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葉子樹、野火繩、大泡火繩、大毛葉子火繩。
|
漢語拼音 |
ke lan gm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椴樹科植物一擔(dān)柴的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一擔(dān)柴 小喬木,高8-10m。嫩枝被灰褐色星狀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5.5cm;葉片闊倒卵狀圓形或近圓形,長14-21cm,寬11-16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微心形,有時近先端有3-5淺裂,兩面均被粗糙的灰褐色星狀毛,下面較密;基出脈5-7條,網(wǎng)脈在下面突起。頂生圓錐花序長達27cm,花小,直徑8mm;萼片披針形,長約4mm,外面被星狀短茸毛;花瓣黃色,匙形,約與萼片等長,基部有腺體;雄蕊多數(shù),約與花瓣等長;子房3-5室,花柱尖細,有毛,胚珠每室2-4顆。蒴果直徑約5mm,有翅3-5條,翅長約5mm;ㄆ6月,果期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南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次生林里或林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涼血;透疹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涼血藥;透疹解毒藥
|
主治 |
斑疹透發(fā)不暢;麻疹不出;癰腫瘡毒;膿成不潰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olona floribunda(Wall.)Craib[Grewia florbunda Wall.]。
|
科屬分類 |
椴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