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黃帝內經》五行乘侮理論探微[轉]
    

黃帝內經:《黃帝內經》五行乘侮理論探微[轉]

黃帝內經》五行乘侮理論探微【轉】

《黃帝內經》五行乘侮理論探微
□ 劉 鵬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文獻所
  中醫(yī)學中的五行學說是在中國古代哲學五行學說,結合陰陽學說而建立的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用來概括說明人體的生理結構、病理變化以及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饵S帝內經》作為中醫(yī)理論的奠基之作,比較全面地論述了五行學說的相關理論,五行乘侮理論就是其中之一。
  《黃帝內經》中有關于乘侮的論述見于《素問·五運行大論篇》,“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薄俺恕保墩f文解字》載其義為“覆也”,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釋》中講“乘之本義為升為登,引申之為加其上。許訓覆也,輿加其上同意”!拔辍,其本義為輕慢、欺負,如“不侵侮”(《禮記·曲禮》)、“不侮鰥寡”(《左傳·紹公元年》)。可見,在中醫(yī)學五行學說中“乘”的含義為:一是五行中的一行過勝,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制約;二是五行的一行虛弱而致其所不勝一行對其的正常制約相對偏勝、過度!拔辍钡暮x為:一是五行中的一行過勝,對其所不勝一行的逆向欺侮、制約;二是五行中的一行虛弱而致其所勝一行對其逆向欺侮、制約。
  縱覽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歷程,五行學說的發(fā)展基本上基于兩條路線:一是無固定中心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相生、相勝的關系形式;二是與陰陽學說等理論結合的有固定中心的系統(tǒng)論。兩者在《黃帝內經》中都有明顯的體現(xiàn),特別是前者被廣泛應用于闡發(fā)臟腑之間的生克關系,解釋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及其診療。
  五行之間存在依次的相生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這種關系失常主要表現(xiàn)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同時,任何一行的過勝或虛弱,均可導致母子相生關系遭到破壞,亦會導致五行乘侮變化。五行之間存在遞相克制關系,這種正常的制約使五行中的每一行在維持其正常功能的同時不至于功能過亢,即所謂“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氣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黃帝內經》中用“亢則害,承乃制”來描述這種和諧狀態(tài)的重要意義。這種正常的制約關系一旦失常,便會導致以五行中某一行為中心兼顧其所勝一行和所不勝一行系統(tǒng)功能的失調。因此五行乘侮是伴隨五行之間相生、相克關系遭到破壞后所產生的病理變化而產生的。
與氣一元論、陰陽二元論不同的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五行學說的發(fā)展更多的是表現(xiàn)在五行之間的相互關系上,這也是為什么中醫(yī)學的五行理論,真正應用于臨床實踐層面的理論多是相生、相克、乘侮的原因了。
  有的學者認為,五行學說雖然在中醫(yī)理論形成的早期有過貢獻,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卻成為制約中醫(yī)理論發(fā)展的因素。然而,五行理論盡管存在其機械性的漏洞,但是其臟腑乘侮理論對養(yǎng)生和診治還是有著積極作用的,不可因其一弊而全盤否定。例如:《傷寒論》講“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便是五行乘侮理論在治未病領域的運用;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等治法便是依據五行相克及乘侮理論而建立的預防臟腑之間發(fā)生乘侮病理變化或改變已發(fā)生的乘侮病理變化的具體方法。
  先秦哲學中雖然沒有乘侮之說,但五行“無常勝”之說,與其最為相似,應該是《黃帝內經》五行乘侮理論的哲學淵源。中國古代哲學五行理論中的“無常勝”說是相對“相勝”說而提出的。梁啟超云:“‘勝’訓‘貴’,意謂此五種物質無常貴,但適宜應需則為貴!斌w現(xiàn)了個體在實踐活動中的特殊性和主觀能動性!跋鄤佟闭f體現(xiàn)的是一種單向循環(huán),強調的是一種必然的、相對單調的相勝關系,“無常勝”說相對而言則是雙方向的、更全面、更辨證的關系論。
  “無常勝”之說最初見于《孫子兵法·虛實篇》,其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睆能娛碌慕嵌瘸霭l(fā),把雙方事物或事物雙方面的力量變化作為制定軍事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依據,并依據這種變化判斷戰(zhàn)爭的勝負。克服了軍事中五行相生說的某些機械論弊端。
  至《墨子·經下》則更加明確的指出了導致五行無常勝的原因,其論述的五行無常勝主要是某一行的增長過多而導致的對所勝一行的過度制約或者是對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與《黃帝內經》中的五行乘侮理論相似。
  綜上所述,《黃帝內經》中的五行乘侮理論主要用來描述五行之間相克關系失常所產生的過度制約狀態(tài),而相克與乘侮之間的轉變亦常常以五行相生關系的失常為基礎,三者結合在一起,對闡釋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及其診療都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五行“無常勝”說則是其哲學淵源。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