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概述
出血性疾病是執(zhí)業(yè)護士網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機體止血功能障礙而發(fā)生的異常情況,可表現為損傷后過多出血和各類自發(fā)性出血。
一、正常止血機理
1. 血管因素.
2. 血小板因素
3. 正常凝血過程
4. 抗凝血作用
4.1生理性抗凝血物質
4.1.1肝素
4.1.2肝素輔因子(hepariu cofactr,HC)
AT-Ⅲ
肝素輔因子-Ⅱ(HC-Ⅱ)
4.1.3蛋白C(protein C)jfsoft.net.cn/zhicheng/系統(tǒng) PC PS TM APCI
4.1.4其他抗凝物質 α-2巨球蛋白 α-1抗胰蛋白酶
4.2病理性抗凝物質
4.2.1類肝素抗凝物
4.2.2狼瘡樣抗凝物質
4.2.3凝血因子抑制物
5、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5.1纖溶和抗纖溶物質
5.1.1纖溶酶原,纖溶酶
5.1.2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
5.1.3尿激酶(UK)
5.1.4α2抗纖溶酶
5.1.5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5.1.6其他 α2-巨球蛋白 α1-抗胰蛋白
補體1脂酶抑制物等
5.2纖溶作用的產物
5.2.1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5.1.2D.二聚體
二、出血性疾病的判斷
1. 病史
2. 體檢
3. 實驗室檢查
3.1過篩實驗
3.1.1血管性或血小板性出血
3.1.1.1出血時間
3.1.1.2毛細血管脆性試驗
3.1.1.3血小板計數
3.1.2凝血功能障礙性出血
3.1.2.1凝血時間
3.1.2.2凝血酶原時間
3.1.2.3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時間
3.2特殊檢查
3.2.1血小板質量檢查
3.2.1.1血小板形態(tài)
3.2.1.2PLT粘附實驗
3.2.1.3PLT聚集實驗
3.2.2凝血因子缺陷(乏)的進一步判斷
3.2.2.1PT糾正實驗
3.2.2.2APTT糾正試驗,用于鑒別血友病甲、乙、丙
3.2.2.3纖維蛋白原定量
3.2.2.4凝血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