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花椒葉、麻醉根葉。 |
漢語拼音 | ye hua jiao ye |
英文名 | Leaf of Flatspine Pricklyash |
藥材基原 | 為蕓香科植物野花椒的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野花椒 灌木,高1-2m。樹干有時無刺,枝通常有皮刺及白色皮孔,皮刺基部肩寬可達2cm。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厚紙質;葉軸邊緣有狹翅和長短不等的皮刺;小葉柄極短,項生小葉具柄,長0.5-1cm;小葉片5-11,卵圓形、卵狀長圓形或廣卵形,長2-5cm,寬1-3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兩側略不對稱,邊緣有細鈍鋸齒,兩面及齒縫處均有透明腺點,上面密生短刺狀剛毛,以中脈處最明顯。聚傘狀圓錐花序項生,長1- 5cm;花單性,花被片5-8,一輪;雄花雄蕊5-7稀為4或8,藥隔須面現(xiàn)成三棱形,具深色腺點1顆,花盤環(huán)形而增大;雌花心皮2-3,稀為1,背縫具腺點1顆,花柱外彎,柱頭略成鈍三角形。成熟的心皮1-2,少為3,紅色至紫紅色,表面密集半透明的腺點,干后浮突,有短柄,長約2.5mm。種子近球形,徑約4mm,黑色光亮;ㄆ3-5月,果期6-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東及遼寧、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貴州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灌叢中,亦有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7-9月采收帶葉的小枝,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干燥的小葉片有時破碎或卷縮,完整者呈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常向下反折。上面棕綠色,下面灰綠色,沿主脈疏生小刺。對光照之,可見多數(shù)透明腺點。質脆易碎。商品中常雜有小枝,表面灰棕色,疏生皮刺及細小皮孔;斷面黃白色,中央具白色的髓部。氣微,味微苦。產(chǎn)江蘇、福建、浙江等地。江蘇地區(qū)以本品作花椒葉使用。參見花椒葉條。 |
中藥化學成分 | 含少量揮發(fā)油及馬栗樹皮素二甲醚(Aescu-letin dimethylether)。果實含揮發(fā)油及辛辣物質山椒素(Sanshool)。揮發(fā)油中有檸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芳樟醇酯(Linalyl acetate)。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
功效分類 | 祛風藥;健脾藥 |
主治 | 風寒濕痹;閉經(jīng);跌打損傷;陰宜;皮膚瘙癢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或泡酒。外用:適量,鮮葉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咯血,吐血:野花椒葉燒灰為未,每個一錢,童便送服。②治婦女經(jīng)閉:野花椒葉干未泡酒服,每次二錢。③治跌打損傷:野花椒葉五錢至一兩。煎湯,黃曬送服。④治腿頭風濕痛:鮮野花椒葉一兩,鮮白芙蓉葉、 艾葉各五錢,生姜一兩,麻油四兩。合放鍋內(nèi)炸至各藥焦黑為度,丟藥取油,搽患處,以愈為度。⑤治陰股疽及附骨疽:鮮野花椒葉,酒制三次,合糯米飯搗爛,調酒敷患處。(選方出《泉州本草幼)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泉州本草》:祛風散寒,健胃驅蟲,除濕止瀉,活血通經(jīng)。治跌打損傷,風濕痛,瘀血作痛,經(jīng)閉,咯血,吐血,關節(jié)痛風。 |
考證 | 出自《泉州本草》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Z.setosum Hemsl.] |
科屬分類 | 蕓香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