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三物大建中湯
|
處方來源 | 《金匱》卷上。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補心脾,祛寒氣。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
主治 | 中陽虛衰,陰寒內盛,或蛔蟲為患,脘腹寒痛,嘔不能食,腹皮高起,出現(xiàn)頭足狀包塊,痛而拒按,或腹中漉漉有聲,舌苔白滑,脈細緊,甚則肢厥脈伏。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飲食下咽,自知偏從一面下流,有聲決決然。心腹寒痛,嘔不能食,腹中蟲物乘之而動。陰黃。厥逆,脈伏。寒飲升降,心腹劇痛而嘔;疝瘕腹中痛者;又治挾蛔蟲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4升,煎取2升,去滓,納膠飴1升,微火煮取1升半,分溫再服。如1炊頃,可飲粥2升,后更服。當1日食糜,溫覆之。
|
用藥禁忌 | 實熱內結,濕熱積滯,陰虛血熱等腹痛忌用。
|
臨床應用 | 1.腹痛嘔吐:腹中痛甚則有塊,平則無形,每每嘔吐酸水。此屬中虛,陽氣不運。當與大建中湯。黨參、蜀椒、干姜、金橘餅。 2.蛔蟲性腸梗阻:楊某,男,6歲。患蛔蟲性腸梗阻,臍腹絞痛,嘔吐不能食,嘔出蛔蟲一條。患兒面色萎黃有蟲斑,身體瘦弱,手腳清冷,按其腹部有一腫塊如繩團狀,舌苔薄白,脈沉細。此中氣虛寒,蛔蟲內阻。治以溫中散寒,祛蟲止痛,用大建中湯。西黨10g、川椒3g、干姜3g、飴糖30g,加檳榔10g、使君子10g,囑服2劑。因患兒哭鬧不休,進城買藥緩不濟急,乃先用青蔥、老姜切碎搗爛,加胡椒末拌勻,白酒炒熱,布包揉熨腹部,冷則加熱再熨。腸鳴轉氣,腹痛漸減。藥買到后急煎成湯,分小量多次服,一劑嘔吐已止,再劑腹痛消失,并排出蛔蟲一百多條。 3.嗜睡:劉某,女,18歲。患病半年。起初胸脘悶痛,漸次困頓喜臥,多眠睡。近一月余來,無論上課或進餐行路時均不自主地入睡,以致輟學。神經科診斷為“發(fā)作性睡病”?淘\精神困頓、時時入睡、呼之蒙昧、胸腹時時竄痛,余無所苦。舌質淡,苔白潤,脈沉緩。此乃脾胃陽衰,中焦寒甚,陽為陰困,不得舒展,陽入于陰則寐;中陽虛衰,陰寒之氣攻沖則胸腹竄痛。治擬溫中健脾,大健中陽。人參、蜀椒各9k,干姜12k,飴糖30k,水煎服。眼藥五劑后,胸腹竄痛消失,嗜睡稍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緩。原方繼進五劑,嗜睡大減,精神振作,舌質淡,苔薄,脈沉。更以原法加減服藥十余劑,諸恙悉平。半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醫(y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蜀椒辛熱,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腎命補火;干姜辛熱通心,助陽逐冷散逆;人參甘溫,大補脾肺之氣;飴糖甘能補土,緩可和中。蓋人之一身,以中氣為主,用辛辣甘熱之藥,溫健其中臟,以大祛下焦之陰,而復其上焦之陽也。 2.《千金方衍義》:虛寒積聚之治,此方最力,故《千金》效《金匱》用之,其方中人參輔椒、姜溫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膠飴為助滿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病嘔不能食,是專用助滿之味,引領椒、姜、人參為泄?jié)M之通使。 3.《醫(yī)方論》:非人參不能大補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氣,故曰大建中。又有飴糖之甘緩以殺姜、椒之辛燥。非圣于醫(yī)者,不辨有此。 4.《金匱要略釋義》:《本草經》謂蜀椒主邪氣,溫中,逐痹痛,下氣。夫大寒乃邪氣也。心胸中大寒痛,嘔而不能食,法當溫中。寒氣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又宜下氣,故舍蜀椒莫與,從而可知中不受溫,痛痹之不必下氣者,則非蜀椒所宜矣。干姜亦溫中之品,此證沉寒痼冷之在中者,性動而猖,其勢向上,因用蜀椒復佐以干姜,鎮(zhèn)以靜而抑之使平。有謂附子驅寒止痛,何以舍而不用?曰:夫向上者,陰中有陽,實中有虛,何則?嘔為實而有火之證,嘔而不能飲食,中氣大傷,自不得以附子攻也。愛用人參、飴糖補其虛乏。方名大建中湯者,宜矣。 |
備注 | 三物大建中湯(《張氏醫(yī)通》卷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