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Chi ye huai
|
傣藥名 | 芽拉勐龍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翅莢決明的葉和根。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翅莢決明 Cassia alata 1.
灌木或小喬木。葉近于無柄,長30~60cm;小葉5~12對,長圓形,先端鈍,長5~15cm,寬5~7cm,有細尖,硬革質(zhì),基部闊圓形,并在一邊偏大,葉軸兩邊有狹翅?偁罨ㄐ蜷L15~30cm,生于莖頂;苞片大,三角形,膜質(zhì),早落;花瓣黃色,有很多明顯的紫色脈紋;雄蕊極不相等,3枚退化,7枚發(fā)育。莢果長帶狀,開裂,每瓣縱貫中央各有一闊翅,無毛,長10~20cm,闊1.2~1.5cm。
原產(chǎn)美洲熱帶。我國廣東、海南、云南等地有分布。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多用鮮品。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淡,性寒。入水、風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殺蟲止癢,消腫止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根20~30g。外用;鮮葉適量,搗爛效或搗汁擦。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Fuzellier M C,et a1.C A,1983,98:86112w
[2]Smith R M,et a1.C A,1980,92:3189d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