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瘧疾草
|
漢語拼音 |
chang guan jia mo li
|
英文名 |
Herb of Indian Glorybower
|
藥材基原 |
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長管大青的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或草本狀灌木,高1-2m。小枝4-8棱,幼時紫色至淡紫色,老枝褐色,干后中空,同時葉柄之間有一毛環(huán),老時毛漸脫落而有痕跡。葉3-5片輪生,稀對生;幾天柄或稀有長達1cm的柄;葉片厚紙質(zhì),狹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3-15cm,寬1-4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呈微波狀;側(cè)脈5-7對。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每聚傘花序有花3-8朵,花序梗長1.5-5.5cm;苞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2cm;小苞片線形;花萼鐘狀,長1-1.5cm,有盾形腺體,5裂幾達中部,裂片卵狀披針形,長5-8mm,寬約3mm;花冠白色至淡黃色,外面被腺點,花冠管長5-9cm,5裂,裂片披針形、橢圓形或倒狼狀長圓形,長0.8-1cm,寬3-6mm;雌蕊4,花絲與花柱稍伸出花冠外;子記廡毛,柱頭2裂,先端尖。漿果狀核果近于形,幼果有2-4深溝,包于增大的宿萼內(nèi),熟時藍紫色。花、果期8-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東、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450-1000m的向陽山坡或路邊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可采,切段,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葉含三乙酰基粗毛豚草素(triacetyl hispidul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高山黃芩素(scutellarein)粗毛豚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scutel-larein-7-O-β-D-glucuronide),高山黃芩素-7-D-β-D-葡萄糖醛酸甙(scutel-larein-7-O-β-D-glucurln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
|
歸經(jīng) |
肝;腎;膀胱經(jīng)
|
功效 |
活血消腫;清熱利濕
|
功效分類 |
利水藥;活血藥
|
主治 |
濕熱淋證;小便不利;瘧疾;風(fēng)濕熱痹;跌打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Clerodendri Indic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lerodendron indicum (L.) O. Kuntze.[Siphonanthus indica L.]
|
科屬分類 |
馬鞭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