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統(tǒng)計(demographic statistics)
。ㄒ)人口數(shù)量、性別和年齡構成
案例根據(jù)1953、1982和1990年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按性別和年齡分組統(tǒng)計,繪成圖24-1如下。根據(jù)該圖動態(tài)變化反映了如下重要問題:
圖24-1 1953~1990年我國三次人口普查資料按性別年齡組成繪制的金字塔圖
1.1953年(圖A)人口性別年齡構成呈底大頂尖的金字塔形,5歲以下兒童占總人口的15.6%,反映了以前我國人口無節(jié)育情況下的自然增長情況;1982年(圖B)底部內收呈壺狀,5歲以下兒童比重銳減為9.2%,反映了推行計劃生育后人口出生率降低;但圖C底部又略向外突出,5歲以下兒童比重又回升為10.3%,值得注意。
2.性比例:三次調查結果男女比值波動于1.06:1到1.08:1之間。隨著年齡增長,比值下降,60歲以后女性比男性多,80歲以上高齡的男女比值為1:2,這反映了人口構成的自然規(guī)律。
3.65歲以上老人占的比重:1953年為4.37%,1982年上升為4.91%,1990年再上升為5.458%。按國際標準以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4%以下者為“青年人口”,4~7%者為“壯年人口”,7%以上者為“老年人口”衡量,當前我國人口構成尚屬“壯年人口”,有向“老年人口”轉變的趨向。這是我國建國后衛(wèi)生條件和保健措施明顯改善,人均壽命延長的結果。另一方面又提示今后要重視老年衛(wèi)生服務工作的開展。
。ǘ)人口動態(tài)
包括人口出生及死亡引起的“自然變動”和人口遷移引起的“機械變動”。人口遷移對疾病流行、人口結構及自然變動均有明顯影響,尤其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大好形勢下,大量青壯年人口從農(nóng)村、內地向城市和沿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遷移,應予以足夠重視。人口的自然變動則是分析人民健康的基本資料,內容包括生育、死亡及壽命等幾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