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Jia que shen shu
|
傣藥名 | 賣央蒿。
|
別名 | 埋央蒿
|
中藥材基原 | 為?浦参锛鵲腎樹的樹皮或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假鵲腎樹 Pseudostreblus indica Bur.
常綠喬木,高達15m。有白色乳汁,流出后變黑帶黏性,有清淡香味。樹皮灰褐色,外層皮厚約6mm,粗粉質(zhì),內(nèi)層皮薄,纖維質(zhì)。單葉互生,有柄;葉片革質(zhì),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6~15cm,寬2~4cm,先端急尖或漸尖,全緣,側(cè)脈多數(shù),細而密,水平伸展,先端在近葉緣處成閉鎖網(wǎng)狀;▎涡裕菩弁;雄花排成腋生短聚傘花序,花被5片,有緣毛;雄蕊5個,對被,花藥內(nèi)垂,中央有退化子房遺跡;雌花單牛葉胞或雄花序上,花被同雄花,子房卵狀球形,有2分枝被毛柱頭。果近球形,包藏于宿存增大的花被內(nèi);ㄆ谇锒荆5~12月。
生于海拔600~1400m的溝谷林中。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取樹皮曬干備用,葉用鮮品。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樹皮為不規(guī)則扭曲狀,長短寬狹不一。外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枝皮可見互生葉痕。內(nèi)表面淡黃棕色,有縱紋。體輕,質(zhì)韌,纖維性較強,不易折斷。易縱向裂開。斷面纖維性。氣微,味苦、辛。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澀,性涼。入水塔。
|
功效 | 法火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
|
主治 | 主治“攏達兒”(腮腺、領(lǐng)下淋巴結(jié)腫痛),“沙把哦勒”(各種出血癥),“哈勒”(吐血),“習(xí)哦勒”(便血),“把辦哦勒”(外傷出血),“阻傷”(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樹皮15~20g;入散劑,l~3g。外用:鮮葉適量,烘熱敷貼。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1.治“攏達兒”假鵲緊樹鮮則適量,用火烘烤后貼敷患處。(景洪市傣醫(yī)波的應(yīng)驗方)
2.治“沙把哦勒”假鵲腎樹樹皮20g,煎湯內(nèi)服。
3.治“哈勒”,“習(xí)哦勒”,“把辦哦勒”,“阻傷”假鵲腎樹樹皮干品適量。研粉,冷汗水送服3g,日3次。 (2、3方出自景洪市傣醫(yī)波為三驗方)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德宏)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