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Ling yang jiao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苿游镔惣恿缪虻慕。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賽加羚羊 Saiga tatarica Linnaeus
體型中等,身長1~1.4m。雄獸肩高為70~83cm,雌獸為63~74cm。雄獸體重為37~60kg,雌獸為29~37kg。頭大。鼻吻膨大,鼻孔亦大,且能靈活伸縮和左右擺。額前部分較隆突。眼大。耳短。四肢細小,蹄低而長。尾細短,下垂。夏毛短而密,緊貼皮膚。全身呈棕黃色或栗色,臉面部較淡,背脊中央有狹長的一條呈肉桂色;頸下方、胸腹部及四肢內(nèi)側(cè)幾呈白色。雄獸具角1對,不分叉,長于眼眶之上,向后微傾。角基部為棕黃色,上部黃白色如蠟,表面約有20個輪脊,角上部至尖端處光滑元輪脊。雌獸無角,僅有短的突起。
主要棲于半沙漠地區(qū)。夏季大多居于空曠的荒漠地帶,晚秋至冬季則在鹽沼半荒漠地帶。群棲。分布于新疆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后,將角從基部鋸下。一般以8~10月獵取者色澤最好。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長15~33cm,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租呈青灰色。嫩枝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潤如玉,無裂紋,老枝則有細縱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個隆起環(huán)背,中部以上多呈半環(huán),間距約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角的基部橫截面圓形,直徑3~4cm,內(nèi)有堅硬質(zhì)重的角柱,習(xí)稱“骨塞”,骨塞長約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縱棱與其外面角鞘內(nèi)的凹溝緊嵌合,從橫斷面觀,其結(jié)合部呈鋸齒狀。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呈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1條隱約可辨的細孔道直通角尖,習(xí)稱“通天眼”。質(zhì)堅硬。氣無,味淡。
以質(zhì)嫩、色白、光潤、內(nèi)含紅色斑紋、無裂紋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1.解熱鎮(zhèn)痛作用 許多實驗證明羚羊角有解熱作用[1~5],其煎劑(4g/kg)對疫苗引起的家兔體溫升高,有顯著的對抗作用,降溫約于服后2h開始,6h后逐漸恢復(fù)[1]。羚羊角尚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2,5,8]。 2.鎮(zhèn)靜、抗驚厥作用 羚羊角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對實驗動物具有鎮(zhèn)靜作用[5]。水煎液對小鼠自主活動有抑制作用[6]。羚羊角煎劑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伸長及小鼠的驚厥率,并增高恢復(fù)率[1]。 3.對平滑肌的作用 羚羊角水煎液對離體家兔十二指腸有興奮作用。對離體豚鼠回腸有興奮作用[7]。 4.其他作用 羚羊角提取液對實驗動物有降壓作用[5],能增加動物耐缺氧能力[8]。 |
性味 | 味咸,性平。
|
功效 | 燥膿,破血痞,催產(chǎn)。
|
主治 | 主治肺膿腫,瘀血癥,血痞,宮痞,脈痞,胎衣不下,難產(chǎn),死胎不下,閉經(jīng)。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1~3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治胎衣不下 羚羊角(制)10g,耬斗萊10g,藜蘆(制)5g,鼯鼠肉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3次,紅糖水送服。(《觀者之喜》四味羚羊角散)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南京藥學(xué)院《中草藥學(xué)》編寫組.中草藥學(xué)(下冊).南京:江蘇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80.1475
(2)徐蓮英.中成藥,1988,(12):32
(3)江佩芬,等.中藥通報,1982,7(6):27
藥理
(1)曲淑巖,等.哈爾濱中醫(yī),1963,6(3):38
(2)上海市藥材公司中藥研究室.中成藥研究,1978,(3):18
(3)劉年雙,等.江蘇中醫(yī)雜志,1981,2(2):126
(4)馬志義.中成藥研究.1982,(12):25
(5)陳長勛,等.中成藥,1990,1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