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2,13(10):444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土茯苓40g,生薏米30g,焦三仙15g,烏蛇10g,連翹10g,蒼術(shù)12g,白術(shù)12g。 |
加減 | 有風(fēng)寒外襲者加防風(fēng)、荊芥各10g;風(fēng)熱外襲者加升麻10g;病在上者加蟬衣10g;病在下者加獨(dú)活10g;病損局限者煎第3次外洗,每次15分鐘,每日2次。 |
功效 | |
主治 | 皮膚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10劑為1療程,用藥以2療程為止。1.5-5歲者用量為原方1/4-1/3,5-10歲為原方的1/3-1/2,10-15歲為原方1/2-2/3,15歲以上用原方量。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皮膚病270例,男140例,女130例;年齡1.5-71歲,西醫(yī)診斷為丘疹性蕁麻疹或蕁麻疹、濕疹、單純糠疹、銀屑病、脂溢性皮炎、痤瘡、皰疹性皮炎。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舌苔黃膩,伴有納差,脘脹疼痛,或大便時(shí)平時(shí)稀等,屬于濕熱為患者。治療病例自覺癥狀及皮損全部消失為痊愈,共237例;自覺癥狀輕微,皮損減少一半以上者為有效,共20例;癥狀減輕,皮損消退不及一半者為無效,共13例;總有效率95%。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