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傷暑
    

證治準繩·類方:傷暑

白虎加人參湯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六錢二字半)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jfsoft.net.cn去滓,溫服一升,日三。白虎加蒼術湯前方內(nèi)去人參,加蒼術二兩,增水作四服。香藿飲 香薷湯(俱見中暑。)六和湯(《澹寮》) 治心脾不調(diào)…

白虎加人參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六錢二字半)

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jfsoft.net.cn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白虎加蒼術

前方內(nèi)去人參,加蒼術二兩,增水作四服。

香藿飲 香薷湯(俱見中暑。)

六和湯(《澹寮》) 治心脾不調(diào),氣不升降,霍亂吐瀉,寒熱交作,傷寒陰陽不分,冒暑伏熱煩悶,或成痢疾,中酒煩渴畏食。

香薷(二錢) 縮砂仁 半夏(湯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去蘆) 甘草(炙,各五分) 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 白扁豆汁略炒) 濃樸(姜制) 木瓜(各一錢)

水二盅,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五苓散(見消渴。)

消暑丸(《和劑》) 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用醋五升煮干) 甘草(生用) 茯苓(去皮,各半斤)

上為末,姜汁煮糊丸,無見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熱湯送下。(中暑為患,藥下即蘇。傷暑發(fā)熱頭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雖飲水多,亦不為害,應是暑藥,皆不及此。

若痰飲停積,并用生姜湯下。入夏之后,不可缺此。)

枇杷葉散 來復丹 卻暑散(俱見中暑。) 小半夏茯苓湯(見痰飲。) 平胃散(見中食。) 理中湯(見霍亂) 春澤湯(即五苓散加人參一錢。) 縮脾飲(見中暑。) 藿香正氣散(見中風。) 蘇合香丸(見卒中。) 胃苓飲(即平胃散、五苓散并用。) 辰砂五苓散(即五苓散加辰砂等分,桂減三之一。)

酒煮黃連(《和劑》) 治伏暑發(fā)熱,嘔吐惡心,并治膈熱,解酒毒,濃腸胃。

黃連(去須,十二兩) 好酒(五斤)

上將黃連以酒煮干,研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熟水送下。

益元散(即天水散) 治傷寒表里俱熱,煩渴口干,小便不通,及霍亂吐瀉,下利腸 ,偏主石淋,及婦人產(chǎn)難,催生下乳,神效。

桂府滑石(膩白者,六兩) 粉草(一兩,研爛)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diào)下,新水亦得。加薄荷末少許,名雞蘇散;加青黛末少許,名碧玉散,治療并同,但以回避世俗之輕侮耳。

十味香薷飲(《百一》) 消暑氣,和脾胃。

香薷(一兩) 人參(去蘆) 陳皮(湯泡,去白) 白術 白茯苓 白扁豆(炒,去殼) 黃 (去蘆)干木瓜 濃樸(姜汁制,炒黑色) 炙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熱湯或冷水調(diào)下。

三黃丸(見發(fā)熱。) 養(yǎng)胃湯(見瘧。) 四君子湯(見虛勞。) 星香散(見中風。) 消風散(見眩暈。)

二陳湯(見痰飲。) 白虎湯 調(diào)胃承氣湯(并見發(fā)熱。)

三黃石膏湯

黃連(二錢) 黃柏 山梔 玄參(各一錢) 黃芩 知母(各一錢五分) 石膏(三錢) 甘草(七分)

上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

黃 (一錢半,汗少減五分) 蒼術(一錢半) 升麻(一錢) 人參(去蘆) 白術 陳皮 神曲 澤瀉(各五分) 甘草(炙) 黃柏(酒浸) 葛根 青皮(去瓤) 當歸麥門冬(去心,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劑之多少,臨時斟酌。

黃 人參湯

黃 (一錢,如自汗過多者加一錢) 人參(去蘆) 白術(各五分) 蒼術(半錢,無汗一錢) 橘皮(不去白) 甘草(炙) 當歸身(酒洗) 麥門冬(去心,各二分) 黃柏(酒洗) 神曲(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五味子(九粒)

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食遠或空心服之。忌酒、濕面、大料物之類,及過食冷物。如心下痞悶,加黃連二三分。胃脘當心痛,減大寒藥,加草豆蔻仁五分。脅下痛或縮急,加柴胡二三分。頭痛,目中溜火,加黃連二三分,川芎三分。頭目不清利,上壅上熱,加蔓荊子三分, 本二分,細辛一分,川芎三分 生地黃二分,如氣短精神少,夢寐間困乏無力。加五味子九粒。大便澀滯,隔一二日不見者,致食少食不下,血中伏火,而不得潤也。加當歸身、生地黃各五分,仁三粒,去皮尖,另研,麻子仁研泥,五分。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藥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別藥,少加大黃煨,半錢。如又不利,非血結血秘而不通也。是熱則生風,其病患必顯風證,單血藥不可復加,止常服黃 人參湯,只用羌活半兩,防風半兩。二味以水四盞,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服之,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胸中氣滯,加青皮,并去白jfsoft.net.cn/zhicheng/陳皮倍之,去其邪氣。此病本元氣不足,惟當補元氣,不當瀉之。氣滯太甚,或補藥太過,或人心下有憂滯郁結之事,更加木香二分或三分,砂仁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與正藥同煎服。腹痛不惡寒者,加芍藥半錢,黃芩二分,卻減五味子。

人參益氣湯(見著痹。)

清燥湯(東垣)

黃 (一錢半) 黃連(去須) 蒼術 白術(各一錢) 陳皮(五分) 五味子(九粒) 人參 白茯苓升麻(各三分) 當歸(一錢二分) 澤瀉(五分) 柴胡 麥門冬 生地黃 神曲(炒) 豬苓 黃柏(酒制)甘草(炙,各二分)

每服半兩,水二盞,煎一盞,去滓稍熱,空心服。

潑火散 治傷暑煩躁,口苦舌干,頭痛惡心,不思飲食,昏迷欲死者,即中暑門地榆散。

葫蘆丸 治胃暑毒,解煩渴。

百藥煎(三兩) 人參(二錢) 麥門冬 烏梅白梅干葛 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含化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香薷丸(《和劑》) 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燥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惡心,口苦舌干,肢體困倦,不思飲食,或發(fā)霍亂,吐痢轉筋。

香薷(去根,一兩) 紫蘇(去粗梗) 干木瓜藿香(洗去沙土) 茯神(去木,各五錢) 甘草(炙赤色) 檀香(銼) 丁香(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細嚼,溫湯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