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遼寧中醫(yī)雜志1990,(1):16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9-15g,黃芩9-12g,炒川楝子9-12g,半夏10g,紅花9g,皂刺3-5g,白蒺藜9-12g,片姜黃9g,劉寄奴9g,澤瀉9-12g,焦四仙10g,炒萊菔子10g。 |
加減 | 氣虛加黃芪、紅參;濕邪困脾加草豆蔻、佩蘭;肝區(qū)串痛加香附、佛子;肝脾腫大加丹參、鱉甲、炒山甲;低熱不退加丹皮、白薇;黃疸加茵陳、金錢草;出血傾向紅花減半,加白茅根、墨旱蓮、茜草;納差加炒白術(shù)、砂仁。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肝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20劑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慢性肝炎142例,男83例,女59例;年齡15歲以下5例,16-30歲27例,31-45歲88例,46-55歲16例,56歲以上6例;病程1-2年86例,2-5年32例,5年以上24例;慢活肝84例,慢遷肝58例,乙型肝炎45例。全部病例均按1984年南寧會(huì)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活肝及慢遷肝診斷標(biāo)準(zhǔn)確診。結(jié)果:自覺癥狀消失,肝脾已觸不到或僅肝稍大,無叩痛,肝功能核查2次均正常,1年以上無復(fù)發(fā)者為痊愈,共78例,占55%;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肝脾不同程度軟縮,肝功能下降到原超出正常值的1/2以下者為好轉(zhuǎn),共50例,占35%;癥狀無改善或輕度改善,肝脾回縮不明顯或增大,肝功能無好轉(zhuǎn)或加重者為無效,共14例,占1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