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高腳硬梗太陽草、馬料梢、鵓鴣梢、小號布紗、白盲莢、千年勿大樹、細葉野花生、風血木。 |
漢語拼音 | xi ye ma liao shao |
英文名 | Root of Chinese Bushclover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中華胡枝子的根或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中華胡枝子 直立小灌木,高1m。莖上部分枝,被白色絨毛,幼時尤多。葉互生,三出復葉;葉柄及小葉柄均被白色絹毛;葉片倒卵狀長圓形,長1-2cm,寬0.5-1cm,先端截形,有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稍反卷,上面綠色,下面密被短柔毛?偞筠q論花序腋短柔毛?偞筠q論花序腋生,花梗極短,花少;小苞征披針形,有毛;花萼杯狀,萼齒5,披針形,被白色短柔毛;蝶形花冠,黃白色,旗長約8mm,翼瓣與旗瓣近等長,龍骨瓣較旗瓣長,雄蕊10,二體;莢果卵圓形,長3-4mm,有白色短柔毛。種子1顆;ㄆ8-9月,果期10-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臺灣、廣東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向陽山坡疏林下及林緣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根,洗凈,切片,曬干;莖葉,鮮用或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全株具平鋪白色絨毛。復葉互生,小葉3片,完整小葉倒卵狀鉅圓形,長1-2cm,寬1.5-1cm,葉端截形,有短尖,葉基寬楔形,葉緣稍反卷;下表面密被短柔毛,托葉條形?傞T面花序腋生,花少,花萼杯狀,具白色短柔毛。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均波狀彎曲。下表皮氣孔甚多,常數(shù)個相連,平軸式,副衛(wèi)細胞2個。上、下表皮均密布非腺毛,壁疣細小或不明顯,頂端細胞細稀薄,基部2個短細胞,膨大,上表皮非腺毛長330-216μm,直徑6-13μm,下表皮非腺毛長48-178μm,直徑8-14μm。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 |
歸經(jīng) | 肝;膽;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毒;宣肺平喘;截瘧;祛風除濕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 |
主治 | 小兒高熱;中暑發(fā)痧;哮喘;痢疾;乳癰;癰疽腫毒;瘧疾;熱淋;腳氣;風濕痹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 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治關節(jié)痛,痢疾。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止痢,祛風止痛,截瘧。 |
考證 | 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espedeza chinensis G.Don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