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紅麻、草麻、八麻子、牛蓖。
來源 為
大戟科植物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或多年生常綠灌木狀草本,高2~5m。莖綠色或紫紅色。有
白粉。葉互生,盾狀圓形,直徑15~30cm,掌狀7~9深裂,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齒端有腺體。總狀或圓錐狀花序頂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被3~5裂;雄花雄蕊多數(shù),花絲分枝;雌花于房卵彤,密生刺狀物,3室。蒴果球形,有刺。花期7~9月,果期10月。各地有栽培。
采制 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除去果皮,收集種子。
性狀 種子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0.9~1.8cm,寬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褐色或紅棕色相間的花斑紋。一面較平,一面較隆起。較平的一面有1條隆起的種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淺棕色突起的種阜。種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葉2,菲薄。氣微,味苦辛。
化學成分 含脂肪油(
蓖麻油),油中含順蓖麻酸(ricinoleic acid)、亞油酸、油酸等,并含蓖麻毒蛋白D(ricin D)、酸性毒蛋白(acid ricin )、堿性毒蛋白(basic ricin)、蓖麻堿(ricinine)、
芹菜苷元(apigenin)、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蕓香苷(rutin)等。
藥理 有瀉下作用,在服藥后2~6小時可排出半流質(zhì)糞便,排便后有暫時的
便秘.加大劑量不能增強效力;可用作皮膚潤滑劑,治療皮炎及其他皮膚病。
性味 性平,味甘、辛;有毒。
功能主治 消腫拔毒,瀉下通滯。用于
癰疽腫毒,
喉痹,大便燥結(jié),
水腫實證。外用適量,亦可入丸散內(nèi)服。孕婦及便滑者忌用。
配伍應用 ①水腫實證:配
菟絲子、
地龍、
蔥白,搗爛,調(diào)拌麻油或
蜂蜜,外敷貼肚臍處。②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初起:配苧
麻根,搗爛,敷于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