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懂得了“生命”與“死亡”的概念后,就開始有了自殺行為。在中國,自殺行為發(fā)生的淵源非常悠久,中華民族第一位自殺者據傳說可能是幾千年前的氏族領袖共工氏,他(怒而觸不周之山),致天傾地斜。有史料記載最早者為商紂王自焚亡朝,《史記》<殷本紀> 記有“周武王于是逐率諸侯伐紂,紂亦發(fā)兵拒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薄吨軙芬嘤小凹q取天智玉琰五,環(huán)身以自焚”的記載。
醫(yī)學科學的長足進步,使大量曾經身患不治之癥的軀體疾病患者得以治療和康復,與此同時,自殺卻成為日益兇險的生命殺手。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計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80萬人死于自殺,自殺業(yè)已成為人類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和意外死亡的第五大死亡原因。此外,還有十倍于此的自殺未遂者,他們常常因此落下某種程度的功能殘疾。在一些國家,自殺是青少年的前三位甚至首要死亡原因。在中國,據推算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死亡、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3.6%;在15至34歲人群中,自殺是第一位死因,占相應人群死亡總數的19%。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的國家,每年女性自殺率大約比男性高25%,且這一差異在農村年輕女性中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自殺問題也日益突出,美國的大學生自殺率較不在大學的同齡人要高40%~50%;我國的大學生自殺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其比率大約在20/10萬。自殺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影響,每一個自殺者都將牽連多個親近的人因此而悲痛和煩惱,由于身份的特殊,大學生自殺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因此,了解自殺特別是大學生自殺的原因、特點,掌握一點自我調節(jié)和宣泄的方法,對有可能發(fā)生自殺行為者進行及時地干預幫助,將有助于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減少自殺悲劇的發(fā)生。
何兆雄在《自殺病學》一書中講道:自殺的人越多,我們對自殺的原始動因和激勵因素就越要摸清。從人性的弱點來說,人人都怕死,可自殺者卻有非凡的勇氣面對死亡;人們認為貧窮是自殺的重要原因,可從統計資料上看,自殺率高的地方往往是文化、經濟相對發(fā)達的地區(qū);人們認為自殺是浪費生命,但生命價值高的人卻偏要實施這種浪費。如何來解釋這些問題?專家們首先將自殺看成是一種病態(tài):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說自殺是社會病態(tài);德國倫理學家包爾生說自殺是道德病態(tài);德國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說自殺是精神疾患。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自殺是一種疾病——雖然對自殺的研究,需要醫(yī)學家(精神醫(yī)學、法醫(yī)學、預防醫(yī)學)、社會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政法學家等專家的多角度投入,但首先應該肯定自殺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的異常,這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還是在肉體、精神和社會方面的完全良好!睆募膊〉慕嵌瓤矗詺⒂械湫突虿坏湫偷那膀尠Y狀,如情緒低落、抑郁、思維遲鈍、食欲不振、體重下降、人格解體、注意力缺乏、性欲缺乏、失眠等;有病因,如生物、心理、社會的原因;有癥狀,如創(chuàng)傷、窒息、中毒;當然還有預后,如死亡、殘疾或恢復。由此,我們可以說,自殺就是一種疾病。
(一) 自殺的定義
在心理學界,有關“自殺”這一術語的內涵界定存在諸多爭議:《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其定義為“有意或者故意傷害自己生命的行動”;Kaplan等認為“自殺是有意的自我傷害導致的死亡”;Scheindman則將自殺定義為“有意的自我毀滅,其行動者有多種多樣的痛苦,且把這種行動看作是解決某種問題的最好辦法”;美國心理學家施奈德曼(Shneidman)在1975年所作的定義為“自己引起,根據自己的意愿使生命終結的行為”;另有學者認為,自殺是指主體自主采用各種手段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甚至泛化為“有害生命的一切人類行為”……
以上這些定義各有特色和理由,但多過于學術化或晦澀難解,因此,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可以簡單地說,自殺,就是人主動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
(二)自殺的動力
通過對自殺未遂者的事后回憶和自殺者的遺書進行分析,我們可得到下列自殺動機[1]:
1、擺脫痛苦、逃避現實、實現精神再生;
2、通過死后進入天堂獲得人世間得不到的東西;
3、為了某種目的或信仰犧牲自己;懲罰自己的罪惡行為(現實的或想象的);
4、保持自己道德上或人格上的完美;
5、作為一種表達困境、向外界尋求幫助和同情的手段等等。
Farberow (1968)將自殺動機分為兩類:人際動機(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就是將自殺作為一種影響、改變、操縱他人的行為或尋求幫助的手段,引起他人的重視和/或改變他人的感覺與態(tài)度,其對象常指向與自殺者有切身利害關系的人(如配偶、情人、家庭成員等),在極端的情況下,其對象是泛化的,甚至可能是社會本身;也有用自殺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內疚和對別人的歉意者,不過較為少見;持此類動機者多為女性,且自殺未遂者多見。個人內心動機(intrapersonal motivations)——主要目的在于表達自我需要得不到滿足所遭受的壓力和痛苦,持此類動機者通常死的愿望非常堅決,自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常見于因年老體衰、社會聯系減少而生活孤單無助的老年人。
弗洛伊德(Freud)則用心理動力理論來解釋自殺行為,認為自殺有時是因個人經歷強大的心理刺激時激發(fā)的內部沖突所導致的,這種刺激此時不僅讓一個人倒退到更原始的自我狀態(tài),也可使之對他人和社會的敵意進行抑制,致使其將向他人或社會的攻擊向內投射而自殺,在一些極端的病例中,自殺者自毀或自懲的意向可轉向攻擊他人。
(三) 自殺的類型
自殺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自殺者中既有精神病人和有人格障礙的人,也多見正常人的身影;自殺行為既能在病理性激情下發(fā)生,也能在幻覺和妄想狀態(tài)下出現。自殺具有復雜性、變異性或多維性的特征,從理論上說,所有自殺經歷都是獨特的,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也沒有兩次完全相同的自殺經歷。但為了能夠預測自殺或準確評定自殺的可能,人們總在盡可能精確地界定自殺的類型。
有人從預測的角度出發(fā),將自殺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即年輕男性、老年男性、年輕女性和老年女性自殺; 按自殺的行為特征可將自殺分為主動自殺和被動自殺,采用主動行為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屬于主動自殺,拒絕進食和放棄治療或安樂死屬于被動自殺行為;根據自殺的發(fā)展進程分為沖動型自殺和理智型自殺,前者常因爆發(fā)性激情引起,是在明顯的偶發(fā)事件所引起的激憤、悔恨、內疚和羞愧等情緒失控狀態(tài)下的沖動行為,后者則是經過長期的自我評價和體驗并進行充分的推理與判斷之后,逐漸萌發(fā)自殺意念并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自殺準備后采取的行為。
國際通用的分類則將自殺分為成功自殺(committed suicide)、自殺未遂(attempted suicide)和自殺意念。成功自殺又稱完全自殺,是指采取明確果斷的自殺行為并導致死亡,是一種有意的殺死自己的行為。自殺未遂則泛指自殺未達到結束自己生命的狀態(tài),包括決心自殺但未成功和缺乏自殺意向的蓄意自損,前者是指自殺后經搶救而存活,后者則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如獲得同情、發(fā)泄不滿、表示抗議、引人注意等)而做出的一種自殺姿態(tài),自殺者常選擇容易被人發(fā)現的場合自傷(如割脈、撞墻等)或吞服小劑量的藥物或毒物。自殺意念是指人有自殺的想法且愿意去死,但尚未付諸行動,如通過言語暗示要自殺。事實上,自殺意念、自殺未遂和成功自殺可以是同一自殺行為中不同階段的表現,有自殺意念的人很可能會采取實際的自殺行為,而自殺未遂者也可能通過進一步的、更果斷的自殺方式達到成功自殺。
自殺科學研究的奠基人迪爾凱姆(Durkheim)則認為社會壓力與影響是自殺行為的主要決定因素,并從社會整合的角度將自殺分為利己性自殺(egoistic suicide)、利他性自殺(altruistic suicide)、動亂型或失范性自殺(anomie suicide)和宿命性自殺(fatalistic suicide)四種。利己性自殺與一個人缺乏與群體的整合或區(qū)別有關,是由于個體與社會脫節(jié),缺乏集體的支持和溫暖,以致產生孤獨感、空虛感和生存不幸感而形成;失范性自殺是由社會規(guī)范的一種感知上的或真正意義上的瓦解所導致的,主要發(fā)生在社會大動蕩時,社會管理的松弛以及與社會的聯系發(fā)生混亂使個人感到失去改造社會、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繼而產生極大的恐慌或困惑并導致自殺;利他性的自殺則與一種感知的或真正的社會凝聚力有關,是個人為某種主義的實現或為一定團體竭盡忠誠而舍身的行為,如“9.11”恐怖襲擊中的伊斯蘭狂熱分子的做法和二戰(zhàn)時日本的神風特攻隊員的行為;宿命型自殺,其原因正好與動亂型自殺相反,是由于過分管理而產生,常見于奴隸、犯人和已婚無子的婦女。還有一種自殺是富基穆爾(Fujimura)等提出的安樂死——一個人面臨不治之癥時而選擇死亡。
湯慶人和答旦則根據自殺的心理過程、心理性質和心理層次,在《自殺的初探》一書中將其分為六個大類四個小類,詳見表9-1。
表9-1 自殺的心理類型
類 別 | 特 征 | ||
按自殺的心理過程分 | 即時沖動型 (急劇型) | 一種在即時刺激引起的暴發(fā)性激情下引發(fā)的自殺,可以無劣性(痛苦)的心理背景,甚至還可以有良性(歡愉)的心理背景。僅僅偶然的一件事或一句話,即可燃起自殺者的激情,在短暫的、狂勁的和非理智的沖動下自殺。 | |
潛在疊加型 (緩進型) | 一種由積蓄已久的劣性心理刺激引起的緩進性自殺類型,通常在積蘊的劣性心理背景下有誘發(fā)事因,促使自殺激情達到因人而異的自殺閾值,但也可以沒有明顯的誘發(fā)事因,僅由劣性體驗積累到自殺閾值而成。 | ||
按自殺的心理性質分 | 心理滿足型 | 宗教型 獻身型 示威型 | 被宗教信仰驅使的自殺。 為事業(yè)、義氣的滿足而自殺。 為向對立面示威而自殺。 |
報復型 | 一種旨在報復攻擊者的自我攻擊性自殺類型,比較復雜多樣,有因親人的偶然刺激而導致的賭氣性自殺;因受到委屈,想象自己死后親人們悲痛欲絕已達到心理滿足的委屈性自殺;還有撒嬌性自殺。 | ||
心理解脫型 | 絕望型 | 因人而異的不同層次需要根本無望實現時發(fā)生的自殺。 | |
空虛型 | 由于精神空虛,心理驅力泯滅而喪失生活的興趣,因自卑、自棄、悲觀、厭世導致的自殺。 | ||
畏懼型 | 因承受不了醫(yī)學.全在線jfsoft.net.cn即將到來或已經到來的心理壓力而自殺。 | ||
孤獨型 | 因失卻友誼、家庭與社會的溫暖而形成的自殺。 | ||
羞悔型 | 由于羞辱、悔恨、內疚等情緒折磨導致的自殺。 | ||
煩倦型 | 長期的生理、心理痛苦和憂煩導致的自殺。 | ||
按自殺的心理層次分 | 情緒型 | 由賭氣、委屈、羞愧、悔恨、內疚、煩躁等情緒引起,在進程上類同于即時沖動型,多是急劇的,但畏懼、內疚、悔恨也可為潛在疊加型。 | |
理智型 | 經過自身的長期評價、體驗、推理和判斷,最后達到自殺意向的類型。 |
自殺,特別是理智型自殺,不是突然發(fā)生的,多有比較明顯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和心理表現,這也是對自殺危險性進行評定和對自殺行為進行干預的基礎。日本學者長岡利貞指出,自殺過程一般經歷產生自殺意念——下決心自殺——行為出現變化+思考自殺的方式——選擇自殺的地點與時間——采取自殺行為。對于不同年齡、不同個性、不同情境下的人,自殺過程有長有短。我國學者一般把自殺行為的發(fā)展過程分為如下三個階段[2]:
第一,自殺動機或自殺觀念的形成階段。在很多自殺的案例中,自殺被自殺者當作一種逃避現實生活或在遇到自以為難以克服的挫折和打擊時使自己得到解脫的手段。如有人覺得生活無聊沒有意義,便決定以自殺作為解脫的方法;有人則借自殺作為對自己因做錯了事而產生的悔恨、自責自罪心理的補償,如學生因學習成績不好,感到有負于家庭的殷切希望和培養(yǎng),產生強烈的自責自罪心理,并在其驅使下想通過采取自殺行為而達到“謝罪”的目的;自殺還常常被自殺者用來報復與自己有關的人,以使他們感到內疚、后悔和不安,如青年男女在失戀后,其中一方可能通過自殺來使對方背負道義上的包袱以達到報復的目的。
第二,矛盾沖突階段。在這一階段,自殺者雖然已有自殺的意念,但求生的本能和對世事的牽掛常常使自殺者在做出最終的自殺決定前陷入生與死的矛盾沖突狀態(tài)中。此時,自殺者會經常與人談論與自殺有關的話題,反復預言、暗示自己的自殺可能,或以自殺威脅他人,表現出直接或間接的自殺意圖。事實上,這一切可以被看作是自殺者向他人發(fā)出的尋求幫助或引起注意的信號。這種信號如果能及時被周邊的人覺察到,使自殺者得到適當的關注,或通過外界的幫助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自殺者的自殺企圖就有可能被減輕甚至打消。而這,也是自殺行為可以預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礎所在。
第三,自殺的平靜階段。自殺者在這一階段似乎從所面臨問題的困擾中解脫出來,不再談論或暗示自殺,抑郁情緒有所減輕,表現得輕松平靜如常,這使得周圍的人們以為其心理狀態(tài)真的好轉,從而放松警惕。事實上,這可能是一種假象,因為自殺者已經做出了堅決的自殺決定,不再為生與死的抉擇而苦惱,認為自己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不再談論或暗示自殺,甚至表現出各方面情況的好轉,只不過是為了擺脫周圍的人對其自殺行為阻礙和干預的可能,他們所要做的事情是為實施自殺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考慮自殺方式,準備自殺工具,如買繩子、搜集安眠藥等,并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現代社會中,自殺已成為十分突出的普遍性的問題。自殺數字一般是以醫(yī).學全在線jfsoft.net.cn自殺率作指標,以10萬人為基數。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計,1950年~1960年間,全世界30多億人口,每年就有30萬人死于自殺,自殺率為10/10萬,平均每天約1000人,幾乎每一分鐘都有一人自絕生命。
1990年WHO公布的30國自殺率顯示許多國家的自殺率呈上升趨勢。表9-2歸納了近年來世界各國的自殺率,從中不難發(fā)現:自殺率和性別的差異在各國之間是非常顯著的,因自殺死亡的男性高于女性(中國例外),男女性別比為3:1左右,而自殺未遂則是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別比為1:3左右。目前男性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為前蘇聯解體后的立陶宛、俄羅斯聯邦等(年自殺率>60/10萬),而女性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為斯里蘭卡、中國、匈牙利等(年自殺率>14/10萬)。國際上習慣上將年自殺率>20/10萬的國家稱為高自殺率國家,年自殺率<10/10萬的國家稱為低自殺率國家。世界上自殺率最低的是冰島、西班牙和希臘等地,少于每年5人/10萬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是匈牙利,自殺率高達44.9/10萬,其次是丹麥31.57/10萬。斯堪的那維亞、瑞典、德國、奧地利及東歐國家自殺率均在每年25人/10萬以上,由于地理上的聯系,這些國家所在地區(qū)被合稱為“自殺帶”。在世界經濟發(fā)達國家中美國和英國的自殺率均較低,美國為每年12人/10萬左右,占總死亡人數的0.5%~1%,是第八位的死亡原因,與1900年的統計數字差別不大。但日本自殺率一直較高,大約在每年30人/10萬以上。20世紀以來,西方國家自殺率的變化出現過兩次低落與兩次高峰——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自殺率明顯較低,而在1932年到1933年的經濟蕭條與高失業(yè)期,以及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均出現過自殺高峰。近一二十年來,自殺率又有輕度上升的趨勢,尤以青壯年自殺率的增高更為明顯。而自殺未遂的發(fā)生率遠高于自殺死亡,大約為每年100~300/10萬,且自50年代以來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其中男性更為明顯。
從人群分布看,老年人及青少年是自殺率高發(fā)年齡組。若將各國青少年1980年與1970年的自殺案件作一比較就會發(fā)現,大部分國家的自殺率呈上升趨勢。尤其以15歲~24歲的男性組別為多。在美國,青少年死亡的原因中自殺已躍升為所有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而1965年時還是第五位。
自殺與年齡的關系:一般男性自殺死亡的高峰年齡為45歲左右,而女性則為55歲左右。青壯年期因為軀體疾病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等的發(fā)生率較低,自殺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殺所占比例因軀體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但老年自殺率還是高于青壯年。兒童期自殺個案相對少見,調查發(fā)現14歲以下兒童自殺死亡較為罕見, 現有的個案也是在遇上挫折后模仿電視傳媒的自殺情節(jié),但是自殺意念與自殺未遂在少年兒童中并不少見。Pfeffer在1985年報告,在沒精神癥狀的101名學校兒童中,12%有過自殺的沖動。
表9-2 世界各國自殺率的比較[3]
國家 | 年份 | 男性 | 女性 | 男:女 | 自殺率中男性所占比例( %) |
非洲 | 平均 | 7.6 | 2.3 | 3.4 | 82.4 |
毛里求斯 | 1994 | 19.8 | 4.1 | 4.8 | 79.3 |
津巴布韋 | 1990 | 10.5 | 5.2 | 2.0 | 50.5 |
埃及 | 1987 | 0.1 | 0.0 | -- | 100 |
亞洲 | 平均 | 13.9 | 7.0 | 2.6 | 45.4 |
中國(大陸) | 1994 | 14.3 | 17.9 | 0.8 | 25.2 |
日本 | 1996 | 25.0 | 12.0 | 2.1 | 52.0 |
韓國 | 1994 | 12.8 | 6.1 | 2.1 | 52.3 |
哈薩克斯坦 | 1994 | 39.7 | 9.0 | 4.4 | 77.3 |
斯里蘭卡 | 1986 | 46.9 | 18.9 | 2.5 | 59.7 |
新加坡 | 1994 | 14.0 | 9.6 | 1.5 | 31.4 |
阿塞拜疆 | 1994 | 0.8 | 0.5 | 1.6 | 37.5 |
以色列 | 1994 | 11 | 4 | 2.8 | 63.6 |
歐洲 | 平均 | 30.0 | 8.2 | 3.6 | 69.7 |
保加利亞 | 1994 | 25.3 | 9.7 | 2.6 | 61.8 |
捷克共和國 | 1993 | 28.1 | 9.5 | 3.0 | 66.2 |
匈牙利 | 1994 | 55.5 | 16.8 | 3.3 | 69.7 |
俄羅斯 | 1994 | 74.1 | 13.3 | 5.6 | 82.1 |
丹麥 | 1995 | 24.1 | 11.3 | 2.1 | 53.3 |
愛沙尼亞 | 1996 | 64.6 | 14.2 | 4.5 | 78.0 |
芬蘭 | 1995 | 43.3 | 11.8 | 3.7 | 72.8 |
冰島 | 1994 | 15.8 | 3.0 | 5.3 | 81.0 |
英國 | 1996 | 11.0 | 3.3 | 3.4 | 70.4 |
法國 | 1995 | 30.4 | 10.8 | 2.8 | 64.5 |
德國 | 1996 | 21.8 | 8.3 | 2.6 | 61.9 |
加勒比海地區(qū) | 平均 | 9.4 | 1.8 | 4.9 | 74.8 |
南美洲 | 平均 | 7.8 | 2.5 | 3.2 | 67.3 |
阿根廷 | 1990 | 9.7 | 3.7 | 2.6 | 61.9 |
巴西 | 1989 | 4.6 | 1.4 | 3.2 | 69.0 |
北美洲 | 平均 | 20.7 | 4.9 | 4.2 | 76.2 |
美國 | 1995 | 19.8 | 4.4 | 4.5 | 77.8 |
加拿大 | 1995 | 21.5 | 5.4 | 4.0 | 74.7 |
大洋洲 | 平均 | 21.0 | 5.2 | 4.0 | 75.2 |
澳大利亞 | 1996 | 21.5 | 5.0 | 4.3 | 76.7 |
全世界總自殺率 | (1991年以來) | 19.3 | 5.3 | 3.6 | 64.7 |
1982年,國內12地區(qū)精神流行病學調查中,我國城鄉(xiāng)自殺率為8.5/10萬,1987年至1989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我國自殺率依次為17.56/10萬、17.18/10萬和17.07/10萬,1993年國內7地區(qū)精神流行病學調查自殺率為22/10萬。根據WHO資料,1992年我國男性和女性的自殺率分別為14.9/10萬和20.4/10萬,在世界上處于中上水平。這些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自殺率正在逐漸升高。此外,香港地區(qū)自殺率為11.3/10萬,而臺灣地區(qū)1964年達19.l/10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關于自殺未遂和自殺意念的流行學研究報告。
有關中國的自殺調查還有三個很令人不安的結果,一是“中國是世界上惟一一個報道女性自殺率比男性自殺率高的國家”,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出25%;二是“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三是“除了自殺成功者,我國每年還有約200萬的自殺未遂者”。研究中國的自殺現象,不能直接套用國際自殺研究的結論——國際精神流行病學界普遍研究為何男性比女性更加容易自殺,在我國應該解釋的是,哪些因素導致中國女性更容易自殺。對這些分布規(guī)律加以研究,并在社會層面給以相應調整,乃是“大面積”預防的有效途徑。
如前所述,自殺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影響,每一個自殺者都將牽連多個親近的人因此而悲痛和煩惱,由于身份的特殊,大學生自殺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因此,大學生自殺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并已成為許多學者共同研究的課題。了解一下高校大學生自殺的現狀及其產生的原因,將為我們認識和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幫助。
(一) 國外大學生自殺的統計資料
據資料統計,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大學生自殺率大約為萬分之四到五。在美國,自殺是大學生第三位死亡原因,大學生自殺率比沒有在大學的同齡人高40%~50%;在英國,每三個死亡的大學生中就有一個是自殺;在日本,自殺高居大學生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競爭越激烈的大學,自殺的危險性越高。國立大學或公立大學學生自殺率高于私立大學,名牌大學學生高于普通大學,理工科大學生高于文科大學生。如名牌大學醫(yī)學院醫(yī)療系學生年自殺達24/10萬,有名的理工科大學達16/10萬。日本大學生的自殺率較高,1975年東京大學自殺率為49/10萬,京都大學則高達88/10萬。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的醫(yī)學院學生自殺率很低,因為塞族人認為自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并應受到譴責。
大學生自殺者中1/3的人會在生前留下遺書,自殺的方法主要為服毒、跳樓、煤氣吸入等。
(二) 國內大學生自殺現狀
2003年6月29日,深圳某大學中文系一年級女生小許選擇跳樓結束生命;僅僅六天之后的7月11日,該校建筑系即將畢業(yè)的男生小張在凌晨跳樓自殺;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一所大學就有兩名大學生自殺身亡,不能不引人深思……
大學生,天之驕子,頭頂著無數絢麗的光環(huán),在國人眼里,于千軍萬馬中闖過高考“獨木橋”而進入“象牙塔”的大學生們過的應該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快樂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可能也不應該有陰影。但是……
讓我們來看看這樣一串數字:武漢地區(qū)有高等學校36所,在校學生40萬人,2003年開學不到3個月就發(fā)生12起自殺事件,10人死亡。在2003年4月的一個星期當中,僅見諸報端的自殺事件涉及院校就有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沈陽師范大學、長沙林學院等等。僅湖北省2002年上半年度高校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就高達48起,調查發(fā)現,死因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關。 2002年,北京市三所著名大學在開學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各發(fā)生一起大學生自殺事件,江西省高校全年共發(fā)生9例自殺事件,同時發(fā)生了數十起因心理障礙而引發(fā)的較為嚴重的事件。廣東的高校,近幾年來也接連發(fā)生大學生跳樓、上吊、跳塔自殺事件。
這是一份令人震驚的黑色檔案,一樁一樁血的事實,像針一般扎進我們的眼睛,大學生群體的光環(huán)雖然耀眼,卻像玻璃鞋一樣脆弱易碎,這些來自象牙塔內的天之驕子以放棄生命來放棄文明社會,生命中到底有什么不能承受之重?
專家認為,隨著城市化、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競爭機制的引入,青年知識分子在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人際關系、就業(yè)求職等領域的沖突和壓力加大,心理受挫的機率增高,心理障礙者將日益增多,自殺的隱患將更大。上海市精神研究所所長顧牛范教授指出,在1300萬人口的上海市已有逾75萬的各類精神、心理障礙癥患者。他們中絕大多數是工作、學習、生活壓力過大、常年超負荷的青年人,其中大學生發(fā)病率尤其高。
國家教委一份對全國12.6萬大學生抽樣調查報告表明,中國大學生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比率為20.33%,不僅嚴重影響學業(yè),也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據北京16所高校統計,293位因精神疾病休學退學者,分別占總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南京4所高校一萬多名大學生精神衛(wèi)生調查結果顯示,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衛(wèi)生問題,有11.7%的學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不少人有過自殺念頭。江西省一所高校曾對1189名新生調查:有5.47%的學生“想到死亡的事”,有2.1%的學生“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一位從事多年心理教學的老師告訴記者,她每年要在學校挽救瀕臨精神崩潰邊緣的學生10多人。
大學生(18~22歲)自殺率高于同年齡段的非大學生和普通人群,已經成為共識。南京醫(yī)科大學腦科醫(yī)院殷希全等(1993)對南京23所高校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1989~1991年平均自殺率為16.22/10萬,高于南京同期一般人口自殺率12.34/10萬。三年中共有33人自殺身亡,其中男生21人(63.6%),女生12人(36.4%),19人(57.6%)來自城市,14人(42.4%)來自農村,大學一年級學生16人,占總數的近1/2。北京大學方明昭(1996)分析北京7所重點大學和一所普通大學大學生自殺的特點,結果顯示大學生年均自殺率為9~24/10萬,為大學生第一位的非正常死亡原因,且女性高于男性。自殺同樣多發(fā)于低年級學生,方式以墜樓最為常見(46.4%),其次為自縊、溺水等。
自殺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或者說是個體(心理素質、遺傳)與環(huán)境(心理社會應激)相互作用的產物。對于青年學生自殺來說,內在精神疾病和外在應激環(huán)境使他們發(fā)生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和易感因素。Mann等提出一個應激-素質自殺行為模型,認為單一因素不足以引起自殺,應激因素與素質因素共同作用才導致個體發(fā)生自殺或攻擊行為,應激因素包括急性精神病、藥物濫用、負性生活事件、家庭危機等,素質涉及遺傳、人格特征等。這被用來解釋為什么抑郁嚴重程度相同的患者,有人發(fā)生自殺,有人卻無自殺行為。
大學生自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婚戀受挫;有的是由于學習失敗,有的是由于人際關系緊張;還有的是由于家庭不幸;等等。專家認為,造成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的原因是綜合性的,既有教育的問題,也有家庭、社會因素對學生的影響。但總的說來,可分為個體因素和家庭社會因素兩大方面。
(一) 個體因素
為什么同樣是在高考中名落孫山,有的人能東山再起,有的人卻一蹶不振;同樣是經歷戀愛失敗,有的人能直面現實,有的人卻走向極端——殺人或自殺;同樣是遭遇逆境,有的人能頑強抗爭,有的人卻自暴自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內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但內因是主導因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這就是說,在導致大學生自殺的諸多原因中,外界的因素固然是重要的,但其終歸只是誘因,起決定作用的是個體自身的內在因素。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來探討這一問題:
1、生理因素
(1)遺傳因素
對于精神病的遺傳學基礎或者說存在家族史,已經沒有異議。自殺,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疾病,一種特殊的身心疾病,因此其存在一定的遺傳學基礎,也應該是很正常的。
加拿大渥太華皇家醫(yī)院的一個科研小組經過10年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許多人的自殺行為與基因變異有關?蒲腥藛T首先對一些國外自殺身亡者進行集中檢驗,發(fā)現他們大腦中一種叫做“SEROTONIN5-HT2ARECEPTOR”的基因發(fā)生變異!癝EROTONIN5-HT2ARECEPTOR”是一種蛋白質,功能是傳導大腦發(fā)出的指令。科研人員后來又對120名患精神憂郁癥的加拿大人進行觀察和檢驗,也發(fā)現自殺與基因變異有關。
加拿大科研人員認為,他們的發(fā)現能夠解釋為什么一些家庭有自殺遺傳史。比如,美國著名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孫女馬爾戈?海明威于1996年自殺身亡。這一事件轟動一時,不僅因為馬爾戈?海明威是當時世界上報酬最高的女模特,也因為這是海明威家族連續(xù)第四代發(fā)生自殺慘劇。
家系調查和孿生子研究表明自殺行為的確有一定的遺傳學基礎,但有人認為,這種遺傳學基礎可能是附加于精神疾病的遺傳所致。事實上,我們從國內的自殺事件中也可以看出類似的規(guī)律。這提示我們,在進行大學生自殺干預時,對于那些家族中有自殺者的學生,有必要予以特別關注。
(2)神經生物學因素
近20年來,日益增多的證據表明自殺行為有著強烈的神經生物學決定因素。大量的研究發(fā)現自殺未遂者腦脊液(CSF)中5-HT的代謝產物五羥吲哚乙酸(5-HIAA)水平降低,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其降低的程度與致死性自殺或自殺未遂的嚴重性呈正相關,說明致死性企圖越明顯,CSF中5-HIAA的降低也越顯著,而且5-HIAA水平較低的患者在出院后12個月內的自殺率很高。對自殺者死后的腦研究揭示腦前額葉皮質5-HT活動降低,尤以腹側前額明顯。
另有研究發(fā)現,尿中游離可的松升高、給予地塞米松后血漿可的松分泌不抑制、灌注5-HIAA后出現過度的可的松反應、灌注TRH(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后血漿甲狀腺反應遲鈍等指標與抑郁癥患者的自殺行為有關。
2、心理因素
(1)自我認同危機
在大學生中,自我認同危機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由此導致的自殺事件也比比皆是。所謂自我認同危機,就是自我概念(Self-concept)方面的危機,是由于個體心目中或希望的自我形象(即理想自我)與現實中的自我形象(即現實自我)不符合或有差距時產生的心理危機。絕大多數大學生在中學時代都是所在學校的佼佼者,有過一段值得驕傲的歷史,這使得有些人習慣了出人頭地的生活,習慣成為人們關注的中心,上大學后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甚至根本就不愿意承認他人的長處或優(yōu)點,保持著中學時代唯我獨尊的心態(tài)。但是進入大學以后,等于進入一個新的起點,在高手云集中要脫穎而出,絕非易事。因此,這部分大學生的內心產生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和緊張感,為了繼續(xù)保持各方面的優(yōu)勢,往往不切實際給自己制定過高的目標,不爭個“數一數二”的成績就是失敗,于是,在常人看來是很正常甚至是優(yōu)秀的成績,在他們的眼中,可能就成了無法接受的恥辱。希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凡事過猶不及,過分自尊可以轉變?yōu)樽员,而強烈的自卑感則導致自暴自棄。這就是在自殺者中,我們能看到一些在學!捌穼W兼優(yōu)”的學生的原因所在。
1995年3月,南京某大學自殺的一名女大學生,是全校8名三好學生標兵之一。她自殺的原因很讓感嘆——寒假與家人團聚時,當律師的舅舅對她說,“你有出息,將來可以當國際大律師!备改竸t對她說,“我們這里就文化氛圍差一點,將來你就在南京發(fā)展吧。”沒想到兩句很平常的話,居然給本身就懷疑自己生活能力的女大學生出了一道難題。她沒有勇氣和信心面對親人過高的期望,竟跑到南京雞鳴寺古塔,從七層跳下身亡。
(2)自我中心
如果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壓力就會變得很大,人也容易在急劇變化的時代中迷失方向,造成更大的身心傷害。而以自我為中心,正是現在家庭教育失敗造成的孩子的通病,這導致不少大學生經不起“挫折”,也不積極改善本人的心理狀況。心理的幼稚在大學階段往往會體現出來,挫折、失落、沒有方向、自閉,甚至放縱,發(fā)展需求的異化很可能造成對存在需求的否定,最極端的就是自殺。
當代大學生被人稱為“抱大的一代”——為了使他們集中精力學習,家庭事務一律不用插手,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不僅沒有父輩們上山下鄉(xiāng)日曬雨淋的經歷,連洗衣購物之類的基本生活技能都沒有學會;雖然已經是年滿十八歲的成年人,在父母眼中依然是襁褓中的孩子,百般呵護無微不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于自覺不自覺的形成自我中心,往往徒有超過常人的智商,卻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遇到一點小小的問題就不知如何獨自面對。而且,過往的學習與生活上的一帆風順,使得他們缺乏應對挫折和失敗的經歷和心理準備,因此,一個微不足道的挫折,就可能引起他們強烈的不良情緒反應,甚至精神崩潰。
(3)個性缺陷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其個性心理特征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大量這樣的情況:有的人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與周圍的人相處融洽,而有的人自私自利,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患得患失,不斷與他人發(fā)生矛盾;有人樂觀開朗,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的光芒,遇到不順心的事能坦然對之,而有的人多愁善感,帶著灰色眼睛看世界,為一些平常的事情抑郁悲傷;有的人善于溝通與交流,及時宣泄負性情緒,保持理性思維,而有的人性格內向,將惡性情緒埋于心底,甚至以極端方式(自殺或殺人)的來解決問題……
“郁悶”一詞,如今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口頭禪,成為這群本該與郁悶無關的年輕人掛在嘴邊的字眼。一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后,由于性格內向等原因,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不知所措或無法和別人較好地溝通,長此以往,導致這些學生沉默少言、郁郁寡歡,甚至走上自殺之路。
統計顯示,約有5%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死于自殺。一般認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有以下特點:情緒反應異常,且自童年或少年時開始;無明顯的智力缺損;表現瘋狂只是一時性或陣發(fā)性的;懲罰無效,不能從既往的經歷中吸取教訓;缺乏判斷力、預見力和普通應有的謹慎態(tài)度。
浙江大學的一名學生,在與同學交談性問題時暴露出自己的性無知,僅僅因為害怕同學將自己的“隱私”傳播出去,竟然將對方殺死并沉尸于校園的湖中,最后被判處死刑。
(4)心理(精神)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50%~90%的自殺死亡者可以診斷為精神疾病患者,其中以心境障礙最多見。抑郁癥是自殺者最常見的精神疾病診斷,15%的抑郁癥最終死于自殺,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殺的25%,其自殺高峰期常為起病初期和抑郁發(fā)作末期。而精神分裂癥病人的則有10%最終選擇自殺,主要集中在病程的前幾年。在自殺的發(fā)展過程中,許多自殺者常常表現出明顯的抑郁情緒——大約一半以上的自殺者有明顯的抑郁癥候群或處在嚴重的抑郁狀態(tài),且?guī)缀跛械囊钟舭Y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殺企圖,抑郁情緒被認為是評定自殺危險性的重要指標之一。盡管一項權威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女性抑郁癥發(fā)病概率是男性的兩倍,但有專家指出,男性患抑郁癥的后果要比女性嚴重——女性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而男性情緒的自我宣泄能力較差,最后可能會選擇極端方式來解脫。
毫無疑問,精神疾病也是導致大學生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據北京16所高校統計,293位因精神疾病休學退學者,分別占總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心理疾病已悄悄入侵校園這片凈土,并有愈演愈烈的傾向。
(二) 家庭與社會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一個人在走向社會以前,家庭是其生長生活的主要場所,而父母則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融洽的家庭氛圍和父母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對子女完整人格的形成起著“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而破碎的家庭和雙親個人修養(yǎng)的缺乏,則是子女個性缺陷的催化劑。在對自殺者影響因素的分析中,家庭因素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1)家庭教育的失誤
家庭教育對人的心理健康極為重要,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青少年自殺都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結果。從家庭系統論的觀點看,家庭中任何成員心理上出了問題,說明整個家庭系統出了問題。孩子最易認同同性別的父母,父母不良的人格特點、對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不當,將嚴重制約兒童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神經質的父親難以培養(yǎng)出心胸豁達的兒子,多愁善感的母親會影響其女兒比林黛玉還林黛玉。
每個父母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對自殺的大學生的父母的調查表明,不少父母對孩子愛的太過分。研究自殺的學者美國心理學家施奈德曼(Shneidman)認為,好心的父母給孩子的愛太多、太過分了,不管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提出來就滿足,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父母長輩的一言一行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并從小在其人格、個性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中國,由于既往物質生活的貧乏和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的增多,長輩對晚輩的生活關懷可謂無微不至,孩子,成為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陽”——許多家庭是六對一,即六個長輩(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為一個晚輩提供生活保障。家庭將孩子看得太重,生活中盡量滿足子女的物質需要,至于如何實施個性教育,使個體合理的自我尊重需要及時得到滿足,并通過示范、引導,使他們能主動地尊重他人則考慮得很少。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極易滋生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不懂得關心、愛護他人,不懂得珍惜和回報。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大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知識層次、較高理想志向,也很看重尊重和實現自我表現價值的需要,但對“尊重”的認識卻往往是單向的,即更多地是滿足自我受尊重的需要。一旦這種“自我尊重”感得不到滿足,部分人就開始走向極端,甚至不惜以自殺來“抗爭”。
杭州13歲的少年小強剛上初一,暑假一到就成天想著出去玩。可父母因為他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要求他少出門、多看書。這本來是司空見慣的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被父母寵慣的小強卻大發(fā)雷霆,扔下一句“不讓我出去玩我就死給你看”以后,一頭就往墻上撞,嚇得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yī)院。
(2)“期望”負荷過重
當代大學生的父母,許多是在“文革”期間成長起來的,不少人現在還下崗失業(yè)。由于歷史的原因,他們沒有機會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便將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父愿子還”的特殊現象,使得當代大學生不僅肩負著實現自身人生理想的壓力,還自覺不自覺地肩負著實現父輩人生理想的壓力。
父母對子女過分溺愛是一種“害”,對子女過高的期望值、過強的人生壓力,是另一種“害”。長期的應試教育和父母的溺愛,使一些學生不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生活上感到措手不及,學習上感到不堪重負,從而出現焦躁、壓抑、孤獨、憂郁等心理;而家長過高期望值,自己對前途估計的過分樂觀,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一旦學業(yè)考試受挫,或者就業(yè)不理想,一些大學生便感到失望甚至絕望。
(3)家庭結構不健全
由于父母離異和其中一方過早離世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特別是在農村,沒有父親的孩子常常遭到小朋友的欺侮,甚至被人辱罵是“野種”。這樣的孩子非常敏感,且其人格容易向兩個極端發(fā)展——過分自卑和過分自尊。前者使之在日后的生活中自暴自棄,后者則易使其產生報復心理。而且,父母不幸的婚姻生活易使孩子對婚姻產生恐懼,對異性產生偏見,對其心理健康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2、社會因素
人,是一種社會化程度極高的動物:任何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脫離社會單獨生存下去。人與社會緊密聯系的特性,成為社會環(huán)境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基礎。人組成了社會,社會又對人做出種種限制和規(guī)范,直接影響個體的生活、感情、思想……在探討大學生自殺的原因時,社會因素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1)學校教育的偏頗
這里所說的學校不僅僅指的是大學,還包括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對自殺的大學生的追蹤調查表明,在中學時代甚至在小學、幼兒園時代,不少人就表現出有人格缺陷,雖然他們學習成績不錯,智力不差。如有的人在中學時代就有自殺的企圖或者有自殺行為;有的人異常敏感多疑;有的人在小學時代就曾經寫過遺書;有的在幼兒園時代就曾經給老師講過:“老師,讓火車軋死我吧!”足見,大學生自殺并不是偶然現象,是不良的心理素質惡性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然而,我們的中小學、幼兒園非常重視學生、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卻長期忽視其人格培養(yǎng)和心理健康,認為“學習好”、“挺聰明”就是一切都好。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帕金森把家庭稱為“制造人格的工廠”,把學校稱為“修正人格的工廠”?梢,家庭、學校對人格的形成作用尤為重要。從幼兒園到大學,就象在一條生產線上加工某種產品,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差錯,都會使產品質量不合格,甚至造成廢品。
(2)人才觀念的陳舊
陳舊的人才觀念和功利目的過強的教育體制,是導致大學生心理沖突產生的重要原因。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人將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種“身份”教育,一些教師和家長用“只要上了大學,什么都有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之類的思想鼓勵為高考苦苦備戰(zhàn)的學生,民眾和社會給予大學生諸多溢美之詞和高度關注,在形式上和實際上造成了大學生身份的特殊化。
一位來自邊遠山區(qū)農村的大學生為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而苦惱不堪——他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鄉(xiāng)親們和家人都認為他考上大學意味著“永遠離開了鋤頭把”,要“做大事、當大官、掙大錢”,他自己也認為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10多年的寒窗苦讀,但現在就讀的不是名牌大學,也不是熱門專業(yè),將來要有所成就困難重重。在清楚這一現實后,他非常沮喪,精神幾近崩潰。
(3)社會劇變和高速發(fā)展的不適應
圍繞著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一系列經濟、政治體制改革措施相繼出臺,人事制度也發(fā)生劃時代的變革——從“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人們的思想理念、利益分配、生活方式也隨之劇變。以前那種上大學——分配工作——退休的傳統的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方式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競爭中的動態(tài)平衡。當代大學生成為這些變革壓力的直接承受者,如果調整不力,則有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甚至變態(tài)。有許多學生反映:“難以適應社會變革”、“社會競爭激烈,就業(yè)前途未卜”、“經濟難以負擔”。
腐敗現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以及下崗、就業(yè)困難都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許多的負面影響。一些學校周邊環(huán)境惡劣,被網吧、錄像廳、歌舞廳包圍,學生深受其害。當代大學生大多生活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沒吃過多少苦。在大學校園里,“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里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傾吐衷腸”已經成為許多大學生的生活軌跡。無聊與空虛讓許多大學生以想做一些“低級”的事情為樂趣,心理走到極端的邊緣,不可避免地產生“輕生”的念頭。這種看似標新立異、瀟灑不羈的生活方式卻真實地折射出大學生孤獨、迷惘的心理困惑。
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也給大學生帶來心理問題:緊張、壓力。能不能適應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并在其中生存下去,他們往往心中沒有數。據報道,在日本,有的年青人因不能適應快節(jié)奏的工作、學習、生活而走上自殺的道路。而且,這個問題目前正在變得越來越嚴峻,我們不能不正視它。
全球化和知識化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兩個主要特點,信息轟炸使當代大學生面臨新的心理問題:迷失、無自主力。日本全國科技政策研究所在“2000年的科技預測”報告中指出:從1993~2003年的10年內,人類知識將有“爆炸性”突破。從2011~2020年的10年內,人類的知識將比現在增加3~4倍。世界正在成為一個巨大的信息交流市場。面對浩瀚的信息資源,人們將如何去選擇和使用?在眾多信息面前,一些人感覺無力自主,迷失了自我,產生嚴重的心理壓力,甚至導致自殺。
(4)社會對自殺缺乏理性認識
中國的自殺問題,長期以來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禁區(qū)。自殺率的高低被錯誤的認為能夠反映社會制度的好壞,許多政治教科書到現在還在寫:資本主義的社會病之一是自殺人數不斷增加。結果,自殺數字被當成是國家的機密,而有一個歷史時期,自殺更被看成是自絕于黨和人民的可恥行為,沒有人嘗試這方面的研究,更少人注意到自殺的社會性問題。直到文革結束后,我們才解除了對自殺的封鎖狀態(tài),國家也定期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上報我國的自殺數字,這才開始了對自殺問題研究。這使得我國的自殺研究嚴重落后于先進國家,危機干預機構和手段嚴重缺乏,整個社會對自殺現象缺乏足夠的理性認識。
(5)心理教育與干預措施缺乏
雖然近年來我們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日益重視,許多高校也開始開設心理健康課和心理咨詢,但這一切離現實的要求還有相當距離。據權威機構的數字顯示,在發(fā)達國家中,每百萬人中就有500人從事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在我國每百萬人中僅有3至5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而由心理學研究轉為專門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學者則更是少而又少。在香港,每1000名大學生擁有一個專職心理輔導員,在內地,每5000名大學生還不到一個心理輔導員,而且很多輔導員還是兼職的。調查顯示,兩成學生普遍存在焦慮、恐懼、憂郁、神經衰弱,一遇導火線很容易產生過激行為。但是由于心理救治系統的薄弱,使得大學生的“心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許多大學生從來就沒有進行過心理咨詢,自殺者中想到或進行過心理咨詢的也是寥寥無幾。
(6) 生活事件
① 軀體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危險因素的影響之后,軀體疾病特別是慢性和難治性軀體疾病依然是自殺的重要危險因素。在自殺死亡者中患有各種軀體疾病的占25%~75%,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疾病導致功能受限,不能參加正常的社會活動;疾病導致的難以忍受的慢性疼痛;彗星帶來的痛苦;疾病導致的悲觀、絕望情緒。在大學生群體中,由于軀體疾病和生理缺陷而自殺者甚至殺人也絕非個別。
2002年3月24日,華南某大學2000級一名闞姓研究生,從研究生宿舍陽臺跳下,當場死亡。闞某因為疾病纏身,為了不拖累家庭經濟和妻兒,選擇自殺,卻留給家人無限的痛苦。
② 戀愛失敗
近年來,大學生戀愛在大學校園中愈演愈烈。一對對年輕的男女出雙入對,在湖邊的路燈下卿卿我我,在林蔭小道挽臂漫步,在校園舞廳中相擁起舞,在夜幕降臨后親撫熱吻……甚至有的大學為了制止戀人們過于親密的行為,在飯?zhí)么虺隽恕敖够ハ辔癸垺钡拇髽苏Z。
戀愛是組成家庭之前的情感嘗試,對于性生理、心理都已經基本發(fā)育成熟的大學生來說,追求異性之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甜蜜的愛情能給戀愛中的人以超常的力量,振奮的精神,從而促進學習與工作。然而,愛情也是一把雙刃劍,除了甜蜜,還有苦澀。有些大學生對愛情充滿理想化的幻想,將其作為唯一的精神寄托;有的人心理不夠成熟,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容易陷入情感的漩渦不能自拔;還有的人不善于處理戀愛中發(fā)生的各種矛盾,結果引發(fā)無盡的煩惱……一旦戀愛失敗,他們常常作出極端之舉,因此而導致的自殺事件也屢見不鮮。
湖南某重點大學黎某與本系一位高年級同鄉(xiāng)談戀愛,雖然男方家長極力反對,但沒有影響他們的戀情。然而,在男方接到某名牌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后,不久便提出分手。她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從此憂郁、自卑,終于在2001年11月7日深夜投湖自盡。她在遺書中寫道:“我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留戀,但你們把我逼上絕路。”一個風華正茂的女大學生,僅因這點“成長的煩惱”,便認定“你們把我逼上了絕路”,實在是令人扼腕。
③ 學業(yè)受挫
很多大學生在中學時代都是學習成績非常拔尖的,但進入大學以后,面對的競爭對手比以前要強大得多,加之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成績排名的落后使產生許多人嚴重的挫折感,由此導致的自殺現象屢見不鮮。
從西部黃土地進京的某大學生,學習成績原本是全年級第一名,他自殺的原因僅僅是學習成績排名有所下降,自感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就爬到學校的最高建筑物上,縱身跳下……
華南某大學的小井是全村第一個大學生,上大學前村里擺了十幾桌酒席送他。但一個學期下來,他學習成績追不上別人,評先進沒評上,經濟條件又不如別的同學,這都讓他萌生了悲觀絕望的思想,最后選擇了割脈自殺……
2001年12月31日上午,華南某大學電力系二年級研究生賀××墜樓身亡。據其同學反映,賀可能是因為成績原因心理壓力過大以致走上不歸路。據了解,他們研究生的每門課要根據成績排名,排在最后5%~10%的學生,給予黃牌,累計三個黃牌就換一個紅牌,得紅牌的學生畢業(yè)難度較大。
2002年1月16日,廣州某大學學生黃××在家中跳樓自殺,死時手上還留有割脈自殺后縫針的痕跡,據了解,其自殺原因可能與考試壓力過大有關……
④ 網絡成癮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絡與網絡游戲的普及和上網人數及時間的增加,由此引發(fā)的心理障礙日益多見。南昌某大學一名學生沉溺網絡,遠在東北的父母辭去工作專門陪讀仍不能自拔。這樣的情況絕非個別,許多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超乎常人的想象,網上聊天、網絡游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形成嚴重的精神依賴,一日不上網即覺難以忍受,這種“離網即‘死’,見網即‘活’”產生的心理障礙占大學生心理問題一成多,被稱為“網絡成癮癥”。
⑤ 家庭經濟貧困
貧困大學生可以說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在西方國家,孩子年滿十八歲都要獨立生活,上大學的錢都是自己的打工所得,與家庭經濟條件的好壞沒有太大聯系。但在中國,孩子在走向社會參加工作以前,家庭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在高等教育免費的時代,家庭條件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大,高校收費并軌后,家庭經濟條件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生活和心理。
大多數貧困大學生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奮發(fā)圖強,他們以自己的成功證明:貧困不是低賤甚至猥瑣的代名詞,貧困有時會是一種財富。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因為貧困而產生心理壓力,甚至出現異常行為的大學生絕非個別現象。家庭經濟的貧困,會使得大學生表現出特殊的心理問題,更多地表現出自卑而敏感、人際交往困難、身心疾病突出和問題行為較多,還有社會態(tài)度不良、懷有敵意等表現。
(一)準確把握自殺的預兆
除了部分激情性自殺者外,多數自殺者在自殺前都會有一定的預兆。精神病學家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總結發(fā)現,病人有下列情況時,自殺的危險性大大增加[4]:
1、近期有過自傷或自殺未遂行為者,再次采取自殺行動的可能性很大。以求助為目的的自殺行為多次未遂后,周圍的人往往以為當事人并不真正想死而放松警惕,如果自殺未遂者求助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則再次采取自殺行動的可能性很大。
2、向親友、同事、醫(yī)務人員或在個人日記中流露出消極、悲觀的情緒,表露出自殺的意愿。
3、近期遭受了難以承受的巨大打擊。在打擊事件出現的初期,自殺可能性較大,在適應以后,危險性隨之減少。
4、當事人對某人、某事、某團體或社會有強烈的敵意攻擊性,但對方太強大,此時可產生內向攻擊,引起自殺。
5、與人討論自殺的方法,或購買用于自殺的毒物、藥物,或常在江河、高樓、懸崖徘徊,提示患者可能已經有自殺計劃。同時,原有自殺意愿的人有意掩蓋自殺意愿,不再與他人談論自殺,是自殺行為即將發(fā)生的危險信號。
6、難治性軀體疾病患者突然不愿意接受醫(yī)學治療,或情緒突然好轉,或與親友家人詳細談論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時,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息。
7、精神病患者,特別是憂郁癥、精神分裂癥、酒精及藥物依賴者是公認的自殺高危人群。有自責自罪、被害妄想或有命令性幻聽和強制性思維等癥狀者,以及憂郁患者出現情緒的突然“好轉”,應警惕自殺的可能。一些嚴重的憂郁癥患者常常在所謂的“平靜期”自殺。
哈金斯等人(1972)通過十余年的調查,發(fā)現至少有2/3的自殺者通過以下一種或多種途徑明確表示了他們的目的:以往有過確切的自殺企圖;聲稱他們想死;認為他們死后家庭會更好;公開宣稱打算自殺;談論自殺的方法。
以上這些研究成果,在對大學生自殺預兆的觀察中有著指導和借鑒意義。 大量的觀察表明,下面這些情況的出現,是大學生自殺的危險警報:
1、近期內有明顯的外部負性刺激,如學習成績下降、失戀、人際關系危機、患上嚴重軀體疾病或遭遇殘疾;
2、情緒低落,悲觀抑郁,自責自罪,性格孤僻內向,與周圍的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
3、在嚴重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從小缺乏溫暖和愛撫,對事物易產生悲觀失望的體驗;
4、曾經有過自殺企圖,或家庭成員、親友中有過自殺者;
5、行為反常,如突然收拾東西,無故向關系密切的人道謝、贈送禮物,一個人獨自徘徊;
6、談論自殺,間接或直接地有自殺的暗示或威脅。
歸納起來自殺者及自殺未遂者自殺預兆在情緒、認知、行為和軀體癥狀等4個方面有如下具體表現:
情緒方面——當事者往往表現出高度的緊張、焦慮、抑郁、悲傷和恐懼,部分人甚至會出現惱怒、敵對、煩躁、失望和無助等情感。
認知方面——在急性情緒創(chuàng)傷或自殺準備階段,當事者的注意力往往過分集中在悲傷反應或想“一死了之,一了百了”之中,從而出現記憶和認知能力方面的“縮小”或“變窄”,判斷、分辨和做決定能力下降,部分人會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
行為方面——當事人往往會有痛苦悲傷的表情、哭泣或獨居一隅等“反!毙袨。具體來說,可以有工作能力的下降,從而不能上班和做家務,興趣的減退和社交技能的喪失,從而日趨孤單、不合群、郁郁寡歡,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漠不關心;對前途的悲觀和失望,從而會產生拒絕他人幫助和關心,脾氣暴怒或易沖動。
軀體癥狀方面——相當一部分當事人在自殺前會有失眠、多夢、早醒、食欲下降、心悸、頭痛、全身不適等多種軀體不適表現,部分病人還會出現血壓、心電生理及腦電生理等方面的變化。
南京腦科醫(yī)院教授、中國最早的自殺危機干預專家翟書濤指出,一般而言,自殺者在自殺前處于想死同時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態(tài)時,從其行為與態(tài)度變化中可以看出蛛絲馬跡。大約2/3的人都有可觀察到的征兆,50%的自殺企圖者在自殺前曾向他人談論過自殺,關鍵是周圍的人沒有明確的意識,如果能意識到自殺者的異常,在當時即出面干預,這些人多半就不會自殺,這在心理學上叫“危機干預”。
(二)自殺的危險性評估
一方面需要評定自殺企圖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險,即自殺、他殺、自傷、沖動攻擊行為等發(fā)生的可能性,這一水平的評定至關重要,因為牽涉到生命的存在與否。另一方面需要評定自殺企圖者是否已喪失原有的社會角色能力、是否與周圍環(huán)境疏遠或隔絕,或者離開原先所處的自然社會環(huán)境。如果病人已有詳細的自殺計劃或準備實施時則應考慮密切監(jiān)護,或收住精神科病房不失為安全措施之一。
必須注意,對自殺者的檢查評估應該盡量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以便及時干預和搶救。
準確地識別求助者的自殺危險程度是比較困難的,在察知自殺預兆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客觀的評估手段對求助者的自殺危險程度進行評估。
臺北仁濟療養(yǎng)院新莊分院心理衛(wèi)生科謝文杰編制的《自殺風險評估檢核表》對評估自殺危險程度有一定的幫助(表9-3)。
季建林曾在《對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癥病人如何進行危機干預?》一文中介紹了近年來國外編制的一份自殺危險性的評估量表,如果評分大于10分以上,提示有較高的自殺危險性,需要請精神科醫(yī)生會診,必要時收住精神病院治療。
另外,可以借助一些心理臨床評定量表對求助者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估,準確的判斷求助者的自殺危險性,常用的量表如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 SCL-90)、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等。
表9-3 自殺風險評估檢核表
指 導 語 | 下列各題為一個人企圖自殺時的可能性反應。倘若你身旁的個案疑似為自殺的高危險群時,請依照題目的指示,在題后以“√”號標示符合的狀況。 | |
項 目 | 感到強烈的無望/絕望 | |
自尊非常低 | ||
感到哀愁與憂郁,并且對于喜愛的活動興趣缺失 | ||
酒類或藥物的使用量較以往多 | ||
近期有經歷失落事件或是與重要他人分離 | ||
飲食、飲酒與睡眠型態(tài),出現戲劇化的轉變 | ||
變得非常喜怒無常 | ||
突然變得沉靜 | ||
言談過程中,透露出自殺的想法 | ||
對于死亡有預期性想法 | ||
在課業(yè)或工作上的功能表現不如以往 | ||
在課業(yè)或工作上的功能表現不如以往 | ||
從朋友群聚中退縮下來 | ||
從過去的經常性活動中退縮下來 | ||
不重視自身外表 | ||
精神集中感到困難 | ||
出現身體癥狀,如:頭痛或倦怠感 | ||
強烈的出現罪惡感或羞恥感 | ||
出現暴力、敵對或反叛的行為(尤其是年輕人最常有此反應) | ||
近期是否曾因接受精神科住院治療后出院 | ||
附記 | 當您所打的“√”愈多時,您就愈有理由考慮被評估者正受到自殺的威脅,請給予妥善的專業(yè)處置。 |
(一)危機干預的策略
危機干預是近40年來國外常用于自殺病人和自殺企圖者的一種有效心理社會干預方法,即強調干預的時間緊迫性和干預的效果,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幫助病人恢復已失去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水平,肯定他(她)的優(yōu)點(長處),確定他/她已采用過的有效應對技巧,尋找可能的社會支持系統,以及明確治療目標。首先讓自殺病人認識到自殺不過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已,并非目的,因為絕大多數自殺企圖者是因為面臨生活逆境不能解決時才選擇自殺的,是希望“一了百了”,但如果有解決目前逆境或危機的其他方法,可以避免自殺。因此,圍繞這一改變認知的前提,可以采。孩俳徽,宣泄被壓抑的情感;②認識和理解危機發(fā)展的過程及與誘因的關系;③學習問題解決技巧和應對方式;④幫助病人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人際交往。另外,注意強化病人新習得的應對技巧及問題解決技術,同時鼓勵病人積極面對現實和注意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
具體的危機干預步驟一般包括6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問題
從患者的角度確定和理解其所認識的問題。如果醫(yī)務人員所認識的危機境遇并非患者所認同的,那么幫助的干預策略和付出的努力可能會失去重點,甚至對患者而言沒有任何價值。其中所應用的核心技術為傾聽,包括同情、理解、真誠、接納,以及尊重。
第二步:保證患者安全
在危機干預過程中,保證患者安全作為首要目標,這是非常必要的。簡單的來說就是對自我和對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險性降到最小可能性。雖然將保證患者安全放在第二步,但在整個危機干預過程中都應該將這點作為首要的考慮。
第三步:給予支持
強調與患者溝通與交流,不要去評價患者的經歷與感受是否值得稱贊或批評,而是提供這樣一種機會,讓患者相信“這里有一個人確實很關心你”。換句話說,醫(yī)務人員必須無條件的以積極的方式接納所有的求助者,不在乎報答。
第四步:提出并驗證可變通的應對方式
應該從多種不同途徑思考變通的方式來幫助患者,而非死路一條,如:(1)環(huán)境支持:這是提供幫助的最佳資源,讓患者知道有哪些人現在或過去能關心自己;(2)應對機制:即患者可以用來戰(zhàn)勝目前危機的行動、行為或環(huán)境資源;(3)積極的、建設性的思維方式:可用來改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并減輕應激與焦慮水平。如果能從這三方面客觀的評價各種可變通的應對方式,就能夠給感到絕望和走投無路的自殺企圖者以極大的支持。
第五步:制訂計劃
計劃的制訂應該與求助者合作,讓其感到這是他自己的計劃,這一點很重要。計劃應該根據患者的應對能力,著重在切實可行和系統的幫助其解決問題,如使用放松技術消除其緊張焦慮。
第六步:得到承諾
多數情況下,這一步比較簡單,即讓患者復述一下計劃:“現在我們已經商討了你計劃要做什么,下一步將看你如何表達自己的憤怒或抑郁情緒。請跟我講一下你將采取哪些行動,以保證你不發(fā)脾氣或不再絕望”。在結束危機干預前,醫(yī)務人員應該從患者那里得到誠實、直接和適當的承諾。
一般經過4~6周的危機干預,絕大多數的危機當事者會渡過危機,情緒癥狀得以緩和,此時應及時中斷干預性治療,以減少依賴性。在結束階段,應該注意強化新習得的應對技巧,鼓勵當事者在今后面臨或遭遇類似應激或挫折時,。
歸納起來說,危機干預實際上是起一根拐杖的作用,即幫助和支持那些心理失衡的抑郁絕望患者,一旦他們能學會自我解決和處理問題的技能,并能舉一反三地來調整心理失衡狀態(tài),提高自我的心理適應和承受能力,就應該讓他們“扔掉拐杖”,獨立和面對生活。
(二)糾正有關自殺的謬誤
社會上對自殺這種行為所持的態(tài)度和認識差別很大。其中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若不加以糾正,對自殺預防不利。危機干預工作者應該糾正這些錯誤認識,以便在面對求助者時能夠及時發(fā)現潛在的自殺危險,予以及時干預。
1、自殺無規(guī)律可尋。自殺事件常常帶有突發(fā)性,一旦發(fā)生,周圍的人常感意外詫異。其實大部分自殺者都曾有過明顯的直接或間接的求助信息。他們在決定自殺前會因為內心的痛苦和猶豫而發(fā)出種種信號。
2、與想自殺的人討論自殺將誘導其自殺。事實上一般應該和可能自殺的人討論自殺。受自殺困擾的人往往愿意別人與他傾談,聽他述說對自殺的感受,如果故意避開不談,反而會因被困擾的情緒無從分解而加重情緒問題。
3、威脅別人說要自殺的人不會自殺。事實上大量自殺死亡者曾經威脅過別人或者對他人公開過自己的想法。研究表明,50%的自殺企圖者在自殺前曾向他人談論過自殺,這種人很可能會有自殺的舉動,必須高度重視。
4、自殺是一種不合理行為。事實上從自殺者的角度看,幾乎所有采取自殺行動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5、想過一次自殺,就會總想自殺。事實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的一生中的某個時候產生自殺企圖。他們大多數人能從短時的威脅中恢復過來,學會適應與控制,長久地生活,使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免受自我沖突的威脅。
6、一個人自殺未遂后,自殺危險可能結束。事實上自殺最危險的時候可能是情緒高漲時期,當想自殺的人嚴重抑郁后變得情緒活躍起來的時候。一個危險的跡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殺后出現“欣然”期。自殺危機改善后,至少在3個月內還有再度自殺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癥狀好轉時最有危險性。
7、自殺總是一種沖動性行為。事實上自殺有些是沖動行為,另一些則是在仔細考慮之后才實行的。
(一)增強學生心理素質
前面講過,在導致大學生自殺的諸多原因中,外界的因素固然是重要的,但其終歸只是誘因,起決定作用的是個體自身的內在因素。因此,增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無疑是預防自殺的重要方面。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可通過以下途徑來進行:
1、普及心理健康及自殺預防知識
充實心理咨詢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通過心理健康課程、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設立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團體輔導與訓練、心理沙龍、心理劇、印發(fā)心理健康宣傳材料等指導學生,正確引導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熱愛生活、鐘愛生命,提高面對挫折的應對能力與康復能力,使有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及時得到疏泄和幫助。
當然,預防自殺,對有自殺企圖的學生伸出援助之手不僅僅是心理咨詢人員應盡的責任,也是當事人、周圍的人,如家長、親人、朋友、老師應關注的事。因此,必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自殺預防知識宣傳的內容。首先對全體大學生進行宣傳,增強遇挫不餒、重新開始的勇氣和自信,學會以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困境。其次要對學生工作干部、班級輔導員、教師進行重點宣傳,使他們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機,大學生哪些方面的問題容易出現心理危機,哪類個性特點的學生容易出現心理危機,哪些言語和行為表現可能是自殺的前兆,對出現自殺預兆的學生如何處理及干預,怎樣救助他們并教會他們自救。從許多高校的情況來看,這種宣傳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自殺言行的表露多是由同學或學生管理干部發(fā)現并及時干預和挽救的。
2、通過思想文化課的教學,幫助學生獲得處理人生的智慧。
在大學生的素質教育當中,思想政治素質是根本的靈魂,文化素質是基礎。思想文化課,不僅能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而且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人文科學的主干是傳統意義的文史哲學科,這些學科的知識常常凝聚、整合為一個民族和國家人文精神之精華。文史哲學的發(fā)展水平以及國民所具有的文史哲學素養(yǎng)的高低和普及程度是一個民族思想文化水平的集中體現。文史哲學盡管各有其特點,但無不以關懷人自身、關懷人的生命價值為宗旨,以面向人類的現實和未來前途為已任。文史哲學通過批判和反思把人們從種種迷茫和束縛中解放出來,促進人和社會的不斷健康發(fā)展。
通過思想文化課的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獲得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學會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從而珍惜生命、關愛生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培養(yǎng)學生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深厚的歷史意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和超越現實的種種矛盾,以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去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
3、通過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愛好,拓展大學生的生命空間。
隨著學習競爭的激烈,大學生的活動范圍往往局限于三點一線,這種狹窄的活動空間使學習生活變得單調、枯燥,與青年人的性格極不協調。而通過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可使大學生獲得美的享受,拓展生命空間,從而消除知識經濟時代所面臨的各種心理疾患。
心理健康往往是與身體健康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音樂、舞蹈、書畫等藝術活動對于提高人的身心素質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藝術課的教授,大學生可以獲得美感,而美感是一種愉快的心理感受。正如偉大的生物學家巴甫洛夫所說:愉快可以促進人體的健康發(fā)展。馬克思也曾經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庇捎谒囆g課所帶來的愉悅使人心情舒暢,肌肉放松,心律舒緩,機能協調,消除各種有害健康因素的困擾,促進有益于健康的生物化學物質的分泌,從而增強體質、體能,提高健康水平。
藝術類課的教學更可以直接增進人的心理健康,完善人的個性品質。藝術欣賞既可以消除人腦的高度緊張和疲勞,使大腦各部位的興奮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現,從而有助于腦機能的平衡健康發(fā)展;又可以宣泄情感、疏導情緒、排解壓抑,使心理得到平衡;還可以使人在美的環(huán)境中產生幸福感、自豪感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給你一個開朗的性格、飽滿的精神、旺盛的活力、穩(wěn)定的情緒、堅強的意志,使你的氣質和風度高雅大方,個性鮮明,而這幾乎是完美人格的全部內容。
(二)學會自我調節(jié)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夢想破滅甚至絕望的時候。這時候,學會自我調節(ji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找親密的朋友傾訴,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或者干脆外出旅行,在大自然的青山綠水中讓自己得到平靜。冬雪夏夜,蟬鳴蟲叫,生命是美好而值得我們去真正留戀的!
1、自我合理化
所謂自我合理化,就是當一個人遭遇打擊或挫折時,為自己的失敗或挫折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沖淡內心的不安以安慰自己,求取心理平衡。俄國作家契訶夫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對企圖自殺者說“為了不斷感到幸福,那就需要:善于滿足現狀;很高興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彼e例說,“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燒起來了,那你應當高興,而且感謝上蒼,多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你的手指頭扎了一根刺,那你應高興,挺好,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以此類推,朋友,照著我的勸告去做吧,你的生活會快樂無窮!”
在各種壓力面前,大學生應學會“自我合理化”。簡單的說要有點“酸葡萄”精神和“阿Q”精神,善于用各種理由把環(huán)境進行合理化,盡量減少挫折感。這兩種方法,在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自欺欺人而遭到批判和摒棄,其實只要運用得當,對保持人的心理平衡是非常有效的。
2、參加社會活動
文體活動可以使人放松,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集體活動如郊游、植樹、講座、大學生社團等,發(fā)揮個體的專長優(yōu)勢,增加人際交往。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可以提供人際接觸的機會,增加溝通與交流的渠道。
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有與人合作的意識,學會與人交往,學會在新的環(huán)境下適應新的角色,這是事業(yè)成功的前提。人類的很多心理病態(tài),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失調而來的。這就是說,人際關系緊張的人,不但事業(yè)受阻,而且心情不好。一個人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朋友。人際交往中情感的輸入輸出,還可以使個人的安全感得以增強,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較強的心理承載力也能由此建立。而這一切通過書本是學不到的,必須通過交往實踐中獲得。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帶來好心情,好心情可以激人奮進,并永葆青春。
3、降低期望值
快樂的原因,通常有很多種,但不快樂的原因,通常只有一種——壓力!壓力可以有很多種,但有壓力的人通常只有一種——人生包袱扛的太重的人!
老一輩的人雖然讀書不多,學歷不高,卻常說:“自己才三兩重的人,不要去扛五兩重的東西!”有知識高學歷的現代人,卻常常犯這個簡單的錯誤。
虛榮心,是現代人壓力和痛苦的重要來源之一。一些學生喜歡整天逛街買名牌服飾,在別人面前打扮得又靚又帥,或經常呼朋喚友下館子扮大款,私下里卻為了明天的飯錢而到處向人借錢調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但有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優(yōu)秀,強迫自己在并不擅長的領域苦苦掙扎……人生,不能活得太沉重!三兩重的人,非要去扛五兩重的人生,不僅無法擁有快樂,下場也會很凄慘。人生并不是以苦痛和壓力為目的,扛著沉重的包袱一步步走完人生,是不值得的!
面對壓力和痛苦,如果我們能夠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多一點腳踏實地,少一些好高騖遠,煩惱,將會隨風飄去,快樂,將會接踵而來!
4、學會宣泄
心理問題的最終產生,在很多情況下是負性情緒不斷累積的結果。因此,及時地排除負性情緒,就可以起到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效果。而宣泄,就是人們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宣泄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最基本的原則是宣泄必須合理合法,要做到既不損人也不害己,并保持合適的度。宣泄的方法有:找人傾訴,大聲吶喊,盡情痛哭,自言自語,類似的方法還有記日記,將自己的痛苦、憤怒,統統變?yōu)楣P下的文字等。
研究發(fā)現,做出偏激行為的大學生往往是一些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有自閉傾向的人,而性格開朗外向的人,遇事從不憋悶于心,善于利用各種機會傾訴,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好。
5、轉變觀念
有多少大學生尋求過心理咨詢?又有多少大學生走進過心理診所? 一次大規(guī)模的自殺調查顯示,雖然63%的自殺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但僅僅有7%的自殺者在死前曾求助過心理醫(yī)生。面對日益加快的生活節(jié)奏以及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人們內心的緊張和焦慮可想而知,但為何只有極少數人會想到找心理醫(yī)生尋求幫助呢?因為很多人不敢正視自己的疾病,存有害怕被別人嘲笑的觀念。認為進行心理咨詢就意味著暴露隱私的傳統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一部分有精神障礙甚至自殺傾向的患者向心理醫(yī)生吐露心扉。
2002年12月3日,在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成立儀式上,著名“洋笑星”大山出任該中心的形象大使!捌鋵嵨覀兗揖陀芯窦膊』颊,但她最終是微笑著離開人世的!贝笊皆诮邮懿稍L時異常認真而又坦誠地告訴記者,自己的姑姑長期患有嚴重的抑郁癥,一生沒有結婚,沒有離開過父母,但由于社會心理疾病預防與干預機制較為健全,在家人的關心和醫(yī)生定期診治下,她的病情逐漸好轉,生活相對正常,最后平靜謝世。大山說,其實西方人對心理疾病也有一個從不接受到接受的過程,以前,沒有人會主動說自己看過心理醫(yī)生,但現在,很少有人再為此驚訝了。相對西方來講,中國人對心理問題似乎避而不談,總是遇到自殺或自殺未遂時才有人想起如果事先找找心理醫(yī)生就好了!罢l都有這樣那樣的心事,如果總憋在心里,保不準會做出什么極端的事,其實學會經常與人溝通交流,主動去找心理醫(yī)生,許多問題都可以避免。”
因此,轉變我們的傳統觀念,在問題初現時就求助于專業(yè)的心理咨詢,無疑是將自殺意念扼殺于萌芽狀態(tài)的最好辦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接受心理咨詢也許就會成為人們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
(梁劍芳 馮現剛)
[注釋]
[1]劉鐵橋,自殺行為與危機干預,見赫偉主編,精神病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第四版,178~179
[2]王登峰等.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與咨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167
[3]趙梅,季建林.自殺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精神在線網站
[4]劉鐵橋.自殺行為與危機干預.見赫偉主編.精神病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第四版,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