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氣和,則 戾不作;生人之氣和,則諸疾不興。其氤氳一身,有宗氣、有衛(wèi)氣、有元氣、有中氣。
宗氣積于胸中,為氣之海;衛(wèi)氣行于脈外,為營之護;元氣根于脾土,中氣出納丹田。顧經云∶百病皆生于氣者。由六yin戕于外,七情戰(zhàn)于中,則氣之沖和者致偏,清純者化濁,流利者反滯,順行者多逆。如寒則氣收,暑則氣泄,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勞則氣耗。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 脹。甚則厥逆噦呃,痞嘔噎膈,攻逐刺痛,無非氣所主病。局方治法,通用辛香燥劑,然當審其虛實新久。如氣虛宜培,用四君、補中、保元諸湯。氣實宜泄,用七氣、五磨、降氣諸湯。新病脹滿,宜辛通,用半夏、砂仁、枳殼、蘇子、杏仁、生姜、蒜。久抱悒郁,宜溫散,用越鞠丸去蒼術、神曲,加木香、郁金、陳皮。肺氣 郁,宜開,用桔梗。栝蔞、杏仁、枇杷葉、貝母、桑白皮。虛促宜斂,補肺湯。肝氣升逆,宜降,青皮、枳殼、降香、濃樸,香附、蘇子。燥急宜緩,白芍、甘草、木瓜、阿膠、生地、石斛。膽氣郁滯,宜和,溫膽湯;馃嵋诵,丹皮、嫩桑葉、連翹、山梔、龍膽草、黃芩。
胃氣結燥,宜疏,蘇梗、枳實、藿香、栝蔞、竹茹、木瓜。 痛宜調,烏藥、香附、半夏、丁香、廣皮、煨姜。
木火乘土,宜平。膽乘脾,戊己湯。肝乘胃,白芍、陳皮、枳殼、濃樸、烏梅、吳茱萸。腑不宣通,宜升降,正氣散,降氣湯。腎氣厥逆,宜溫,吳茱萸湯。三焦痞塞,宜運,丁香五套丸。六氣失調,傷暑霍亂,清不升,濁不降,六和湯。七情氣郁,喉間如絮,咯不出,咽不下,三因七氣湯。氣痞,半夏瀉心湯。氣結,沉香化氣丸。氣虛挾滯,異功散,寒者治中湯。挾痰,二陳湯加香附、枳殼。挾火,左金丸、龍膽瀉肝湯、戊己丸、火郁湯。挾寒,烏沉湯。挾食,大和中飲,或保和丸。挾血瘀,血郁湯。噫噯,代赭旋復湯。呃逆,橘皮竹茹湯。刺痛,木香調氣湯。膈噎,神香散、秘傳膈噎膏。怒后脅滿,解肝煎去砂仁,加山梔、金橘。暴怒氣厥,人事不省,蘇合香丸灌之。婦女血氣攻沖,心腹猝痛,烏沉湯。大約氣行則痛止,氣調則血和。清者宜升,濁者宜降。郁則生火,滯則生痰。
辛香暫用開導,燥熱又易劫陰。以氣本屬陽,有余便是火。且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故氣病多屬肝逆犯胃,肝陽化風。再若沖脈失鎮(zhèn),丹田失納,肺腎不交,喘促交至。治氣者,當從此際參之。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其或沉滑,氣兼痰飲。沉極則伏,澀弱難治。沉實有力宜辛散,沉弱少力宜溫養(yǎng)。
弦洪有火宜苦降,細澀無神宜甘緩。
〔補氣〕四君子湯 參 苓 術 草
〔補氣〕補中益氣湯 見一卷火。
〔補氣〕保元湯 見一卷火。
〔理氣〕三因七氣湯 見二卷咳嗽。
〔溫散〕五磨飲 檳榔 沉香 烏藥 枳實 木香 磨汁加白酒。
〔降氣〕蘇子降氣湯 見二卷失音。
〔斂補〕補肺湯 參 五味 紫菀(各八分) 熟地 桑皮(各錢五分) 水煎加白蜜。
〔降涎〕溫膽湯 見一卷溫。
〔乘脾〕戊己湯 參 苓 術 草 陳 芍
〔升降〕正氣散 見一卷中風。
〔溫理〕吳茱萸湯 茱萸 參 姜 棗
〔三焦〕丁香五套丸 丁香 木香 青皮 橘紅(各五錢) 白術 茯苓 干姜 良姜(各一兩) 南星半夏(各二兩) 湯浸蒸餅為丸。
〔傷暑〕六和湯 見一卷暑。
〔散痞〕半夏瀉心湯 見一卷溫。
〔散結〕沉香化氣丸 大黃(酒蒸) 條芩(各二兩) 人參 術(各三兩)
沉香(五錢,另研) 前四味挫碎,用姜汁、竹瀝,浸曬研末,和沉香末,神曲糊丸。
〔虛滯〕異功散 見一卷中風。
〔溫行〕治中湯 見本卷飲食。
〔痰氣〕二陳湯 陳 夏 苓 甘草
〔火郁〕左金丸 見一卷火。
〔肝火〕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生地 木通 車前 當歸 柴胡 甘草
〔肝火〕戊己丸 見本卷飲食。
〔清泄〕火郁湯 連翹 薄荷 黃芩 桃仁 麥冬 甘草 郁金 栝蔞 竹葉
〔溫散〕烏沉湯 烏藥 沉香 人參(各一兩) 炙草(五錢) 每服五錢,入姜三片,煎成,加鹽一字。
〔消導〕大和中飲 見本卷飲食。
〔消食〕保和丸 見二卷痰飲。
〔理瘀〕血瘀湯 丹皮 紅曲 紅花 降香 蘇木 山楂 桃仁 韭汁 甲片
〔噯氣〕代赭旋復湯
〔呃忒〕橘皮竹茹湯 見本卷嘔吐。
〔止痛〕木香調氣散 見一卷中風。
〔噎膈〕神香散 丁香 蔻仁
〔噎膈〕膈噎膏 見本卷噎膈。
〔怒傷〕解肝煎 陳 夏 苓 樸(各錢半) 蘇葉 白芍(各一錢) 砂仁(七分)
〔氣厥〕蘇合香丸 見一卷中風。
本 頭?诳啵憵庑挂。脅痛入脘,肝氣逆也。便不通爽,腑氣結也。清膽熱,降肝逆,以和腑氣。
用嫩桑葉、粉丹皮、生棗仁以瀉少陽,枳殼、金橘皮、降香末以治厥陰,蘇梗、郁李仁、谷芽以和陽明,白芍、木瓜緩中瀉木為統(tǒng)治。服效。
張氏 氣攻胸脘脹痛,身熱口干便秘,寸脈浮長,關小數,此肺脾郁久化熱,致津液不行,故便燥而艱也。用苦降法,枇杷葉、郁金汁、枳殼、杏仁、百合、麥冬、蔞霜、郁李仁、生蜜沖入。數服而平。
陳氏 氣阻胸膈引背,食入脹痛,臍上瘕聚有形,脈來虛緩,胃逆不降少納,五旬余得此,懼延中膈。
宜緩攻,姑與辛通。制半夏、杏仁、陳皮、草蔻(煨研)、枳殼、砂仁殼、淡姜jfsoft.net.cn/hushi/渣、延胡(酒炒),韭白搗汁沖。四服而病若失。
龔氏 食入脘脹,微渴,便苦燥,腑氣阻,津液不行。胃病治肝,誤用牡蠣、赭石斂鎮(zhèn),兼烏藥、香附辛溫,痞聚更增,下壅益甚,脈沉而 。藥忌溫澀劫液阻隧,主辛滑通潤,于腑病為宜。當歸、杏仁、郁李仁、蔞仁(俱研)、橘白、蘇梗、枳殼、淡蓯蓉,韭白汁沖。數服愈。
本 久嗽氣促,中夜必起jfsoft.net.cn坐,是亥子陽升,丹田不納。今長夏每食必臍下氣沖,涌吐無余。更由勞動陰火,擾胃劫痰,直上沖咽。先予降逆,蘇子、橘紅、枳殼、栝蔞、杏仁、降香、貝母,一啜吐止。議鎮(zhèn)沖脈,青鉛、坎、牛膝、山藥、五味、熟地炭、茯神。三服氣定嗽減。
張 運息強通督任,致動沖氣,從陰股內廉入陰囊,抵關元,直上挾臍,升至中脘,氣即停泊,偏繞右膈,沖咽欲呃。此震傷沖任經氣,由丹田交會,入脘作呃!鹅`樞》亦謂沖任并起胞中,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于咽喉也。此氣升逆,神不自持,恍惚無寐,自汗神煩,身左虛墮,良由精血失涵,任乏擔承,沖慣升逆,不嘔不脹,無關臟腑,一切補臟通腑,奚由入絡,擬鎮(zhèn)養(yǎng)奇經。診脈左右動數,仍防喘熱耳。牛膝、萸肉(俱酒炒炭)、當歸須(酒拌,各一錢)、熟地炭、龜甲心(炙)、杞子(焙。各二錢)、茯神、降香末(各三錢)、桂心(三分,隔水煨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