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類梧桐、接骨樹 |
漢語拼音 | jie gu shu p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馬鞭草科植物思茅豆腐柴的根皮或莖皮。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思茅豆腐柴,喬木,植株高3-10m。幼枝、葉柄及花序分枝均密生棕褐色稍卷曲的絨毛,老枝無毛,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縱溝及皮孔。單葉對生;葉柄長0.5-7.5cm;葉片厚紙質(zhì),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偶有不整齊鋸齒,先端漸尖,長8-18cm,寬6-14cm,表面疏生短柔毛,背面密生棕褐色絨毛。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長5-12cm,寬7-23cm;花序梗長1.5-3cm,具宿存線形苞片,長4-18mm;花萼鐘狀,長約1.5mm,被短柔毛和淡黃色腺點(diǎn),先端近平截或4裂,稍呈二唇形;花冠淡綠白色或淡黃色,長3.5-4mm,喉部密生一圈白色長柔毛;雄蕊4,幾等長,花絲基部有柔毛,與花柱均伸出花冠外;子房上部有黃色腺點(diǎn)。核果紫黑色,近球形,長5-7mm,寬4-5mm;、果期6-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0-1500m的較干燥疏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莖皮春季采收,根皮秋后采集,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微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接骨;止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接骨藥;止血藥;止痛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風(fēng)濕骨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或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Premna szemaoensis Pei. |
科屬分類 | 馬鞭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