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榜然木
|
漢語拼音 | YUANSUILIAO
|
拉丁名 | Polygonum macrophyllum D.Don.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蓼科植物圓穗蓼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8~25cm, 根狀莖粗壯,莖直立,不分枝,通常2~3條從基部發(fā)出,基生葉長圓形或帶狀披針形,長3~9cm,寬1~2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邊緣向下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具葉柄;莖牛葉較小,狹披針形,無柄或近于無柄;托葉鞘膜質(zhì),長2~3cm,頂端偏斜?偁罨ㄐ虺伤霠,頂生,直立。長1.5~3cm;苞片褐色,膜質(zhì),卵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急尖;花小,粉紅色或白色:花梗細,長約4mm,花被5裂,裂片闊卵形;雄蕊8,花絲扁平,長短不一,花藥卵形,雌蕊1,花柱3,線形,伸出花被外,柱頭頭狀。瘦果卵形,有三棱,黃褐色,有光澤。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及云南;陜西、湖北及貴州有分布,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亦有。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000~5000m的高山草甸和灌叢林地。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開花盛期采集,去凈枯葉,殘存葉跡、須根,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全草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根狀莖呈塊狀、鉤狀或稍彎曲。表皮棕紅色至棕黑色,有皺紋及多數(shù)疣狀突起。質(zhì)堅硬,斷面扁圓形,淺紅色,顆粒狀,中心部分暗紅色。莖長短不一,皺縮,扭曲,有節(jié),節(jié)上有淡黃色的膜質(zhì)鞘。葉片帶狀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卵圓形,頂生;花小,花被片白色;雄蕊8枚。氣微,味苦、澀。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膏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甘、澀,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止瀉,消腫。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用于血病、寒瀉、跌打瘀腫。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配方9~15g;外用,鮮品搗爛,干品研細調(diào)醋或青稞酒,適量。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如意寶樹》記載:“榜然木止寒瀉!冬F(xiàn)觀》記載:“榜然木生長在高山草甸,葉細如銼,莖細短;ò咨瑺钊珙^。種子細小,黃色,有光澤,三角形,根褐色,狀如頭花蓼的根,味甘、澀,性溫。功效止寒瀉!稖貚u合》中說:“榜然木生長在堅硬的高山草甸。葉細,狀如銼,莖細、短;ò咨,狀如頭花蓼的花。種子細小,黃色,有光澤,三角形,狀如蕎麥粒。根白色,狀如頭花蓼根”。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