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hui bie
|
傣藥名 | 綿榮樣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水鱉科動物水鱉的干燥全體。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水鱉 Hydrotrechus remisator Hor.
體形細長,約 Icm,黑褐色。頭部為三角形,稍長。復(fù)眼 1對,位于兩側(cè),單眼退化,口吻稍長,分為3節(jié),第2節(jié)最長。觸角絲狀,4節(jié),突出于頭的前方。前胸延長,背部黑褐色。前翅革質(zhì),無膜質(zhì)部。足3對,前足較短,中、后足很長,跌節(jié)2節(jié);腹面灰色,身體的下面被有絹樣細毛。
生活在河流、溪、潭中。分布于云南南部等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捕,捕捉后處死,曬干備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咸,氣腥,性溫。入風、水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抗瘧。
|
主治 | 主治“攏害埋冒龍”(高熱不退),“麻想蘭”(纏腰火丹),“攏習哈習毫”(癬),“洞里”(痔瘡腫痛),“領(lǐng)約兵洞”(梅毒),“攏麻想多烘”(皮膚紅疹瘙癢),“攏害線”(瘧疾)。
|
用法用量 | 外用:煎水擦,5~10只;或適量,研粉調(diào)水擦;或浸水擦。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1.治“麻想蘭”,‘“攏習哈習毫”,“洞里”水鱉適量,煎水或研粉調(diào)水外擦患處。(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院傣醫(yī)康郎臘驗方)
2.治“領(lǐng)約兵洞”,“攏麻想多烘”,“攏習哈習毫”水鱉10只,綠礬 50 g,泡于 500 ml冷開水中。先將患處用茶葉水清洗,后用水鱉藥水外擦。(勵臘縣傣醫(yī)波兒驗方)
|
藥物分類 | 動物藥
|
參考文獻 |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