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資源號 | 1311C0001000000581 |
種質資源名稱 | 云南高峰牛 |
種質外文名 | Yunnangaofengniu |
科名 | ?疲˙ovidae) |
屬名 | 牛屬(Bos) |
種質原產地 | 國家 中國 省(市) 云南 縣(區(qū)) 鄉(xiāng)(鎮(zhèn)) |
主產區(qū)與分布 | 云南高峰牛,【養(yǎng)雞最新資訊】又名云南瘤牛,原產于云南南部、www.med126.com西南部和中部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qū)。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滇池為中心的“滇族”和南部的“百越”等少數(shù)民族先民,已飼養(yǎng)高峰!,F(xiàn)在,本品種的主要產區(qū)為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潞西縣、畹町鎮(zhèn),臨滄地區(qū)的滄源縣、耿馬縣、鎮(zhèn)康現(xiàn),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臘縣,景洪縣,思茅地區(qū)的瀾滄、西盟和孟連等縣。在主要產區(qū)臨近縣、區(qū)和云南中、西部低熱壩區(qū)、河谷地區(qū)及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區(qū),歷史上也為高峰牛分布區(qū),但由于長期與普通黃牛混雜,目前也不易嚴格區(qū)分。 |
形成歷史 | 高峰牛是牛屬中的一個熱帶生態(tài)牛種,原產于印度、我國南部及阿拉伯熱帶地區(qū)。云南的熱帶和南亞熱帶氣候,為高峰牛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適宜的氣候條件。 關于瘤牛的起源問題,據(jù)Payne(1970)的研究,認為中國瘤牛最初是從西亞向東進入中國,而后再經(jīng)我國東部和西部移居進入緬甸、泰國、越南、老撾和馬來西亞等國。由于瘤牛與普通無瘤黃牛在解剖學的骨骼結構上并無差異,因此從地下化石找到的牛亞科化石中,瘤牛與普通黃牛的原是祖先的化石較難區(qū)分,在我國豐富的?苹校两竦拇_未見瘤牛的祖先--原始瘤牛的化石。然而,建國以來,在云南出土的古代文物中,瘤牛的原型圖像確發(fā)現(xiàn)不少。近年從滄源佤族自治縣發(fā)現(xiàn)3000多年以前的巖畫中眾多的牛和狩獵圖像,反映了云南少數(shù)民族先民從狩獵向馴養(yǎng)過渡階段的生活。在滇池附近的晉寧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中,大量馴化后的瘤牛青銅器鑄像,其造型古樸驕健,形象逼真,鬐甲前上方具有高而隆起的瘤,發(fā)達的垂皮,圓長而結實的身軀,粗長的尾巴,除了兩只向上向內彎曲的巨大長角外,整個形象酷似現(xiàn)存的瘤牛。在古代歷史文獻中,云南瘤牛也時有記載。《后漢書·西南夷列傳》載:“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永昌)徼外焦僥種夷陸類等三千余口舉種內附,獻象牙,水牛,封牛(即犎牛),均為我國古代對瘤牛主要產區(qū)的德宏大部及臨滄地區(qū),徼外種夷屬西南夷少數(shù)民族之一,當時即用瘤牛向朝廷進貢。此外,明朝初年李思聰、錢古訓出使緬甸及白夷(今德宏州)期間,根據(jù)當?shù)氐囊娐剬懴铝苏鎸嵉挠涗,李本《百夷傳》記有“牛有水牛頭而黃牛身者;又有牛峰如駝者”。《百夷記略》一書也有“羊有綿羊頭而山羊身者,牛有黃牛頭而水牛身者,又有牛峰如駝者”。說明在距今五百年的明朝時期,云南瘤牛也是大量存在的。 上述出土文物和歷史文獻記載可以看出,云南瘤牛起源于云南是極為可能的,云南是中國瘤牛的重要起源地。中國瘤牛來自西亞之說,其證據(jù)是不足的。相反,東南亞、泰、緬、越、老和馬來西亞等國的瘤牛是從我國南部和云南傳入則是可能的。在古代,云南居住著“百越”、“百濮”等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馴養(yǎng)的黃牛,主要是瘤牛,其次是馴養(yǎng)水牛。 |
種質類型 | 2:地方種質 |
經(jīng)度 | 東經(jīng)97°39′-106°12′ |
緯度 | 北緯21°9′-29°15′ |
功能特性 | 1:高繁殖力 □ 2:高生產力 □ 3:優(yōu)質 □ 4:抗病蟲 □ 5:抗逆 □ 6:耐粗飼 □ 7:耐高溫高濕 □ 8:耐高寒 □ 9:耐極端干旱 □ 10:其它 □ |
種質利用 | 1:役用 2:毛用 3: 兼用 4:肉用 5:乳用 6: 競技、娛樂、觀賞 7:皮用 8:其它 |
保存類型 | 1:活體 □ 2:精子 □ 3:卵子 □ 4:胚胎 □ 5:細胞 □ 6:DNA □ 7:其它 □ |
保存方式 | 1:保護場 □ 2:保護區(qū) □ 3:基因庫 □ 4:其它 □ |
共享方式 | 1:無償共享 □ 2:部分有償共享 □ 3:有償共享 □ 4:合作研究 □ 5:交換 □ 6:保密 □ 7:其它 □:合作研究 □ 5:交換 □ 6:保密 □ 7:其它 □ |
被毛顏色 | 2:褐色 3:黑色 6:其它 |
皮膚顏色 |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
角型 | 2:八字形角 3:無角 |
體貌特征 | 云南高峰牛與普通黃牛在外貌特征、體型結構、毛色、角形及習性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高峰牛最顯著的特征是:公牛鬐甲前上方有一大的瘤狀突起,狀如駝峰,營養(yǎng)良好時,瘤的尖峰可向后或兩側傾斜,有的中間呈一凹槽。一般瘤高為12-15㎝,高者可達18-20㎝。頭短,額部寬平或微凹,眼圓大有神,耳朵比普通黃牛長大,安靜時往往平伸或下垂;角多粗短,公牛均有角,母牛多數(shù)無角,有者也僅寸余,公牛角形可分為長角、短角和“到八字”角三種,亦有角較纖細、軟角和七弦琴狀者,但不多見。頸粗短,經(jīng)部肌肉厚實,垂皮十分發(fā)達,從下頜前緣開始一直向胸部延伸,在炎熱地區(qū),垂皮有延伸至腹部者,叫腹垂。體軀圓長,前軀發(fā)達雄壯,后軀呈圓筒形,背腰平直,尻部較平;公牛有較長的陰鞘,從陰囊下部到包皮的整個陰筒均往下垂。尾粗且長,尾帚幾乎著地。四肢較細,結實有力,蹄小而堅實。 全身被毛短而細密,有光澤;毛色復雜,常見的有黑、褐、紅、黃、青和灰白色六種。 |
體高 | 公牛:115.6±5.0 母牛:107.0±4.8 |
體斜長 | 公牛:129.6±8.2 母牛: 115.0±5.5 |
胸圍 | 公牛: 158.5±8.7 母牛: 141.5±6.0 |
官圍 | 公牛: 母牛: |
腰角寬 | 公牛: 母牛: |
臀端寬 | 公牛: 母牛: |
尻長 | 公牛: 母牛: |
出生體重 | 公牛: 13.2±2.2 母牛: 13.0±2.2 |
斷奶體重 | 公牛: 母牛: |
成年體重 | 公牛:301.6 母牛:213.7 |
哺乳期日增重 | 公牛: 母牛: |
初情期 | 公牛: 母牛: |
性成熟期 | 公牛: 母牛: |
適配期 | 公牛: 母牛: |
一般利用年限 | 公牛: 母牛: |
生命周期 | 公牛: 母牛: |
配種方式 | 1:自然交配 2:人工授精 |
飼養(yǎng)方式 | 1.舍飼 □ 2.全年放牧 □ 3.季節(jié)性放牧 □ |
飼養(yǎng)水平 | 1.先進 □ 2.較高 □ 3.一般 □ 4.低 □ 5.較低 □ |
舍飼期補飼情況 | 1.精料 □ 2.精料+秸桿 □ 3.精料+秸桿+青貯 □ 4.其它 □ |
飼養(yǎng)難易度 | 1.容易 □ 2.一般 □ 3.難 □ 3.較難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
QTL 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
遺傳多樣性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
其他遺傳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