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最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
化學成分 | 果穗含熊果酸(ursolic acid)[1,2],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及齊墩果酸為主要苷元的皂苷,胡蘿卜苷(daucosterol),β-香樹脂醇(β-amyrin)和它的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ic acid)、-十六烷酸(hexacosanic acid)、二十八烷酸(octacosanic acid)及三十烷酸(triacontanic acid)的酯[2]。
|
藥理作用 |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夏枯草煎劑、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及乙醇浸出液,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1]。犬靜注夏枯草煎劑有明顯降壓作用,但易產(chǎn)生快速耐受性[2]。夏枯草總皂苷腹腔注射可減少麻醉大鼠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可縮小麻醉大鼠冠脈結(jié)扎后心肌梗死范圍,降低早期死亡率;靜注開始對麻醉大鼠的舒張壓和收縮壓有顯著下降,并具有對麻醉大鼠心肌的保護作用[3]。 2.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夏枯草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能明顯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郭腫脹,對由10%酵母液所致小鼠足跖腫有顯著抑制作用[4]。夏枯草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可使動物胸腺、脾臟明顯萎縮,腎上腺明顯增大,血漿皮質(zhì)醇水平明顯升高,且使大鼠外周血淋巴細胞數(shù)量顯著減少[4,5]。 3.降血糖作用 夏枯草中活性物質(zhì)降糖素皮下注射,能明顯抑制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6]。 4.抗菌、抗病毒作用 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及人型結(jié)核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7,8]。其水浸劑對皮膚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9]。本品提取物體外有抗I型單純瘡疹病毒的作用[10]。夏枯草皂苷具有明顯抗艾滋病毒的作用[11]。 5.抗細胞毒作用 夏枯草中所含的熊果酸及衍生物對細胞P388、L1210和人體肺腫瘤細胞A-549均具有顯著的細胞毒作用[12]。 |
性味 | 味辛、苦,性溫。效燥。
|
功效 | 殺蟲,防糜爛。
|
主治 | 主治陰道滴蟲,腸道寄生蟲,療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Lee K H,et a1.Planta Med,1988,54(4):308
(2)何云慶,等.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85,17(4):297
藥理
(1)李廣粹,等.中國醫(yī)學科學院1956年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1956:70
(2)張寶恒.北京市生理科學會196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1963:78
(3)王海波,等.中草藥,1994,25(6):302
(4)馬德恩,等.山西醫(yī)藥雜志,1983,12(2):67
(5)蔣巖,等.甘肅醫(yī)藥,1988,7(4):4
(6)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
網(wǎng)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