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決定要印刷,內容就要求要無誤,本帖專門討論桂林古本
傷寒雜病論的內容問題,請大家多看幾遍我們已完成的PDF檔案,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討論。
在下先拋磚引玉:
個人認為我們的校稿除了未取得羅哲初手抄原版,已將現(xiàn)有的版本(廣西60及80年版,白云閣本及傷寒雜病論會通)至少做了三校。廣西版可能存在排版錯誤的問題。
以下是我認為廣西版較明顯錯誤之處,建議將本文修正,腳注稍作修改
P11, [2.22]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wèi)氣疏,疏則其膚空;緩者衛(wèi)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脈道乃行;…… (改為 胃)
P12, [2.37]趺陽脈浮而芤,浮者
胃氣虛,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衰微,四屬斷絕也。 (改為 衛(wèi))
P35, [4.14] 溫病,下之大便溏,當自愈;若下之利不止者,必腹?jié)M,宜
茯苓白術甘草湯主之。 (刪除)
P48,[5.42]
黃連黃芩麥門冬桔梗甘草湯方
黃連一兩(半) 黃芩三兩 麥門冬二兩 桔梗三兩 甘草二兩(炙) (刪除)
P54,[6.15] 太陽病,項背強兒兒,及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
葛根湯主之。 (改為 幾幾)
P59,[7.1] 太陽病,項背強兒兒,無汗、惡風者,
葛根湯主之。 (改為 幾幾)
P64,[7.40] 茯苓
四逆湯方
茯苓四兩
人參二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干
姜一兩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改為 二)
P68,[7.72]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膠飴一升
(改為 三兩炙)
P79,[8.31]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右三味,各等分,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匙,羸人服半錢匙,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匙。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加 匙)
P85,[9.32]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以
大承氣湯; (改為 與)
P90,[9.68]
五苓散方
豬苓八十銖 白術八十銖 茯苓八十銖
澤瀉一兩六銖 桂枝半兩(去皮)
(改為 十八)
P99,[10.19] 白術
枳實干姜白蜜湯方
白術三兩 枳實一兩半 干姜一兩 白蜜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去滓,取三升,納白蜜烊消,溫服一升,日三服。
(改為 取三升,去滓)
P123,[12.33]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兒兒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
桂枝湯主之。 (改為 幾幾)
P129,[13.11]
升麻鱉甲湯方
升麻二兩
蜀椒一兩(去汁)
雄黃五錢(研)
當歸一兩 甘草二兩 鱉甲一片(炙)
(改為 去汗)
P130,[13.14] 問曰:瘧病以月一發(fā)者,當以十五日愈,甚者當月盡解。如其不差,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癥瘕,必有瘧母,急治之,宜
鱉甲煎丸。 (改為 月一日發(fā))
P144,[14.66] ……若
發(fā)熱不止者,久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轍輕者,久久身必瞤,瞤即
胸痛;…… (改為 輒)
P144,[14.65]
黃芪芍藥桂枝湯方
黃芪五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右三味,以
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以美酒醢易之。 (改為 醯)
P147,[15.1] 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言我滿,此為有瘀血。 (改為 漱)
P153,[16.2] ……下血者,斷后三月衄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
桂枝茯苓丸主之。 (改為 衃)
其原因已在腳注中有說明,但改了之後,腳注亦要修改
[
Last edited by 如原 on 2006/7/27 at 22:49 ]
-----------另P2 腳注2的編排怪怪的
-----------【6.19】 喘家作,桂枝湯加
厚樸、
杏子與之佳。
還是:“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與之佳。”?
-----------謝謝,各位請再接再厲。印刷前定稿時一定考慮進去。
-----------“清便”、“清血”的“清”字好象應是“圊”字。單字的意思是廁所:)
剛看了一點《古本傷寒雜病論校評》NLC圖檔,PDF文件第[6.31]條:“此壞病之治,必隨脈證也!鼻,《校評》多“故知病愈。”四字。
(口父)咀
[
Last edited by hwucn on 2006/7/30 at 00:35 ]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