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露水草、雞心貝母、假蒼山貝、釵蛋貝 |
漢語拼音 |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鴨跖草科植物藍(lán)耳草的根或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藍(lán)耳草,多年生直立或披散小草本,高可達(dá)30cm。植株常被白色疏長綿毛,或有時近無毛。,有多數(shù)須根。葉互生;葉片披針形,狹長圓形或近線形,基生葉較大,長3根。葉互生;葉片披針形,狹長圓形或近線形,基生葉較大,長3-8cm,寬5-12mm,莖生葉較小,先端漸尖或略鈍,基部下延,兩面被稀疏短綿毛。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苞片與呆相似,長2-5cm;苞片鐮刀狀長圓形,長5-10mm,邊緣具毛;萼片3,披針形,基部連合,長約5mm,背面被白色綿毛;花天藍(lán)色,花瓣3,匙狀長圓形,兩端分離,中部合生成筒,長5-8mm;雄蕊6,全育,花絲上部密被淡藍(lán)色綿毛;子房長圓形,先端被硬毛,3室,花柱線形,長約7mm,先端稍膨大。蒴果倒卵狀三棱形,先端被細(xì)長硬毛,每室有種子1-2顆。種子表面有網(wǎng)紋和窩孔。花期7-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500-2700m的山坡、草地及疏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藍(lán)耳草甾酮(commisterone),甲殼甾酮(crustecdysone)的立體異構(gòu)體。葉和莖含有蛻皮甾酮(ecdysterone)。 全草中分得結(jié)晶性化合物紅莧甾酮(rubrosterone),具有甾類本膽烷骨架(etiocholane sdeletone),分子式C19H26O5,熔點248-251℃。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抗突變化和用,從露水葉中分離出的蛻皮甾酮在鼠傷寒沙門菌TA1535和TA1537試可減少兩種誘突變劑亞硝酸鈉和鹽阿的平所誘導(dǎo)的逆變帶數(shù)目。莖和葉的粗提取物也有抗突變作用。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濕;舒筋絡(luò);利尿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濕藥;舒筋絡(luò)藥;利尿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水腫;中耳炎;濕疹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yanotis yaga(Lour.)Roem.et Schult.[Tradescantia yaga Lour.] |
科屬分類 | 鴨跖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