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Ji shi teng
|
傣藥名 | 嘿多嗎
|
別名 | 嘿多麻
|
中藥材基原 | 為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藤莖和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雞矢藤 Paederia scandens(Lour.) Merr.
多年生纏繞草質(zhì)藤本。長2~4m,基部木質(zhì),全株均被灰色柔毛,揉碎后有惡臭。根長大,棕色、枝較纖弱,節(jié)稍膨大。葉對生,近膜質(zhì),卵形、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5~11cm,寬3~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上面深綠,下面淺綠,主脈明顯;托葉三角形,脫落。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花萼齒短,三角形;花冠管鐘形,長約1cm,外面灰白色,具細茸毛,內(nèi)面紫色,5裂;雄蕊5,著生于花冠管內(nèi);子房2室,每室1胚珠,花柱2,絲狀,基部愈合。核果球形,淡黃色,熟時光亮,內(nèi)有l(wèi)~2核;ㄆ5~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荒野、路旁、闊葉林緣、灌木叢中。除東北、西北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曬干或用鮮品。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莖扁圓柱形,直徑2~5mm,老莖灰白色,有縱皺紋或橫裂紋,嫩莖黑褐色,被柔毛;質(zhì)韌,不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灰白色或淺綠色。葉對生,有柄,多卷縮或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呈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3~6cm,先端尖,基部圓形,全緣,兩面被柔毛或僅下麥面被毛,主脈明顯。氣特異,味甘、澀。
顯微鑒別 嫩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壁稍增厚,有角質(zhì)層。皮層菲薄,由4~7列細胞組成,外側(cè)1~3列為厚角細胞;內(nèi)皮層明顯。中柱鞘纖維2~3列成環(huán)。維管束外韌型。形成層不明顯。韌皮部有油細胞,長圓形,長約60μm,直徑約38μm;有的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木質(zhì)部導管常數(shù)個至十數(shù)個相聚成12~14個導管群,導管周圍木纖維眾多,木薄壁細胞稀少。髓部大,長圓形。
老莖橫切面:中柱鞘纖維稀少,常單個稀疏散在;韌皮都較發(fā)達,木質(zhì)都呈圓環(huán)形,髓部扁圓形,略偏心性。
葉表面觀: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較平直,平周壁有明顯角質(zhì)層紋理。上下表皮有氣孔,平軸式,副衛(wèi)細胞2個,較狹長,寬8~15~53μm,長43~62μm。海綿組織有含晶細胞,內(nèi)含草酸鈣針晶束,長達150μm。葉脈部常有非腺毛,長50~500μm,由3~15個細胞組成,壁具角質(zhì)紋理。
|
化學成分 | 全株含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雞矢藤苷(paederoside),雞矢藤次苷(scandoside),雞矢藤苷酸(paederosideacid),車葉草苷(asperuloside),去乙酰車葉草苷(deacetyl asper-uloside)[1],還含矢車菊素糖苷(cyanidi glycoside),矮牽牛素糖苷(petunidin glycoside),飛燕草素(delphinidin),錦葵花素(mal-vidin),芍藥花素(peondn),蹄紋天竺素(pelargonidin)[2]。又含β-和γ-谷甾醇(sitosterol)[3],表無羈萜醇(epifriedelanol),摁貝素(embelin)等[4]。尚含熊果酚苷(arbutin)[5]。
|
藥理作用 | 1.鎮(zhèn)靜、鎮(zhèn)痛和抗驚厥作用 雞關藤總生物堿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發(fā)性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3]。鮮雞頭藤水蒸餾濃縮液腹腔注射,對電刺激小鼠引起的疼痛有鎮(zhèn)痛效果,并對戊四氮誘發(fā)的小鼠驚厥有較強的保護作用,顯著提高小鼠存活率[2]。雞矢藤對抗戊四氮致動物驚厥作用可能是一種阻滯外周神經(jīng)干的肌肉松弛現(xiàn)象,而非中樞抗驚厥作用[3,4]。
2.抗菌作用 雞矢藤煎劑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福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浸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鏈球菌也有抑制作用,但另有報道,認為煎劑對這些菌均無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鮮雞矢藤注射液對腹腔感染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保護作用[5]。
3.對平滑肌作用 雞矢藤總生物堿能抑制腸肌收縮,并能拮抗乙酰膽堿所致的腸肌攣縮[1]。雞矢藤注射液有抗組胺所致的腸肌攣縮作用,但對氯化鋇引起的腸肌攣縮無效[6]。
4.其他作用 雞矢藤注射液和乙醚提取物對蟾蜍坐骨神經(jīng)腓腸肌標本,均有傳導阻滯的局麻作用[6]。
|
性味 | 味苦,氣特臭,性涼。入水、土、風塔。
|
功效 | 清熱解毒,行氣活血,補土健胃,消食。
|
主治 | 主治“攏害埋冒龍”(高熱不退),“攏蒙沙喉”(風濕熱痹證,肢體關節(jié)紅腫熱痛,屈伸不利),“短趕短接,冒開亞毫”(食積腹脹,不思飲食)。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藤莖20~30g。外用:鮮葉適量,搗爛敷。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Inouye H,et a1.Chem Pharm Bull,1969,17(9):1942
[2]Yoshitama K,et a1.C A,1981,95:111744b
[3]Inouye H,et a1.C A,1970,73:127827n
[4]Ahmad M V,et a1.C A,1991,115:119898g
[5]栗原藤三郎,等.藥學雜志(日),1964,84:479
藥理
[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藥物研究所,廣西醫(yī)藥研究所.醫(yī)藥科技資料.1976,(10):26
[2]袁肇金,等.中草藥,1983,14(7):309
[3]張桂林,等.湖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3,14(4):312
[4]韓丹,等.湖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15(4):312
[5]《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上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6:425
[6]上海第二制藥廠.醫(yī)藥工業(yè),1977(10):25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德宏)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