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學習筆記(一)
作者:流煙回眸 提交日期:2008-1-22 16:29:00
網友結緣送了我本黃帝內經,我正時進入“學醫(yī)”階段。順便記下學習之感收——感想與收獲:))
序讀完之后最深的感受是,自己引以為自豪的語文水平在這些經典面前不值一提……
擇一段: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庶厥昭彰圣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凈瀅,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無窮。
讀的時候,得一個字一個字地來,先懂字義,再懂句義,最后還要懂總義……中醫(yī)到今天,之所以沒落,我想與經典難讀也有點關系,試想我們這些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一上學學得就是簡化字,背得就是人口手,從形到義都離經典太遠了。字義字形的改變,讓人望而卻步!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讀完之后,有一段話記憶最深: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
女人從二七到五七共二十一年,這是女人從開始綻放光華到凋謝的一個時間段,而這個時間段我已經過了十九年……然后就拿著鏡子認真看了看自己,看看這個面是不是開始發(fā)焦,呵呵呵……下面說正經的:
內經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
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
其實,我讀內經并不是當做醫(yī)書來讀的,由于生病,近半年來,我讀了不少養(yǎng)生保健類的書,開始對中醫(yī)有了些了解,內經,更傾向于醫(yī)道,就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樣,講究天人合一,講究中庸,它是教人們向內看的,看自己,看明白自己,它不直接講治病,也不直接講養(yǎng)生,它講人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如何順應天序,它讓你明白,你的病是從哪兒來的,因為什么來的……它講得是道。
這個道,不是道理。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己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
這是在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中講到的,它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四時之氣,我們要該生的時候生,該長的時候長,該收的時候收,該藏的時候藏,生不好影響長,長不好影響收,收不好影響藏,藏不好又會影響第二年的生,如此輪回,所以要因天之序,方能“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如果十幾年前,我讀的是中醫(yī),相信絕不會是個好學生,因為當時對于陰陽五行的理論在意識里是糟粕,是不屑一顧的,學中醫(yī),沒有弄明白這個陰陽是什么,估計會白學的。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