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1991,10(2):100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山茱萸30g,茯苓30g,杜仲30g,懷牛膝30g,蓯蓉30g,褚實30g,小茴香30g,遠志30g,五味子30g,熟地60g,仙茅60g,山藥45g,巴戟天45g,枸杞45g,石菖蒲15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男性不育癥。 |
制備方法 | 上藥用大棗100枚加生姜30g煮,去皮核,煉安為丸如梧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次10g,日2次淡鹽湯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男性不育癥150例中,年齡25-42歲;結(jié)婚年數(shù)3-15年。精液常規(guī)檢查:計數(shù):10×10(6)/ml以下35例,(10-59)×10(6)/ml106例,(60-100)×10(6)/ml9例;活動率:30%以下76例,30-59%44例,60-85%30例;其它:精液液化時間延長6例,稠度低者27例。結(jié)果:服藥3個月后,精液常規(guī)檢查:計數(shù)(60-100)×10(6)/ml者78例,10000以上者37例,60×10(6)/ml以下者35例;活動率:60-80%者85例,80%以上者35例,30%以下者30例;精液液化時間均屬正常范圍。有106例在服藥后1年內(nèi)女方已受孕。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