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SUN Yat-sen Univ(Med Sci),2009,30(3):290-293]目前有關牙體剩余高度對樁核修復體力學性能影響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針對金屬樁系統(tǒng),提出在進行樁核修復時,剩余牙體最好能夠為修復體提供2 mm的箍效應[1-3]。但另有學者提出1.5 mm的牙體高度同樣能增強抗折能力,故對金屬樁系統(tǒng)的箍效應臨界值尚不能定論,這可能和實驗所選取離體牙的牙位、不同系統(tǒng)的金屬樁、箍包繞形式等因素有關[4-5]。而對非金屬樁(纖維樁),國內(nèi)外尚沒有針對牙體剩余量對纖維樁樹脂核全冠修復體力學性能的影響進行研究,因此本文將在這個方面開展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離體牙的選擇和處理
選用近3個月內(nèi)我院外科門診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年齡在13 ~ 20歲之間的男性患者的下頜單根管前磨牙50顆,隨機分為五組,每組10顆。用精確度為0.02 mm的游標卡尺測量牙體全長和牙根長度,以及離體牙基準平面處的頰舌徑和近遠中徑,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離體牙進行常規(guī)的根管治療,于37 ℃ 濕性環(huán)境中保存1周。以通過頰舌側釉質(zhì)牙骨質(zhì)界中點并垂直于牙體長軸的平面為基準平面,以基準平面為參照,根據(jù)所要保留的冠部剩余牙體量的不同,橫斷磨切多余牙體組織。第1組(0 mm組)平齊基準平面橫斷磨除冠部牙體;第2組(1 mm組)保留基準平面上方1 mm的牙體,其余冠部牙體橫斷磨除;第3組(2 mm組)、第4組(3 mm組)分別保留2 mm和3 mm的冠部牙體高度;第五組(對照組)保留完整的冠部牙體醫(yī).學全.在.線網(wǎng)站jfsoft.net.cn。
1.2 模型制備
將前四組用定位車針預備出深度不同的樁道(分別為8、9、10、11 mm),最終以直徑為2 mm的根管鉆成形。用雙固化樹脂黏結劑(美國Bisco公司)行纖維樁粘結,并用Light-Core復合樹脂(美國Bisco公司)逐層恢復核形態(tài),光照40 s,然后進行牙體預備,要求預備體高度為6 mm(精確度為0.02 mm),肩臺寬度為0.8 mm,匯聚度為2° ~ 5°。0 mm組肩臺位于橫斷面(基準平面)上方,全冠不包繞牙體。對照組不行牙體橫斷切除和纖維樁樹脂核修復,于開髓孔處用Light-Core復合樹脂充填,直接進行牙體預備,預備體要求和前四組近似。所有預備體采用烤瓷金屬全冠修復,并用玻璃離子水門汀粘固全冠。
1.3 模型固定
模型栽種于自凝塑料底座中,牙體長軸和地面垂直,暴露出冠邊緣以下2 mm 以上的部分,以模擬牙槽骨包繞牙根。全冠中央溝處刻痕標記加載點,并在37 ℃ 濕性環(huán)境中保存24 h。
1.4 加載以及數(shù)據(jù)記錄
采用MTS萬能實驗機對實驗牙進行側向力加載。MTS機的加載頭垂直于地面,并和自行設計的加載臺(廣州超恒機械廠)斜面呈45°角,將自凝塑料底座固定于加載臺上,加載頭對準刻痕處,以1 mm/min的速度加載。破壞點為加載負荷達到最大值時加載力急劇下降的位置。
1.5 統(tǒng)計分析
運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五組之間的荷載力值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組間差別多重比較應用SNK-q檢驗。
2 結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