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da shi z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薔薇科植物隴東生活費棠的果實。 |
動植物形態(tài) | 隴東海棠,灌木至小喬木,高5-10m。小枝粗壯,嫩時有短柔毛,不久脫落,老時紫褐色或暗褐色。單葉互生;葉柄長1.5-4m,有疏短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長5-8cm,寬4-6cm,基部圓形或截形,邊緣有細銳重鋸齒,通常3淺裂,下面有稀疏短柔毛;▋尚詡阈慰偁罨ㄐ,具花4-10朵;花梗長2.5-3.5cm;苞片線狀披針形,早落;花白色,直徑1.5-2cm;萼和筒外面密生長柔毛;萼裂片5,外面無毛,內(nèi)面具長柔毛;雄蕊20;花柱3,稀4或2,子房下位。梨果橢圓形或倒卵形,直徑1-1.5cm,黃紅色,萼裂片脫落,果梗長2-3.5cm;ㄆ5-6月,果期7-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陜西、甘肅、河南、四川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500-3000m的雜木林或灌木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7-8月果實成熟時采摘,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橢圓形或倒卵形,直徑1-1.5cm,表面黃色或紅黃色;萼片脫落,果梗長2-3.5cm。氣微梨,味微甜而酸澀。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酸;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健胃消積 |
功效分類 | 健胃消積藥 |
主治 | 食積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ructus Mali Kansuens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alus kansuensis(Batal.)Schneid.[Pyrus kansuensis Batal.] |
科屬分類 | 薔薇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