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泄,利也。其證有五,故有五泄之名。后重者,專指大瘕泄而言。蓋腎邪下結(jié),氣墜不升故也。此五泄之目,下文詳之。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胃泄者,甲醫(yī)學(xué)全.在線木之克戊土也。胃主納谷,風木之邪乘之,胃腑郁迫,水谷不化,必脈弦腸鳴。
黃者,胃土之色。經(jīng)曰∶春傷于風,夏生飧泄者是也。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脾泄者,脾土濕寒,不能蒸水化氣,故水谷并下,脹滿泄注也。食即嘔吐者,脾弱下陷,則胃逆也,必所下多水,脈緩,腹不痛。經(jīng)曰∶濕甚則濡泄者是也。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大腸泄者,腸虛氣不能攝,故胃方實,即迫注于下,窘迫不及少待也。色白者,大腸屬庚金,白,金之色也。腸鳴切痛者,氣不和則攻沖,故鳴而痛也。經(jīng)曰∶清氣在下,則生飧醫(yī)學(xué)檢驗網(wǎng)泄者是也。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小腸泄者,小腸屬丙火,不化寒水。郁于濕土之中,內(nèi)熱yin蒸,膿血腐化。又小腸與心為表里,心主血,蓋氣不相攝,而便膿血,小便亦不禁也。小腸之氣郁沖,下達膀胱,膀胱近少腹,故少腹痛也。此即血痢之類耳。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數(shù)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大瘕泄者,邪氣結(jié)于下,成 瘕而不散也。里急后重者,腸氣急迫;肛門重墜也。數(shù)至圊而不能便者,皆 結(jié)不散,故欲便而不爽也。莖中痛者,乃濕郁為熱,大便氣不能達,則移于小便也。此即古之滯下,今名痢疾者是也。
點擊查看:<<難經(jīng)正義>>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