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Ku cai zi
|
傣藥名 | 反帕嘎
|
別名 | 內(nèi)帕嘎
|
中藥材基原 | 為十字花科植物苦芥的成熟種子。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苦芥 Brassica integrifolia(West.) O.E.Schulz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被稀疏短刺毛。莖直立,多分枝;~寬倒卵形;莖上部葉互生,卵形至長橢圓形,具柄,邊緣有微波狀細(xì)齒。總狀花序;花黃色;萼片直立;花瓣4,倒卵形,具爪;柱頭頭狀。果實為一具柄的長角果,線形;種子球形,直徑為lmm;ㄆ3~4月,果期5~6月。
我國臺灣、湖南、廣西、四川、云南有栽培。
|
采收加工 | 5、6月份果實成熟時采集,曬干備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氣微香,性寒。入水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解痙,消腫止痛。
|
主治 | 主治“害埋攏很”(高熱驚厥),“答辦改泵”(肝、脾腫大)。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入丸劑5~10g。外用:10~25g,搗敷;或研粉,制成藥泥,揉搓患處。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西雙版納》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