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Hu lu
|
維藥名 | 哈木哈帕克
|
別名 | 黑里亦《回回藥方三十六卷》,開日依、克都依 臺力合《明凈詞典》。
|
考證 | 《藥物之園》載:“葫蘆,是葫蘆的果實;原植物是一種攀緣生長的植物,全株與黃瓜的原植物相似,但比黃瓜的莖和葉大而粗壯,被軟毛;根細,微甜。分甜葫蘆和苦葫蘆兩種,在這里指的是甜葫蘆!备鶕(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藥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葫蘆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葫蘆科植物葫蘆的果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1.
一年生攀緣草本。莖、枝具溝紋,被黏質(zhì)長柔毛,老后漸脫落、葉柄纖細,長16~20cm,被毛;頂端有2個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cm,不分裂或3~5裂,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齒;啃男,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密;具5~7掌狀腺。卷須纖細,初時有微柔毛,上部分二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狀,長約2cm,裂片披針形,長5mm,花冠白色,裂片皺波狀,長3~4cm,寬2~3cm,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3~4mm,花藥長8~10mm,長圓形,藥室折曲;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長2~3cm,子房中間縊縮,密生黏質(zhì)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實初為綠色,后變白色至帶黃色,果形變異較大,因不同變種和品種而異,有呈啞鈴狀,中間縊細,下部和上部膨大,下部大于上部,長數(shù)10cm,有的僅長10cm,有的呈扇球形、棒狀或構(gòu)狀,成熟后果皮變木質(zhì)。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頂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mm;ㄆ7~8月,果期8~9月。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亦栽培于國外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秋末冬初采取老熟果實,切開,除去種子,鮮用,或曬干,用干品。小葫蘆:秋季采取外殼呈黃色的老熟果實,用瓷片刮去外層薄皮后,鮮用,或曬干,用干品。
|
藥材鑒別 | 果實呈啞鈴狀,中部縊細,上部和下部膨大。上部小,卵形,連于果柄;下部大,類球形,頂端有花柱基。表面黃棕色,較光滑。質(zhì)堅硬。氣微,味淡。
|
化學成分 | 種子含蛋白質(zhì)(Protein)38.27%,油48.6%,糖5.2%。蛋白質(zhì)的組成有18種氨基酸,包括所有必需氨基酸,棕櫚酸(palmitic acid),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硬脂酸(stearl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亞油酸(linoleic acid)為油的主要脂肪酸。糖主要有鼠李糖(rhamn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salactose),蔗糖(sucrose),棉子糖(raffinose)及水蘇糖(stachyose)[1,2]。還含胰蛋白酶抑制劑(trypsminhibitor)LLTI-I、Ⅱ、Ⅲ[3]。 葫蘆雜交種果實含22-脫氧葫蘆苦素-D(22-deoxocucLirbitacin-D)及少量22-脫氧異葫蘆苦素D(22-deoxoisocucurbitacin D)[4]。 |
藥理作用 | 葫蘆種子提取物具有胰蛋白酶抑制作用[1]。從其中分離出3種絲氨酸胰蛋白酶抑制劑,分別稱為LLTI-l、LL-TI-Ⅱ、 LLTI-Ⅲ,三者對牛胰蛋白酶的Ki值分為3.6×10-11mol/L、6.5×10-11mol/L和3.0×10-11 mol/L[2]。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級濕寒,味淡。
|
功效 | 生濕生寒,調(diào)節(jié)異常膽液質(zhì),清熱消炎,解郁除狂,清熱利尿,潤腸通便,安神催眠。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3~5g。外用:適量?扇霚珓⒑齽ㄐ迈r品)、油劑、散劑(干品)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菠菜、馬齒莧代。
|
附方 | |
制劑 | 西熱依 克都依 臺力合 汁 生葫蘆汁150ml,蜂蜜、胡桐淚、清瀉山扁豆仁、刺糖各適量。先將刺糖浸泡在適量水中溶化,會渣取液,胡桐淚和清瀉山扁豆仁研成細粉,與生葫蘆汁、蜂蜜合并即可。功能軟便通腸。主治中度便秘等。內(nèi)服,根據(jù)病情服用。(《藥物之園》)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Joshi S S,et a1.C A,1978,89:160156w [2]Joshi S S,et a1.C A,1982,97:20754e [3]Hamato N,et a1.C A,1992,117:65336t [4]Enslin P R,et a1.C A,1967,67:11614n 藥理 [1]Uzo gara S G, et a1.C A, 1987,107:76376a [2]Hamato N,et aL C A,1992,117:65336t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