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deficiency of spleen-yin |
拚音 | PIYINXU |
別名 | 中醫(yī):胃病,呃逆,嘔吐,便秘,血證,西醫(yī):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習慣性便秘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中醫(yī)病證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
中醫(yī)釋名 | 本證多由勞倦內傷,思慮過度,溫熱病的恢復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等,耗傷脾臟之陰血及津液所致,進而陰虛火旺,形成本證。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本證多由勞倦內傷,思慮過度,溫熱病的恢復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等,耗傷脾臟之陰血及津液所致,進而陰虛火旺,形成本證。其病位在脾,病理屬性為陰虛或陰虛火旺。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不思飲食,食入不化,胃中嘈雜不適,隱痛,或干嘔呃逆,口干咽燥,心煩消瘦,大便干結。舌質紅少津,苔黃或無苔,脈細數(shù)。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治療法則: 滋養(yǎng)脾陰。 施治方法: (一)內服方藥 1.基本方藥:沙參麥門冬湯加減:沙參15克、麥冬10克、玉竹10克、白芍12克、天花粉15充、生扁豆15克、烏梅6克、佛手12克、甘草6克、五味子10克。以上方藥,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溫服,分2~3次服用,每日1劑。 2.加減變化:若兼呃逆,聲急促而不連續(xù),可加枇杷葉、石斛、柿蒂各10克等降逆止嘔;若時作干嘔,可加石斛、知母、竹茹各10克以生津降逆止嘔;若大便干結者,可加瓜蔞仁12克、生首烏12克、火麻仁10克以清熱潤腸通便而不傷正。 (二)飲食療法 (1)黑芝麻、胡桃仁、松子仁等份,研碎加白糖或蜂蜜適量拌服用,能潤腸通便。(2)蜂蜜、小麻油等份,拌合服用,每次一匙,能潤腸通便。 (3)薯蕷粥:用生懷山藥1斤軋細過羅,每次將山藥粉20~30克用涼開水調和入鍋內置火上,用筷不停攪之,2、3沸即成粥,不拘時食用。 施治要點: (一)滋養(yǎng)脾陰,兼顧脾氣:脾陰不足,養(yǎng)以甘淡,主以山藥,補而不膩,寓補于瀉。過于滋膩,恐助濕邪,有礙運化。其它平補之品,如扁豆、苡仁、玉竹、蓮肉、太子參之屬。再者,脾之陰陽互為依存,脾陰虧而脾氣(陽)損,故在臨床選用方藥之時,當既要滋陰,又要注意輔以益陽(氣),所謂“精中生氣,氣中生精”,如參苓白術散即此意也。 (二)以緩為功,兼顧肝胃:陰無驟補之法,非久服多服,而難以取效。脾陰不足,應圖緩功,或丸或膏,或配以食物,長期服用,以競全功。若驟急峻補,恐反戕脾胃,又脾和胃為表里臟腑,與肝有侮乘關系,理脾之時,還應兼顧他臟,消胃火以養(yǎng)脾陰,石膏、黃連合以白芍、甘草等。 (三)佐以升發(fā),兼顧服法:脾以升為健,而陰虛所用補益之品,或有沉降之性,故在大量滋養(yǎng)藥中,反佐少許升提之品,如柴胡、升麻,則可振奮脾運,升提脾氣,以收脾氣旺而陰得復之功。此外,古代在對滋脾陰藥物的煎煮服法,也十分注意,多只服第二、三之煎,以取甘淡之性,養(yǎng)脾補陰。 |
中藥 | |
針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