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子檗、山石榴、三顆針、大山黃刺。
|
漢語拼音 |
xiao bo
|
英文名 |
Amur Barberry Root
|
藥材基原 |
為小檗科植物華西小檗等多種同屬植物的根和莖、枝。
|
動植物形態(tài) |
1.華西小檗,落灌木,高達(dá)2-3m。木材及內(nèi)皮呈黃色;小枝有棱,紫褐色,有疣狀突起;刺3分叉,但著花小枝上下的刺通常不分叉,長約6mm,有時刺小或無。葉叢生;葉柄長1-2.5cm;葉片長橢圓菜至披針形,或倒卵形,長1.5-5.5cm,寬0.7-3.5cm,先端漸尖或圓鈍有短尖頭,基部狹楔形,全緣或疏生針芒狀細(xì)刺齒,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有白粉。總狀花序疏松或為近傘形花序,長3-7cm,有花8-12朵;無總花;蚝芏蹋换S色,小苞片2,卵形;萼片6,花瓣狀,排列為2輪;花瓣6,倒卵形,較萼片短;雄蕊6。漿果卵形或球形,熟時深紅色。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甘肅、湖北、四川和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陰濕地或路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日本小檗根莖的木質(zhì)部含小檗堿(Berberine)、氧化爵床堿(Oxyacanth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小檗胺堿(Berbamine)、氧化小檗堿(Oxyberberine)、掌葉防己堿(Palmatine)、非洲防己堿(Columbamine)。根皮和莖也含小檗堿。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參見黃連條。大葉小檗葉酊劑在動物身上,能引起子宮肌收縮,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縮,降低血壓。根制劑作用相似。歐小檗作用與大葉小檗相似,并能降低膽囊張力,減少收縮次數(shù),可用于膽囊疾患,減輕疼痛及炎癥現(xiàn)象,改善膽汁流量。氧化爵床堿10mg注入麻醉犬股動脈,可引起注藥側(cè)下肢的血管擴張,全身血壓也有顯著下降。此堿具有利膽作用,強度較小檗堿為弱,但較持久。40微克/ml能抑制小鼠腹水癌細(xì)胞的氧攝取。在體外無抗結(jié)核菌作用。在麻醉、二側(cè)迷走切斷及人工呼吸的狗身上,氧化爵床堿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上升及腎血管收縮有阻斷作用。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性寒
|
歸經(jīng) |
肺;肝;脾經(jīng)
|
功效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
主治 |
濕熱泄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痹;目赤腫痛;癰腫瘡癤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滴眼;或洗患處。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陶弘景:主口瘡。2.《唐本草》:主口瘡,殺諸蟲,去心腹中熱氣。3.《綱目》:治血崩。4.《陜西中草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腸炎,痢疾,黃疸,白帶,關(guān)節(jié)腫痛,陰虛發(fā)熱,骨蒸,盜汗,癰腫瘡瘍,口瘡,咽炎,結(jié)膜炎,黃水瘡。
|
考證 |
1.出自《唐本草》:子檗,子似女貞,皮白不黃,亦名小檗,所在皆有,今云皮黃,恐謬矣。今俗用子檗,皆多刺小樹,名刺檗,非小檗也。其樹枝葉與石榴無別,但花異,子細(xì)黑圓如牛李子耳。生山石間,所在皆有,襄陽峴山東者為良。陶于檗木附見二種,其一見是陶云皮黃,其樹乃皮白,今太常所貯,乃葉多刺者,名曰刺檗,非小檗也。2.《本草拾遺》:凡是檗木皆皮黃,今既不黃,而自然非檗。小檗如石榴,皮黃,子赤如枸杞子,兩頭尖,人剉枝以染黃,若云子黑而圓,恐是別物,非小檗也。3.《綱目》:小檗,婦人良方治血崩,阿茄陀丸中用之。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
|
科屬分類 |
小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