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新中醫(yī)1981,(1):26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崗梅根31g,水翁花15g,倒扣草12g,魚腥草31g,大青葉15g,野菊花12g,銀花葉15g,連翹15g(小兒用量酌減)。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外感風熱。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日服2劑,早晚各服1劑(第1劑煎服后的藥渣留下與第2劑藥同前后,為第2次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外感風熱150例,男91例,女59例;年齡4.5個月至67歲。診斷依據(jù):發(fā)熱在38℃以上,證見發(fā)熱重、惡熱輕、口干欲飲、咽紅腫、咳嗽,痰黃,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療效標準:治愈:發(fā)熱經(jīng)1-3日內(nèi)退至正常,臨床自覺癥狀和陽性體征全部消失者。有效:發(fā)熱經(jīng)治1-3日內(nèi)逐漸下降,臨床自覺癥狀和陽性體征減輕者。無效:經(jīng)治1-3日,發(fā)熱不退或升高,自覺癥狀和陽性體征無改善或惡化者。結(jié)果:治愈126例,有效24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