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藥鋪的禁忌
以前各種商店中以藥鋪的禁忌最嚴。學徒進店,先揀“萬金枝”、“
金銀花”和“金斗”,取
黃金銀子之意,或揀“
柏子仁”,因“柏子仁”似米粒,以育徒工細心辦事之風。平常說話常以藥名討彩頭。
如“
連翹”稱“彩合”,“
貝母”稱“元寶貝”,“
橘絡”稱“福祿”,“
陳皮”稱“頭紅”,“
橘紅”稱“
大紅袍”,切藥稱“老虎尾巴”,藥凳稱“青龍”;春以“冬木”開刀,冬以“
丹皮”收刀。
扎藥包,要
扎得形如金印,正月還須用紅線扎結;镉嫾尚崴。送藥忌轉手,否則,認為是觸其霉頭。外出行醫(yī)的“游方”也有行為規(guī)矩,如民間過年時醫(yī)藥行忌諱出診,怕“觸霉頭”,除非給雙份診費破災才行。
平時出診,也忌諱敲患者的門,俗有“醫(yī)不叩門,有請才行”的說法。
為了保守職業(yè)技能的秘密,民間又有醫(yī)生郎中“施藥不施方”的說法。
醫(yī)藥行舊時敬華佗、孫思邈等為祖師爺,不敢稍有不恭,如今這些習俗仍可以見到。
-----------入鄉(xiāng)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