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59例患者中,男23例,女36例。年齡5~62(24.32±17.34)歲。體重20~76(44.38±17.38)kg。所有患者術前均經心臟彩超等檢查明確診斷為繼發(fā)孔型ASD。伴有輕度肺動脈瓣窄7例,中度肺動脈高壓11例。根據患者的手術選擇意愿分為:胸壁打孔全胸腔鏡組15例;右腋下小切口組19例;胸骨正中切口組25例(包括介入封堵失敗術后急診手術6例)。見表1。
1.2 手術入徑與CPB建立
1.2.1 胸骨正中切口組采取仰臥位,經胸骨正中切口長約9~20 cm,劈開胸骨,采用常規(guī)主動脈插管和上、下腔靜脈插管建立CPB。
1.2.2 胸壁打孔全胸腔鏡組采取仰臥位,右側墊高20°~30°。胸壁做3個小切口:于右胸骨旁第4肋間做第一操作口,長1~2 cm,置入下腔靜脈阻斷帶及手術操作器械;于右腋中線第3肋間做第二操作口,長1~2 cm,置入上腔靜脈阻斷帶、上腔靜脈插管及手術操作器械;于右腋中線第七肋間做胸腔鏡入口,長1~2 cm,置入電視胸腔鏡導鞘、胸腔鏡。右側股動、靜脈插管建立CPB。體重大于40 kg者,采取雙極股靜脈插管,一極至上腔靜脈,一極至下腔靜脈;體重小于40 kg,股靜脈插單極插管至下腔,上腔靜脈經胸壁第二操作口建立[1]。
1.2.3 右腋下小切口組采取左側臥位,右上肢屈曲抬高并固定于頭架上。右腋下切口長約6~12(8)cm。自右腋頂稍下方至同側乳頭外側處斜切口(成年女性至乳腺外側緣),于第3或4肋間切開胸膜進入胸腔,充分懸吊心包。用一把長扁桃鉗將升主動脈向下牽拉,另用一把長扁桃鉗幫助完成主動脈插管。主動脈采用硬直動脈插管,上、下腔靜脈均采用直角靜脈插管。
1.3 麻醉及CPB方法 三組患者均采取單腔氣管內插管,靜吸復合全麻。三組患者選擇使用Sarns 7400及Sarns 8000人工心肺機。選擇使用科威90-型鼓泡式氧合器或科威國產膜肺。預充液為佳樂施、乳酸林格液、碳酸氫鈉、甘露醇、速尿等。血液稀釋紅細胞比容(Hct)在0.24~0.28。鼻咽溫34℃~36℃,不阻斷升主動脈,僅阻斷上、下腔靜脈,心臟保持空跳60~100次/min,灌注流量60~80 ml/(kg·min),平均動脈壓維持在50~80 mmHg。心內操作完畢后,開放上、下腔靜脈,循環(huán)平穩(wěn)后停機。
1.4 觀察指標 臨床觀察指標記錄三組患者手術切口、有無骨損傷、體外循環(huán)時間、手術時間、輸血量、引流量、術后機械通氣時間、術后住院天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6.0軟件系統(tǒng),計數(shù)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shù)之間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醫(yī).學.全.在.線jfsoft.net.cn。
2 結 果
三組手術均獲成功,痊愈出院。無二次轉流。三組病例在性別、年齡、體重、ASD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胸腔鏡組與胸骨正中切口組比較,切口小,不劈胸骨,輸血量、引流量、術后住院天數(shù)均顯著降低(P<0.05),其CPB時間(胸腔鏡組>胸骨正中切口組)、手術時間(胸腔鏡組<胸骨正中切口組)有差別,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右腋下小切口組與胸骨正中切口組比較,切口隱蔽,不劈胸骨,輸血量、引流量均顯著降低(P<0.05),其術后住院天數(shù)(右腋下小切口組<胸骨正中切口組)有差別,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胸腔鏡組與右腋下小切口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 討 論
近年來,ASD等簡單先天性心臟手術死亡率幾乎為零,術后生存年齡及活動量也與健康人相似[2]。因此,隨著CPB和心血管外科技術的不斷提高,心外科醫(yī)生試圖采用各種微創(chuàng)技術替代常規(guī)手術。傳統(tǒng)胸部正中切口術野顯露好,成為心臟直視手術的常規(guī)入徑,但縱劈胸骨存在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術后恢復時間長、術后瘢痕明顯等弊端。對此,我們開展了胸壁打孔全胸腔鏡、右腋下小切口ASD修補術,手術均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